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22:3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
賽力斯衝刺首家"A+H"上市豪華新能源車企目標進入倒計時。10月27日,賽力斯開啟港股招股。根據招股書,賽力斯計劃在本次IPO中基礎發行規模1.002億股H股,預計募資淨額129.249億港元。在募資款項中,約70%將用於研發投入,約20%將用於多元化新營銷渠道投入、海外銷售及充電網絡服務等。"大手筆"研發投入的背后,是賽力斯在盈利后迎來的新階段挑戰。隨着華為不斷擴容的朋友圈,曾獨享華為"光環"的賽力斯開始面臨"同質化"競爭,同時汽車市場技術迭代、平臺升級不斷提速,要更好地在盈利之后保持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技術研發成為關鍵。同時,賽力斯也在向海外市場與多元化市場伸出觸角。
上市日期定檔
9天后,賽力斯將"赴港"掛牌。
賽力斯公告顯示,招股期持續至10月31日,並計劃於11月5日正式以"9927"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后將成為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企。
據悉,賽力斯計劃在本次IPO中基礎發行規模1.002億股H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1002萬股H股,國際發售約9018萬股H股(以上可予重新分配、視乎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此外,按最高發售價每股131.5港元計算,假設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預計賽力斯募資淨額129.249億港元。
據招股書披露,賽力斯本次發行吸引22家基石投資者,其中包括重慶產業母基金、林園基金、廣發基金、施羅德、中郵理財、星宇香港等。賽力斯相關人士表示,募資計劃將用於公司的研發投入、多元化新營銷渠道投入、海外銷售及充電網絡服務,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賽力斯前身為小康股份,成立於1986年,2016年成功登陸上交所。去年底,資本市場便已傳出賽力斯將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當時有消息稱,賽力斯考慮在中國香港二次上市,籌集超10億美元資金。今年3月,賽力斯發佈公告稱,公司於今年3月30日召開董事會和監事會,審議通過發行H股股票並在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議案。4月28日,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中國銀河國際。今年10月初,賽力斯通過港交所聆訊。
盈利背后現高依賴風險
作為目前鴻蒙智行五"界"中的標杆,問界讓各車企看到華為背書的實力,也讓合作方之一的賽力斯"躺賺"。財報顯示,2024年賽力斯營收同比增長305.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59.46億元。近五年來,賽力斯的淨利潤更首次扭虧為盈。賽力斯的扭虧離不開華為的加持。據瞭解,自2021年與華為跨界合作推出問界以來,已形成包括問界M9、問界M8、問界M7和問界M5四款車型的產品矩陣。其中,問界M7成為30萬元區間暢銷車型。數據顯示,2024年問界品牌銷量同比增長268%。
不過,賽力斯與華為的深度綁定也面臨高度依賴性風險。數據顯示,2022—2024年,問界品牌汽車的銷售收入分別佔賽力斯總收入的60.3%、67.9%、90.9%。賽力斯在招股書中提到,若問界品牌汽車需求下降、問界品牌的市場表現惡化或出現負面輿情,均可能對賽力斯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同時,賽力斯方面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明確:"我們與華為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業務關係,並受益於華為提供的產品及服務,若與該等合作伙伴的合作出現中斷或終止,可能會對我們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隨着華為的"朋友圈"持續擴大,打出"華為智駕"先手棋迅速出圈的問界,也面臨更多市場不確定性。一方面,目前國內汽車智能化競爭激烈,另一方面除問界外,鴻蒙智行相繼"孵化"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品牌,"朋友圈"的擴大讓問界不再獨享"華為智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表示,華為不僅在不斷擴圍鴻蒙智行,更與傳統大廠加緊在智駕領域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問界擁有的獨特優勢正在減弱,並與更多在華為生態中的品牌開始產生競爭關係。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賽力斯集團銷量同比下滑3.82%。其中,賽力斯汽車銷量同比下滑5.72%。
提升技術實力是競爭關鍵
賽力斯不僅面對"界字輩"兄弟間競爭,也面臨市場快速發展的挑戰。
目前,汽車市場技術、研發、智能成為車企新一輪爭奪的焦點。從今年初開始,車企之間上演"智駕大戰",包括比亞迪、吉利等多家車企推出解決方案,提速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鍾師認為,汽車市場內競爭從價格戰走向價值戰,有核心技術研發實力的車企,才能在未來競爭中有機會脫穎而出。
對於行業的發展,賽力斯也十分清晰。賽力斯在招股書中提到,汽車行業及其技術發展迅速,可能會發生不可預見的變化,其他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突破可能會對賽力斯汽車的需求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隨着技術變化,賽力斯計劃升級或改造賽力斯的汽車,並推出新車型,以提供應用最新技術的汽車,但這可能會耗費大量成本,並導致賽力斯對現有汽車的投資回報率下降。
作為早期與華為合作的企業之一,賽力斯憑藉問界成為新勢力中的"黑馬"。但隨着華為不斷擴容朋友圈,華為標籤的產品同質化競爭逐漸顯現,加之車企間技術競爭的加劇,如何在市場中持續發力,賽力斯下一步路怎麼走尤為關鍵。
有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更好地與華為合作,還是更好地開拓市場為產品背書,都需要賽力斯在技術研發上有更強的實力,在市場競爭中有區別於其他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實力,只有如此才能打通未來繼續向上增長。
事實上,提升研發實力也是此次賽力斯募集資金用途的關鍵領域。根據招股書顯示,所得款項的70%將用於研發投入。其中,40%用於提升核心技術能力與創新能力,包括魔方技術平臺升級,提升平臺架構能力與性能等;智能座艙及輔助駕駛技術提升,未來兩年加大AI技術投入,提升系統智能化水平與可靠性;關鍵動力系統技術研發,賽力斯新動力總成將於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上半年裝配至新車型;並探索人工智能對汽車產業的全方位賦能。
此外,另30%將用於增加產品研發投入,並豐富產品組合拓展國際市場佈局。賽力斯招股書顯示,2026年上半年將推出新車型。此外,賽力斯計劃在2026年使產品線研發、汽車技術平臺研發及其他先進技術研發人員的總數達到9200人。
針對研發投入、差異化競爭力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賽力斯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復。
加碼海外市場尋機遇
提升技術實力應對市場變化之外,賽力斯也在尋求海外市場機遇。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銷量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與新勢力品牌加速佈局海外市場。數據顯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21.1萬輛,同比增長96.5%,環比增長3.9%。
據瞭解,目前賽力斯已在歐洲、中東、美洲和非洲的多個國家進行業務佈局。歐洲方面,已擴展到挪威、德國、英國、瑞士等市場。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賽力斯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39.219億元、49.759億元、42.107億元。
針對海外市場,賽力斯也在募集款項的用途中多次提及。招股書顯示,70%的研發投入中有10%將用於賽力斯海外車型研發適配。此外,另20%用於多元化新營銷渠道投入、海外銷售等資金規劃中,5%的資金將用於海外擴張,包括在中東、歐洲、澳大利亞、中美洲及南美洲市場,積極探索包括但不限於自建、反向合資、戰略合作、兼併收購等多元化的海外網絡建設方式,實現本地化製造及本地化運營等,來實現海外業務增長。
"為保持競爭力,車企在研發及市場等方面的投入持續增長,因此需要進一步擴充資金池。"顏景輝認為,同時在港股市場,賽力斯不僅能夠拓寬融資渠道,也能吸引更多資源,對其拓展海外市場也將產生助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汽車業務之外,賽力斯正將業務觸角伸向更多元化領域。10月9日,賽力斯發佈消息稱,賽力斯鳳凰與火山引擎簽署具身智能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具身智能聯合設計等端到端全業務,共創人工智能應用新生態。根據協議,賽力斯鳳凰與火山引擎將圍繞"面向多模態雲邊協同的智能機器人決策、控制與人機增強技術"項目協同攻關,構建"技術研發—場景驗證"閉環機制,共築技術底座與協作基礎。
北京商報記者 劉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