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王傳福培養16年的比亞迪營銷「少帥」,離職了

2025-10-28 09:42

比亞迪的「BBA」、高端品牌騰勢首任負責人,確認離職了

不久前,在王傳福接連表達對騰勢現狀的不滿與焦急后,曾臨危受命成功「重啟」騰勢品牌的趙長江,被突然調離品牌負責人,對外釋放信號為「平調、輪崗」。

僅僅3個月后,趙長江卻選擇了主動辭職,離開了自畢業起就供職超過16年的比亞迪。

儘管,他曾一度被外界視為比亞迪內部最有前景的80后少壯派高管。

趙長江告別比亞迪

一段時間以來,趙長江離職傳聞沸沸揚揚,甚至在一個多月前就有消息稱比亞迪內部OA已搜索不到趙長江。

直到本人正式發文,確認了離職消息:

離職公告中明確寫着「因個人原因」,沒有透露絲毫抱怨。另一份網上流傳未經證實的「比亞迪內部公告」截圖顯示,趙長江系主動辭職:

微博發文中,趙長江細緻回顧了在比亞迪的16年曆程,幾乎涵蓋了比亞迪的整個發家史:

從燃油車時期的開拓,到早期新能源市場的探索,再到推動唐漢系列的崛起,以及騰勢打響自主高端MPV第一槍、問鼎銷冠等等。

當然,同時也感謝了王傳福的信任與提攜。

趙長江離職比亞迪的最終職位,是騰勢方程豹直營事業部總經理,是3個月前趙長江離開騰勢品牌總經理的「輪崗」結果。

而從趙本人履歷上看,銷售是其起家的老本行,崗位對調某種程度是讓他重新迴歸了「舒適區」

但這位從基層銷售干起,一直做到高端品牌負責任人的少帥,幾乎是不假思索的放棄了這種「照顧」。

騰勢救火隊長,最終折戟騰勢

趙長江1986年出生,湖南瀏陽人,畢業於中南大學,是比亞迪老闆王傳福的校友,只不過相差近了20屆

2009年一畢業,趙長江就加入了比亞迪,成為一名比亞迪汽車區域銷售經理。

比亞迪第一本官方書《工程師之魂》中,趙長江最開始出現的故事,是比亞迪首款三擎四驅雙模SUV唐DM上市之初。

唐DM當時由於定價頗高,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而時任華北營銷部銷售大區經理的趙長江在西安市場創造了賣出800輛唐DM的成績。

次年,他便升任京津地區營銷總監。

時逢政策利好,北京為代表的核心城市新能源車開始發力,正是在此期間,趙長江積累了其在比亞迪晉升最重要的業績資本——1年多時間內,京津地區比亞迪銷量翻十倍,市場佔有率超過35%

得益於在京津地區的良好戰績,僅僅兩年之后,31歲的趙長江便迎來了職務「三級跳」,於2017年成爲了比亞迪汽車史上最年輕的銷售公司總經理,也是當時中國車企里最年輕的銷售一把手。

這使得當時一批比趙長江大四五級,同樣一畢業就進比亞迪的銷售體系「老將」,都成了他的下屬。

2021年初,比亞迪對外發布公告,銷售公司被一拆為四,2003年、2004年前后進入比亞迪的路天(王朝)、張卓(海洋)、李雲飛(公關)、高子開(售后)等四員大將,各司其職各管一個事業部。

之前統管整個大銷售業務的趙長江,被王傳福委以新的重任——籌建高端品牌,也就是現在的仰望。

但隨后比亞迪內部戰略發生了變化,趙長江被迅速抽調到騰勢,肩負「重啟」重任

騰勢汽車2011年由奔馳母公司戴姆勒與比亞迪合資創辦,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車最早的嘗試者之一。

在2011年,奔馳戴姆勒的名號,顯然比比亞迪更響亮,也更有含金量。

但受制於行業發展初期的客觀因素,騰勢的市場表現遠不如兩大股東的預期,2014年到2018年,五年間騰勢累計虧損超35億元。

事實上,無論是比亞迪還是戴姆勒,都曾進行過嘗試,戴姆勒還曾通過奔馳銷售渠道推廣騰勢X,但積壓的庫存和利潤率低等問題,騰勢品牌遭到了奔馳經銷商的抵制,最后不了了之。

儘管匯聚了比亞迪的電池和奔馳的底盤調校,但因為時勢,也因為奔馳比亞迪各自確定新的電動戰略,騰勢最終成為「被遺忘者」。

直到2021年,比亞迪開始着手「復活」騰勢,首先是2021年出資回收奔馳手里的股權,完成對騰勢的完全控制——正是上面説到的比亞迪拆分銷售事業部,趙長江調任的那一年

趙長江的「重啟」,不是「從0到1」,而是真正的「從-1到1」,更像是一次內部新勢力創業。

logo換新,理念也換新:「智慧安全新豪華汽車品牌」,並在此之下推出了第一款新車——騰勢D9

2022年10月,騰勢D9 DM-i正式開啟交付,第二個月銷量暴增近10倍,第三個月又在此基礎上再次翻倍,達到6,002輛,僅用三個月便打破了「老騰勢」多年不破的紀錄

數據顯示,2023年騰勢汽車銷量即突破12萬輛,並且拿下了當年度的MPV品類的銷量冠軍。截至今年6月,騰勢D9第25萬輛新車已經下線,達成了國產新能源MPV的里程碑。

騰勢D9之前,不僅僅是新能源品牌,整個MPV市場都長期在別克GL8車型的「統治」之下,鮮有挑戰者。

所以騰勢D9不僅僅是MPV銷量冠軍,更是包括嵐圖夢想家、傳祺M8、魏牌高山等等多款國產MPV進入到消費者的視野中的先驅拓荒者。

但在D9之后至今三年的時間內,騰勢竟無一款爆款車型。

騰勢N7、Z9和Z9GT,以及今年推出的6座SUV N9,最好的成績也只有月銷四五千,趙長江屢次在發佈會和麪對媒體時給出的銷量預估,最終都沒能變成現實。

騰勢MPV一炮而紅,但也只有這一炮的原因之一,是D9本身是引領和填補空白,但之后的車型都是跟進和復刻。

比如N9是跟進的理想大六座家用SUV,Z9GT跟進極氪001引領的獵裝車趨勢,Z9又期望復刻比亞迪漢對帕薩特凱美瑞的降維打擊,用技術優勢成為奔馳S寶馬7系的平替,但卻忽視了品牌情緒價值在這個賽道的關鍵作用…..

儘管趙長江任內也引發過爭議和批評,比如因為交付不及時被揶揄「趙下旬」、跟車主用户直播連麥時潸然淚下等等。

但外界普遍認為,比亞迪的確成就了趙長江,但騰勢的不及預期,責任也不全在趙長江。

下一站:智界?

比亞迪內部研發以新技術研究院和工程院為主,騰勢產品規劃、定義、配置等等層面,趙長江其實沒有完全決策權,更多是一個是頻繁公開露面為產品、技術站臺,講騰勢故事的角色。

而比亞迪的「黑科技」,某種程度上成了限制產品力發揮的「負擔」。

比如N9,雲輦A+易三方,讓軸距3m的大六座SUV,擁有A級車的操控靈活性,超跑的動力性能,D級行政轎車的平穩靜謐性,以及一系列狹窄困難場景下難以置信的閃轉騰挪功能:

但是,這些配置不可避免佔用侵入了乘員艙空間,3m軸距的這個級別,N9車內空間尤其是橫向和縱向,對比一系列「9」,都不算有優勢。

但不上這些黑科技,又難以打出差異化優勢,凸顯不出比亞迪的基因……

所以即使是趙長江本人「潛伏」數十個騰勢車友羣,經常凌晨還親自回覆各種用户反饋,贏得用户好評的同時,也做成了全網粉絲超百萬的汽車高管….但依然沒有找到辦法突破騰勢本身的困局。

趙長江很着急,車主用户比他更着急:

關鍵是,王傳福也着急,並且給騰勢當前的困局「定性」式的一錘定音:

騰勢N9強調麋鹿測試、魚鈎測試,説明安全性好,但是營銷團隊沒把這些講出來,沒有把這個情緒價值講出來,很多人不知道。

仰望已經立住了,方程豹主打個性化……我們正在加大騰勢的品牌認知,核心是怎麼把技術轉換成情緒。

翻譯一下,技術產品都沒問題,市場營銷做得不夠好,影響銷量了。

於是「決策如打仗」的王傳福,迅速換掉了這位當年比亞迪營銷體系最強80后。

網傳,趙長江的下一站是智界。

如果是真的,那麼趙長江拿到的智界劇本,又幾乎和騰勢一模一樣:強技術背書、強產品定義,就差營銷這一塊短板

至少尹同躍余承東都這麼認為。

甚至智界的下一輛新車,也是趙長江最拿手的MPV車型……

余大嘴屢次站臺都沒帶飛的智界,能在趙長江手里「翻紅」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能車參考」(ID:AI4Auto),作者:賈浩楠,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