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18:21
10月24日,廣汽集團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廣汽集團收入662.72億元,同比減少10.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12億元,同比減少3691.33%。其中,第三季度,廣汽集團收入241.06億元,同比減少14.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74億元,同比減少27.02%。
廣汽集團表示,淨利潤下滑主要是受國內汽車行業競爭激烈、以及需求結構快速升級導致汽車銷量與盈利下滑,淨利潤同比減少等綜合所致。
據產銷快報,2025前三個季度,廣汽集團累計銷量118.37萬輛,同比減少11.34%。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6.83萬輛,同比減少4.99%。
銷量下滑下,廣汽集團何時才能走出虧損?
1
廣汽豐田成唯一增長品牌●
2025年前三季度,廣汽本田銷量22.39萬輛,同比減少27,58%,是廣汽旗下銷量下滑最多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本田發佈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全新純電品牌「燁」。2025年3月,廣汽本田發佈該品牌下的首款車型廣汽本田P7,其基於「雲馳」純電架構打造,定位中型SUV市場,售價19.99萬至24.99萬元。
廣汽集團2025年半年報中,曾表示「廣汽本田正式推出基於本田雲馳架構打造的全新電動品牌首款戰略車型P7,匯聚本田最先進的純電科技與配置,以‘藴新智遠’之勢引領品牌轉型」。顯然,廣汽本田P7承載了廣汽本田電動化轉型的希望。
然而,車主之家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廣汽本田P7銷量1415輛。以4月正式上市算起,廣汽本田P7月均銷量僅200輛出頭。
此外,廣汽本田還有純電系列e:NP,其表現也難言理想。2025年前三季度,e:NP2極湃2銷量2511輛;e:NP1極湃1銷量827輛。
廣汽本田的燃油車基本盤也面臨銷量下滑。廣汽本田的燃油車銷量主力為雅閣、皓影,分別在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10.45萬輛和8.75萬輛的銷量,與2024年前三季度相比,有所上漲。然而,型格從2024年前三季度的5.93萬輛降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56萬輛,奧德賽從2.3萬輛降至1.53輛,其他車型銷量更是不足萬輛。
前段時間,廣汽本田從東風集團股份手中收購了東風本田發動機50%的股權,整合其發動機資源,或許未來將在混動領域發力。
另一合資品牌廣汽豐田,則是廣汽集團旗下唯一實現增長的品牌。2025年前三季度,廣汽豐田銷量54.32萬輛,同比增長4.89%。
廣汽豐田的電動化比廣汽本田進展更加順利。2024年4月,廣汽豐田純電SUV鉑智3X在北京車展上亮相;2025年3月,正式上市。車主之家數據顯示,鉑智3X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銷量為4.28萬輛。
資料顯示,鉑智3X是本土化的產物,由中國工程師柳文斌帶領團隊聯合本土供應商共同研發的產品。2025年4月,豐田汽車便正式宣佈將研發決策權從日本本土轉移至中國本土,設立由中國人擔任車輛開發負責人的「中國首席工程師(RCE)制度」;同時,將一汽豐田研發、廣汽豐田研發、比亞迪豐田研發,與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進行整合,構建中國獨立的研發體制,構建ONE R&D一體化研發體制。
顯然,廣汽豐田的本土化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要回到2022年銷售100.5萬輛的高光時刻,仍要繼續努力。
2
自主品牌仍在下滑●
廣汽集團大力發展的自主品牌仍處於下滑態勢。2025年前三季度,廣汽傳祺銷量23.31萬輛,同比減少15.84%;廣汽埃安累計銷量18.14萬輛,同比減少19.99%。
顯然,廣汽集團在2024年11月啟動的番禺行動成效還未顯現。事實上,在番禺行動下,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都進行了產品線的調整。
2025年3月,廣汽傳祺宣佈推出全新車系——向往,定位高端新能源系列。SUV車型向往S7在3月正式上市,售價15.98-22.98萬;向往S9在9月上市,售價22.99-25.99萬;10月,向往M8上市,售價26.99-40.99萬,三款均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
車主之家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向往S7累計銷量1.17萬輛;向往S9銷量599輛。這樣的上漲,尚不足以帶動廣汽傳祺的銷量上漲。
廣汽埃安則開始在產品線上,明顯劃分B、C端。廣汽埃安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推出了三款面向C端市場的埃安霸王龍、埃安RT迅猛龍、純電兩廂車埃安UT。
豪華純電品牌昊鉑也開始獨立運營。2025年1月,廣汽集團正式成立自主品牌營銷本部,統籌傳祺、埃安、昊鉑三大自主品牌的營銷業務,下設三大品牌營銷本部,形成「統一管理、分品牌運營」的架構。這也被外界視為昊鉑開始獨立運營的信號。
2025年6月,廣汽集團在番禺總部召開媒體溝通會,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強調,集團資源分配將向戰略重點傾斜,而非平均分配。在新能源汽車轉型階段,向新能源方向投入巨資是戰略需求,廣汽旗下企業對此已達成共識。因此,廣汽集團將繼續將優質資源注入廣汽埃安及昊鉑品牌,全力支持其發展。未來,埃安計劃將出租車(B端)業務單獨打造為一個新品類,專注於C端市場,而昊鉑則定位為高端新能源品牌。
10月,京東汽車宣佈將聯合寧德時代和廣汽集團共同推出一款「國民好車」。隨后,京東官宣該車型為「埃安UTsuper」。在合作模式上,京東主要依託現有物流和通用品及工業品供應鏈,為車企提供物流、採購以及營銷服務,寧德時代提供電池技術和巧克力換電生態優勢,廣汽集團則主要負責汽車製造。
與京東的合作能否帶動廣汽埃安的銷量增長也值得期待。
除了已有的自主品牌外,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打造的品牌也逐步落地。2025年3月,廣汽集團投資15億元成立華望汽車。9月,「啟境」汽車品牌正式官宣,其面向年輕羣體,聚焦智能駕駛、智慧座艙等核心能力。根據規劃,啟境汽車將全系搭載華為乾崑最先進的智能技術,由華為在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用户生態和品牌營銷方面的實力,結合廣汽在三電技術與整車製造領域的專長。
面對嚴峻的財務與銷量數據,廣汽集團的扭虧之戰仍處於攻堅階段。合資板塊中唯有豐田保持增長,自主品牌則尚未走出調整期。在廣汽集團轉型之路上,華為、京東等資源也在不斷注入,能否將這些外部資源高效轉化為產品力與市場口碑,以順利完成番禺行動定下的目標,將是廣汽集團面臨的挑戰。
作者丨衞河
來源丨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