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0:20
轉自:荊門發佈
閲讀提示:「十四五」期間,荊門市產業轉型成效顯著,高技術製造業佔比從5.45%升至16%,百億企業由2家增至6家,新興產業產值佔比達43.9%。通過構建「4211」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鏈式思維」「三線並進」「數字賦能」等策略,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佈局。重點發展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車製造等支柱產業,建設鋰電基地、低空經濟先導區,推進數字化轉型,工業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躋身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為「工業強市」奠定堅實基礎。
5.45%到16%,是荊門高技術製造業佔規上工業比重的躍升;2家到6家,是荊門百億企業數量的翻倍;70家到395家,是荊門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的擴容;25.9%到43.9%,是荊門新興產業產值佔比的突破。
這是一組跨越「十四五」的數字,勾勒出的是荊門產業轉型升級的質與效。
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賦予了荊門「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的使命;2025年,加快建設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重要節點和全省支點建設重要增長極,成為荊門發展新定位、歷史新方位和時代新使命。
從華中最大鋰電基地到湖北首個低空經濟方向的未來產業先導區,從傳統石化「油轉特」到縣域產業「錯位突圍」,荊門正以「4211」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引領,用「鏈式思維」「三線並進」「數字賦能」為產業強基、拓局、提質,通過一條條產業鏈的延伸、一個個項目的突破助推荊門高質量發展聚勢成效。
織密產業協同網絡
激活轉型核心動能
產業鏈的韌性,是荊門產業抵禦風險、加速轉型的底氣。
「十四五」期間,荊門以「鏈主牽引、鏈企協同」為抓手,從「單點招商」轉向「集羣培育」,讓閒置資產「活」起來、新興產業「聚」起來、傳統產業「新」起來。
鏈主破局,激活存量資源。2019年冬,原獵豹汽車荊門基地數十億資產閒置,荊門高新區帶着《產業鏈規劃方案》赴長城汽車總部,11個月攻堅、60余場視頻會議、10個部門協同,最終促成投資60億元的長城汽車荊門基地2020年10月落地。如今,長城汽車荊門分公司的生產基地總裝車間每120秒下線一輛「荊門造」長城炮,周邊50余家配套企業同步運轉,本地配套率達70%,單臺車物流成本降30%。2024年,基地產值333億元,帶動荊門全市汽車產業產值從2022年的182.4億元飆升至524.6億元。
鏈羣集聚,壯大新興動能。圍繞億緯動力這一鋰電產業鏈主,荊門聚集40家鋰電頭部配套企業:恩捷股份供隔膜、科達利產結構件、格林美做回收,形成「原材料—電芯—應用—回收」全生命周期鏈。2024年,億緯動力產值突破440億元,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產值達852.12億元,同比增28.6%,荊門躋身中國鋰電特色城市前三強。這種「引進一個、帶動一串」的模式,正是荊門構建「4211」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動實踐:加快壯大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及智能裝備製造、農產品加工及大健康4個支柱產業,積極培育綠色建材、數字經濟2個優勢產業,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特色產業,打造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羣。
鏈上煥新,升級傳統產業。荊門石化曾因七成產品是成品油麪臨壓力,在「油轉特」轉型中,60萬噸/年環烷基特種油項目於2024年9月開工建設,2026年投產后特種油產能將從79萬噸躍至136.7萬噸,終端產品達250萬噸,三到五年產值有望破350億元。其動物疫苗用油替代進口、極地潤滑油填補空白,每噸利潤較傳統成品油翻十倍。而格林美從2003年靠800萬元抵押貸款起步,如今每天「吃」200噸廢舊電池,超細鈷粉全球市佔率超50%,2024年基地產值300億元,構建起「回收—製造」閉環,成為中國循環經濟的標杆企業。
鏈服護航,夯實發展保障。荊門堅持「服務好現有企業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資」,以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生存發展提供「生命之氧」。打造「厚道荊門」城市人文品牌,全力支持企業成長,構建同成長、共攀高的生動格局。實施百億企業成長「雄鷹計劃」,建立10家百億成長企業后備庫和發展目標計劃路徑,百億企業從2020年的2家增長到現在的6家。常態化開展「三送一找」服務(為企業「送貸款、送員工、送訂單、找夥伴」)和政企早餐會、青年企業家交流座談會、「荊企薈」青年企業家下午茶等系列活動。出臺《荊門市石油化工等9個製造業產業鏈工作推進實施方案》,明確產業鏈的發展目標、實施路徑與重點任務,讓產業鏈「轉得順、跑得穩」。
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荊門規上企業從890家增至近1100家,工業經濟連續18個月保持11%以上高速增長;荊門躋身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現有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2個、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羣15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2個,「荊」牌產業集羣成荊門工業「當家菜」。
錨定產業生命周期
構建全域發展格局
「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佈局」的「三線並進」策略,是荊門應對產業迭代、實現全域協同的關鍵。
傳統產業「煥新」,向高端化要空間。新洋豐生產線將普通磷複肥升級為電子級磷酸,身價瞬間飆升,每噸售價是傳統化肥的300倍。鍾祥胡集化工園區巧用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打造全國首條「磷礦—化肥—建材」全產業鏈,讓曾經堆積如山、污染環境的磷石膏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率從15%躍升至82%,成為新型建材領域的「香餑餑」。固潤科技環保配套工程及年產3000噸光引發劑TPO項目,鄂中生態農業120萬噸/年果蔬專用肥、水溶肥項目等都在加快推動綠色化工向精細化發展。這正是荊門傳統產業「向特向精」的縮影——依託「4211」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綠色化工主導產業,荊門磷化、石化等產業跳出「低附加值陷阱」,在細分領域搶佔先機。
新洋豐
新興產業「壯大」,向規模化要效益。京山市一道新能源光伏組件產業園2022年落地,僅兩年就實現產值34.5億元,帶動京山智能裝備產業集羣產值破200億元;東寶區湖北久祥電子投入3588萬元進行數字化改造,鑽孔機效率提升30%,200台設備年增2000萬元產值。2024年,荊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507.7億元,新興產業佔比43.9%,較2020年提高18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荊門數智經濟、新能源新材料、汽車智能裝備製造三大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0.9%、17.7%和24.4%。
未來產業「佈局」,向新賽道要潛力。漳河新區低空經濟產業園內,中航特飛所AS700載人飛艇氦氣循環技術降本60%,2024年斬獲187架訂單;晨龍飛機與尼日利亞籤10架合同,開通「荊門—鄂州花湖機場」低空物流專線;今年8月,湖北長江航特低空飛行器科技有限公司揭牌,該公司致力於打造全省低空產業核心平臺,通過研發運營載人飛艇、eVTOL等產品,構建全產業鏈生態,力爭2030年營收突破20億元。荊門作為湖北首個低空經濟方向的未來產業先導區,目前已在漳河新區建成12平方公里產業園,正創建全國示範基地。
技術人員正在對晨龍飛機進行裝配。 趙平 攝
鍛造智能轉型引擎
夯實高質量發展底座
數字化是荊門產業轉型的「加速器」。從車間里的智能中控到雲端的遠程維護,數字技術正重構生產方式、優化服務模式,讓老廠房長出「智慧大腦」,讓中小企業跟上轉型步伐。
數字改造成本「降」效率「升」。湖北固潤科技投入2000多萬元改造光引發劑車間,集散控制系統將温度波動控在±0.1℃,良品率從95%提升至99.2%,近三年零事故;湖北楚大智能搭建5G+遠程維護平臺,海外設備調試從半個月縮減至1天,2024年省差旅費300多萬元,訂單響應時間從3天縮至4小時,生產效率提20%。這些變化不是個例:「十四五」期間,荊門累計完成153家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85家達二級以上智能製造水平,規上工業數字化覆蓋率78%,繼湖北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后,2025年,荊門成為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數字平臺連「鏈」通「網」。2025年10月,荊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平臺上線,聯通新型工業化研究院揭牌,11家省級5G工廠、93家先進級智能工廠的經驗加速推廣。在「4211」現代化產業體系指引下,數字技術正打通產業鏈數據壁壘:格林美通過數字平臺優化廢舊電池回收調度,新洋豐用智能系統監控磷石膏輸送,長城汽車依託數字供應鏈實現零部件精準配送。數字不再是「單點技術」,而是串聯產業鏈、供應鏈的「紐帶」。
圖片來源:掇刀融媒
數字服務解「難」幫「需」。為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荊門推出「超長期國債+技改補貼」組合政策,東寶區協助久祥電子申請補貼覆蓋30%設備成本;針對數字人才短缺,組織專項培訓120余場,培育數字技術人才2000余人。2024年,荊門為數字轉型相關企業投放貸款28.6億元,讓企業「敢投入、能轉型」。
從車間到園區,從企業到產業,數字賦能正讓荊門工業「跑得更快、更穩、更智能」。
轉型不止步,奔跑向未來。市經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海清表示,「荊門因工而立,未來,必將因工而強。我們將以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十五五’規劃爲引領,重點突破推動整體提升,加快建設‘4211’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產業第一支撐’,打造具有全國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全國重要新能源及儲能示範基地、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示範基地,整體提升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后勁,奏響‘工業強市’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