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洛陽鉬業「擁銅攬金」業績大漲,「鴻商系」於泳持股市值逼近千億

2025-10-27 23: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達摩財經)

洛陽鉬業股價的連續上漲,使市場將目光再度聚焦到鴻商繫於泳、于波兩兄弟身上。

10月27日,洛陽鉬業(603993.SH)股價上漲3.04%至17.91元/股,最新市值3699億元。自年初至今,公司股價累計漲幅已達到160%。

近年來,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發展迅速,對銅、鈷等金屬的需求量水漲船高。作為全球第一大鈷生產商、前十大銅生產商,洛陽鉬業愈發受到市場關注。

10月24日,洛陽鉬業發佈2025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4.85億元,同比下滑5.99%;歸母淨利潤142.80億元,同比增長72.61%。單看第三季度,公司營收雖同比下滑,但歸母淨利潤卻同比大增96.40%至56.08億元。

身為洛陽鉬業實控人、鴻商集團掌舵人的於泳,無疑是這場資本盛宴的最大贏家。按最新收盤價計算,於泳間接持有的洛陽鉬業股權對應市值超過950億元。

財報顯示,洛陽鉬業的控股股東現為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鴻商集團」),持股比例為24.93%。鴻商集團由於泳持股99%,瓦房店維斯特工藝紡織品持股1%,后者由於泳、張淑珍、於濱、於萍分別持股30%、60%、5%、5%。

於泳是大連瓦房店人,今年64歲,2003年時在上海創建鴻商集團,2009年至今擔任鴻商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不過,於泳平日十分低調,其並未在洛陽鉬業任職,也甚少出現在公開場合。即使2007年洛陽鉬業在港上市時,於泳也並未現身敲鍾儀式。

鴻商系的「靈魂人物」是於泳的弟弟于波,于波行事同樣較為低調,其對外身份是鴻商集團董事局主席,據工商信息和鴻商集團財報,于波並未在鴻商系公司中持股。

圖源:中信國安官微,左三着常服者為于波

圖源:中信國安官微,左三着常服者為于波

自2004年入股洛陽鉬業開始,於泳、于波兩兄弟的資本版圖便持續擴張,目前的鴻商系已經成爲了一家橫跨礦業投資、金融投資、機電自動化等多行業的企業集團。除控股洛陽鉬業外,鴻商集團還是小康人壽(原中法人壽)的第一大股東。

在資本運作上動作頗多的於氏兄弟,在經營方面選擇「放權」洛陽鉬業管理層。今年以來,洛陽鉬業引入了多位來自紫金礦業、華為、新奧能源等公司的高管,以提升管理效率。公司還進一步拓展礦業版圖,將金礦視作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此外,隨着新管理層加入,洛陽鉬業的「降本增效」也開始持續推進。

「隱商」於氏兄弟的資本版圖

對於於泳、于波兩兄弟而言,2004年是其資本版圖擴張的重要節點。

這一年,連年經營困難、資不抵債的洛陽鉬業啟動混改,復星集團、紫金礦業等知名公司參與競逐。但最終勝出的卻是一年前剛剛成立的鴻商集團。鴻商集團共斥資1.78億元,拿下了洛陽鉬業49%的股權。另外51%股份掌握在當地國資洛礦集團手中。

據媒體報道,鴻商集團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后的贏家,主要原因在於該公司不謀求洛陽鉬業的控制權。直到2014年,鴻商集團才正式成為洛陽鉬業的控股股東。

同在2004年,鴻商集團還計劃籌建華夏航空。彼時,華夏航空作為最早一批獲批籌建的民營航空公司上馬,鴻商集團擬與利德投資各出資5000萬籌建,但此次投資未能順利落地。2006年時,鴻商集團再度出手籌建華夏航空,併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2013年,鴻商集團出讓了在華夏航空的持股,退出了這家航空公司。

對華夏航空的投資,讓鴻商集團同知名資本系族「德隆系」間的關係浮出水面。鴻商集團成立之初,公司股權由於泳、許軍分別持股90%、10%,后者還在利德投資擔任董事。而利德投資被認為是德隆系吸收社會資金的重要平臺之一。

鴻商集團同寧德時代間同樣關係匪淺,早在2015年寧德時代首輪融資時就通過旗下西藏鴻商資本入股,2017年第四季度時成為寧德時代前十大股東。不過隨着此后鴻商集團減持,目前公司已經退出這一行列。2023年時,寧德時代控制的四川時代新能源全資收購了洛礦集團,間接持股洛陽鉬業。

除在產業領域拓展版圖外,鴻商集團還頗為青睞保險牌照。2013年,公司曾通過股權融資入股百年人壽,持股8.47%,但當年年底就清倉了所持股份。此后,鴻商集團還曾試圖參與信泰人壽、新光海航人壽和幸福人壽,但無一成功。

直到2015年,鴻商集團才成功取得了中法人壽50%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不過,在鴻商集團入股后,中法人壽一直面臨償付能力不足及流動性風險,曾一度靠向鴻商集團借款度日。至2020年,鴻商集團引入寧德時代、青山控股、貴州貴星三家公司入股后,該公司的情況才逐年好轉。

公告顯示,2024年,中法人壽(現名小康人壽)時隔近15年再度實現扭虧為盈,年內保險業務收入6.22億元,淨利潤5.14億元。公司的償付能力也正在逐步回升,2022年至2024年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22.10%、276.53%、310.88%。

放權管理層

鴻商集團取得洛陽鉬業控制權后,公司便開啟全球收購,先后在剛果(金)、巴西等地拿下關鍵礦產資源

經過多年併購,目前洛陽鉬業旗下已擁有7座主要礦山,包括國內的上房溝鉬鐵礦、三道莊鉬鎢礦,剛果(金)的TFM、KFM銅鈷礦,巴西鈮礦及磷礦,以及最新收購的厄瓜多爾凱歌豪斯金礦。公司的礦業資產涵蓋銅、鈷、鉬、鎢、鈮等金屬。此外,公司還收購了金屬貿易平臺IXM,構築了「礦業+貿易」產業閉環。

到了今年,鴻商集團開始放權洛陽鉬業管理層。4月,洛陽鉬業董事長袁宏林,副董事長李朝春辭任,兩人均出身鴻商系至此 ,公司董事會中已無鴻商系背景董事。

此后,紫金礦業、新奧能源華為出身的高管闕朝陽、劉建鋒、譚嘯等人進入洛陽鉬業核心管理層。其中劉建鋒為新任董事長,闕朝陽常務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譚嘯任副總裁。10月,洛陽鉬業又引入前天馬微電子董事長彭旭輝為公司新任總裁。

這一人事變動正是洛陽鉬業改革的一部分。在2024年年報中,公司曾表示「既要引進採、選、冶領域的頂尖專家,也要引進製造業的管理精英他們帶來的「成本絞殺」能力,正是資源行業最稀缺的基因。

此前,洛陽鉬業與礦業龍頭紫金礦業相比,盈利能力並不突出。2024年,紫金礦業的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20.4%、10.6%,同期洛陽鉬業的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16.5%、7.3%。隨着新管理層入主加之銅、鈷價格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洛陽鉬業的毛利率、淨利率已經增至22.0%、11.3%。國盛證券研報也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0.94%,降本增效顯著

爲了留住人才隊伍,並吸引更多高潛質外部資源,今年9月,洛陽鉬業還推出了一份總價值達50億港元的股權激勵計劃,計劃向內部員工、關聯實體及外部服務提供者(如礦產專家和顧問)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3.93億股H股激勵,佔已發行港股總數的10%。

在礦業業務方面,新任管理層一邊繼續拓展銅礦產能,一邊開拓新的黃金業務。今年6月,洛陽鉬業完成了對厄瓜多爾奧丁礦業(凱歌豪斯金礦)的收購,成功布局黃金資源。半年報顯示,該金礦計劃於2029年前投產。

10月,洛陽鉬業又計劃開啟剛果(金)KFM二期工程項目建設,總投資預計為10.84億美元公司預計,該項目預計將於2027年建成投產,投產后預計年平均新增10萬噸銅金屬產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