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郵·建築建材|周觀點:管網新增投資超5萬億,關注低位題材機會

2025-10-28 09:0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郵證券研究所)

轉自:中郵證券研究所

10月24日中共中央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透露,「十五五」時期我國預計將建設改造地下管網超過70萬公里,新增投資需求超過5萬億元。地下管網建設改造已成為國家層面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與發展工程。此舉將有力促進投資和消費良性循環,藴含巨大內需空間。建議關注:中國聯塑、青龍管業東宏股份等。

水泥: 7月水泥協會發布響應反內卷政策文件,我們判斷會推動限制超產政策更好的執行。短期來看,9-10月進入旺季后,整體需求呈現有所恢復但增長有限的特點,基建端,由於受到天氣干擾、需求釋放節奏等因素影響,其對需求並未完全顯現,房建端,需求仍然處於弱復甦態勢。從中期維度來看,水泥行業產能有望在限制超產政策下產能持續下降,產能利用率從而大幅提升,目前水泥行業處於淡季需求低點及價格低點。關注:海螺水泥華新水泥

玻璃:行業需求端在地產影響下25年呈現需求持續下行態勢。短期來看,節后需求仍表現疲弱,受節前中下游補庫拖累,短期庫存增加明顯,導致前期漲價未能落實,價格出現松動。供給端,考慮到目前浮法玻璃行業中大部分企業已能達到環保要求,我們判斷反內卷政策不會產生一刀切式產能出清,但仍會提升環保要求及成本,加速行業的冷修進度。關注:旗濱集團

玻纖:傳統無鹼粗砂需求表現平淡,細分領域表現景氣。行業今年受AI產業鏈需求景氣驅動,行業低介電產品迎來量價齊升,目前一代、二代、及三代(Q布)產品結構升級明確,行業需求有望伴隨AI呈現爆發式增長,看好行業需求持續的量價齊升趨勢。關注:中國巨石中材科技

消費建材:行業目前盈利已觸底,價格經歷多年競爭目前已無向下空間,此次藉助反內卷政策行業對提價及盈利改善訴求強烈,今年以來防水、塗料、石膏板等多品類持續發佈提價函,行業盈利有望觸底改善,下半年可期待龍頭企業的盈利改善。關注:東方雨虹三棵樹北新建材兔寶寶

上周行情回顧

過去一周(10.20–10.26)主要指數漲跌幅情況:申萬建築材料行業指數(+1.60%),上證綜指(+2.88%),深證成指(+4.73%),創業板指(+8.05%),滬深300(+3.24%)。在申萬 31 個一級子行業指數中,建築材料漲跌幅排名居第17位。

水泥旺季需求恢復緩慢,玻璃價格節后有所松動

1.1水泥逐步進入旺季,整體需求恢復緩慢

本周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環比下行,10月份整體需求呈現有所恢復但增長有限的特點,基建端,由於受到天氣干擾、需求釋放節奏等因素影響,其對需求並未完全顯現,房建端,需求端仍然處於弱復甦態勢。25年8月單月水泥產量為1.54億噸,同比下滑8.6%。

1.2 節后需求表現疲弱,價格有所松動

玻璃本周期現價格均上漲,政策催化下中下游補庫。需求端來看,9-10月份傳統旺季訂單改善力度一般,需求端尚未表現出旺季特點,目前行業供需矛盾仍存,下游終端需求改善有限,后續持續關注政策變化及下游補庫持續性。

1.3 本周重點公告

【華新水泥】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報,25Q3實現歸母淨利20.04億元,同比+76%,扣非歸母淨利19.36億元,同比+82%。25Q3單季度歸母淨利9.00億元,同比+121%,扣非歸母淨利8.66億元,同比+126%。

【北新建材】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報,25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99.1億元,同比-2.3%,歸母淨利潤25.9億元,同比-17.8%,其中,單Q3收入63.5億元,同比-6.2%,歸母淨利潤6.6億元,同比-29.5%。

【中國巨石】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39.04億元,同比+19.53%,歸母淨利潤25.68億元,同比+67.51%,扣非歸母淨利潤26.12億元,同比+125.91%。25Q3單季度實現收入47.95億元,同比+23.17%;歸母淨利潤8.81億元,同比+54.06%;扣非歸母淨利潤9.11億元,同比+72.57%。

風險提示

反內卷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地產需求超預期下行風險,基建需求低於預期風險。

報告信息

證券研究報告《中郵證券-建築建材行業周報:管網新增投資超5萬億,關注低位題材機會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10月27日

報告發布機構: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分析師:趙洋 SAC編號:S1340524050002

法律聲明:

本訂閲號所載內容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並非投資決策服務,僅供訂閲人蔘考之用,不是也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閲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訂閲號所載內容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根據自身能力自主審慎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不表明其對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中郵證券不對使用本訂閲號所載內容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