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20:05
10月25日,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與清博指數聯合發佈第三季度中國汽車品牌影響力指數報告。報告顯示,本季度汽車品牌格局呈現「乘用車市場激烈演進,商用車市場穩健固化」的顯著特徵。
乘用車領域,本土品牌已佔據影響力前十席位的七席,展現出強勁的上升勢頭,其中,比亞迪以784.54分蟬聯榜首,問界品牌憑藉767.19分的成績首次躋身前五,成為本季度最具突破性的品牌。商用車領域則呈現出更加多元的競爭態勢,其中,中國一汽以728.99分領跑重卡市場,其4.73%的主流媒體聲量佔比彰顯出在國計民生領域的重要地位;江鈴汽車在輕客領域以658.02分穩居第二,其82.54%的網民聲量佔比與99.60%的正面率展現出卓越的用户口碑,同時在輕卡領域也憑藉99.59%的正面信息佔比保持穩定表現。
本次評估整合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乘聯會的權威產銷數據,結合清博智能全方位輿論相關數據與車300的保值率數據,通過包含傳播度、美譽度、市場表現和資產屬性四大維度的科學模型,為行業提供了客觀的品牌競爭力標尺。
乘用車市場格局深度調整,技術賦能與用户口碑成破局關鍵
三季度乘用車品牌影響力排名顯現出顯著的結構性變化,其中,比亞迪以784.54分的綜合得分蟬聯榜首,其核心競爭力不僅體現在84.67萬輛的壓倒性銷量規模,更得益於98.82%的正面信息佔比所形成的卓越用户口碑,這種銷量與口碑的雙重優勢彰顯出其在新能源領域深厚的技術積澱與市場認可度。
特斯拉則以780.22分位居第二,其79.72%的網民聲量佔比與47.29%的二手車保值率凸顯出獨特的品牌溢價能力,0.67%的主流媒體聲量佔比與靈活的定價策略則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力,通過Model Y在國內市場的價格調整實現了銷量回升,特斯拉展現出跨國品牌在本地化運營上的靈活應變能力。
本季度最大的亮點來自新勢力陣營的突破性表現。問界品牌首次上榜便以767.19分躍居第五,其網絡聲量達到187萬條,環比呈現爆發式增長。這一成績主要得益於新M7車型的上市熱潮,該車型憑藉華為技術賦能與精準營銷策略,上市24小時內訂單突破4萬台,國慶期間再獲1.5萬台追加訂單,累計預訂量已突破23萬輛。
在第二梯隊中,吉利銀河以761.17分成功躋身第六名,其55.32%的二手車保值率在行業內表現突出,配合99.11%的正面信息佔比,展現出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的卓越成效;五菱汽車則以755.93分位列第七,憑藉102.79萬網絡聲量與24.98萬輛銷量繼續鞏固其「國民神車」的市場定位,83.44%的網民聲量佔比印證了其在基層市場的深厚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合資品牌雖然仍在銷量上保持一定規模,但投訴量相較於其規模而言明顯偏高,在網絡聲量構成、用户滿意度等關鍵維度已顯疲態,面臨着本土品牌加速崛起帶來的嚴峻挑戰。
商用車市場呈現多元競爭態勢,頭部品牌憑藉差異化優勢鞏固地位
商用車各細分領域在本季度展現出更加明晰的競爭格局,其中重卡市場形成穩固的三強陣營,中國一汽以728.99分位居榜首,其4.73%的主流媒體聲量佔比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配合5.37萬輛的銷量和4.42的用户滿意度,凸顯出品牌在國計民生領域的重要地位;中國重汽以718.74分緊隨其后,7.63萬輛的實際銷量位居細分市場第一,配合4.80的用户滿意度彰顯出卓越的產品實力;東風則以717.38分穩居第三,其6.42萬網絡聲量與4.43萬輛銷量展現出均衡的市場表現,三者共同構築了重卡市場的核心競爭圈。
皮卡領域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特徵,長城以699.74分繼續保持絕對領先地位,73.63萬網絡聲量遠超其他品牌,3.99萬輛銷量與99.54%的正面信息佔比構築了堅實的市場基礎;長安以667.94分位列第二,其0.62%的主流媒體聲量佔比在同類品牌中表現突出,1.26萬輛銷量與99.44%的正面率顯示出穩健的市場表現;上汽大通則以667.39分排名第三,99.73%的正面信息佔比創造了行業美譽度新標杆,1.33萬輛銷量與59.69%的網民聲量佔比體現出精準的用户定位。
輕卡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長安以718.38分領跑該細分市場,10.87%的主流媒體聲量佔比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4.49萬輛銷量配合99.15%的正面率展現出全面的競爭力;江淮汽車以717.96分的微弱差距位居第二,9.33萬網絡聲量是該細分市場最高,配合4.49的用户滿意度與99.24%的正面信息佔比,展現出均衡的綜合實力;北汽福田則以710.31分位列第三,9.92萬輛的銷量成績證明了其市場影響力,4.07的用户滿意度與99.23%的正面率保持着穩定的品質輸出。
輕客領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長安以660.49分保持領先地位,18.96萬網絡聲量配合3.19萬輛銷量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影響力;江鈴汽車以658.02分位居第二,其82.54%的網民聲量佔比在細分市場中表現最為突出,配合4.40的用户滿意度與99.60%的正面率,彰顯出卓越的用户口碑;北汽福田以644.42分位列第三,4.80的用户滿意度評分成為該細分市場的品質標杆,2.63萬網絡聲量與1.06萬輛銷量保持着穩定的市場表現。
聲量與口碑協同共進,構建品牌影響力新範式
本季度數據進一步驗證,在汽車產業變革深化背景下,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愈發依賴於傳播聲量與用户口碑的協同效應。在乘用車領域,問界的崛起完整展示了「技術+生態+口碑」的閉環競爭力。華為乾崑ADS智能駕駛系統與鴻蒙座艙的技術賦能,結合4.50分的滿意度評分與僅86件的投訴量,為其聲量爆發提供了堅實的口碑基礎。這種技術差異化與用户體驗的完美結合,為新興品牌突破市場壁壘提供了成功範本。
商用車陣營中,品牌影響力的構建更加強調可靠性與專業性的長期積累。重卡三強憑藉主流媒體聲量優勢與深厚技術積澱持續鞏固市場地位,其中中國一汽4.73%的政媒聲量佔比彰顯出在政策導向型市場中的獨特優勢;江鈴輕客則以「低聲量、高成交」的運營模式,憑藉超99%的正面率在B端市場建立了以信任為核心的影響力模型,展現出商用車品牌在用户關係維護方面的獨特智慧。
相比之下,部分傳統品牌在滿意度評分與網民聲量佔比等維度的相對弱勢,制約了其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這反映出在用户運營精細化和電動化轉型方面仍存在優化空間。值得注意的是,主流品牌在網絡正面信息佔比方面均保持在98%以上的高水平,反映出整個行業在品質管理和用户服務方面的持續進步。
三季度中國汽車品牌影響力指數表明,中國汽車產業正從規模競爭邁向全生命周期價值競爭的新階段。在電動化與智能化雙輪驅動的變革浪潮中,品牌建設已不再侷限於聲量爆破或銷量增長,而是需要構建傳播廣度、用户口碑、技術實力與市場實績的系統性競爭力。隨着四季度數據採集工作的啟動,這套科學評估體系將繼續為行業提供精準導航,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化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