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20:21
本文來自:聰明投資者
今天(10月27日)上證指數再年內創新高!收漲1.18%,報收3996.94點,盤中一度摸高至3999.07點,距離4000點僅一步之遙。
今年以來見證了太多「創新高」,在結構性行情助推下市場不斷向上的過程中,不少主動權益基金淨值也不斷走高。
我們篩選了任職日期超過5年,規模超過1個億,2025年二季度股票市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大於50%的主動權益基金。
按照2020年至今(2025年10月24日)產品單位淨值創新高次數排序,且僅保留A份額,共有42只基金創新高次數超過100次。

數據來源:Choice 截至2025年10月24日
其中,繆瑋彬管理的金元順安元啟,2020年至今單位淨值創新高284次,平均每年單位淨值刷新50多次。
其實單位淨值持續創新高的背后,反映的是基金的持續盈利能力,以及回撤修復后的彈性;這一點在金元順安元啟的淨值走勢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我們又交叉對比了市場波動更大的近三年、近五年業績表現、單位淨值創新高次數以及2022、2024年的數據,有幾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1、馬芳、王平、孫蒙、蘇秉毅幾位量化選手的近五年單位淨值創新高的次數均在百次以上,除2024年初的量化巨震以及今年4月的關税擾動,整體淨值走勢趨於平穩;
2、唐雪倩及林昊共同管理的華寶新價值、余志勇及劉舒樂共同管理的融通新機遇、胡中原管理的華商元亨,創新高次數主要出現在債券配置比例高於權益倉位期間。
近兩年,這些靈活配置型產品開始大幅增加權益倉位,佔基金淨值比基本從40%左右上升至80%左右。
3、2022年作為這輪市場的分水嶺,讓不少基金經理折戟於此,在當年修復年內最大回撤基金較少,除了量化選手、債基轉股選手,董辰的淨值也在不斷走出新高,單位淨值30次創新高。
我們從中選取了幾位比較有代表性的選手分別聊聊:
今年以來紛繁的結構性行情,使得繆瑋彬的熱度有所下降,但其業績表現依然強悍。
據Choice數據統計,金元順安元啟作為繆瑋彬唯一在管產品,自2017年11月14日管理以來,截至2025年10月24日,任職回報542.59%,任職年化回報26.37%,Choice同類產品回報排名第一,今年以來收益36.95%。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業績表現在可持續地積累。
篩選任職時間在2019年之前,且2019至今每年收益為正,權益持倉超過50%,規模超過1億僅保留A份額的基金產品僅有兩隻,金元順安元啟是其中之一(另一隻產品是近兩年開始增加權益倉位的靈活配置產品)。
2020年至今金元順安元啟單位淨值創新高284次。
但這樣的業績,對於投資人而言卻有點鬧心,該產品在2022年初開始連續限購,直到當年8月1日正式閉門謝客,成為「櫥窗展品」。
固定收益出身的繆瑋彬,2016年加入金元順安基金,擅長宏觀擇時和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並非量化選手。
繆瑋彬在2024年初的量化巨震中也遭遇過重創,但相比同類產品回撤較小,淨值修復也更快。
隨着人工智能浪潮,繆瑋彬在2024提升電子行業佔比,減配公用事業;下半年持倉風格轉向「老登」。
據2024年報統計,金元順安元啟的前五大重倉行業較中報的汽車零部件、環境治理、通用設備、元件、一般零售,轉變為鐵路公路、國有大型銀行、電網設備、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后有煤炭、化學制品……)。
今年以來,繆瑋彬的持倉風格再度轉向小盤股。
從行業配置看,上半年主要加倉房地產開發,據2025年中報所示,金元順安元啟前五大重倉行業分別為房地產開發、環境治理、化學制品、通用設備、化學制藥。
不得不説,現在的基金經理越來越謹慎,業績稍微好點、規模增加快一點就開始限購。
説的就是由馬芳姚加紅管理的國金量化多因子、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選、蘇秉毅管理的大成景恆,以及孫蒙管理的華夏智勝價值成長,均限制大額申購。

數據來源:Choice,業績區間:近五年(2020年10月24日-2025年10月24日)
對比過去五年的業績走勢,孫蒙管理的華夏智勝價值成長業績較為落后,其他三隻產品過去五年業績均實現翻倍。
國金量化多因子在2022年4月底至2024年量化巨震前夕,表現較為領先;之后招商量化精選的業績走勢更好。
馬芳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碩士,實業期間主要從事證券投資交易軟件的開發和測試,這也為馬芳未來的量化投資打下了基礎。
2016年5月馬芳加入國金基金,2020年9月3日從國金量化多因子、國金量化多策略開啟投資生涯;2023年1月5日,兩隻基金同時增聘姚加紅為基金管理人。
這兩隻產品的策略有所不同,國金量化多因子對標的是中小盤,股票倉位相對較高;國金量化多策略對標的是大盤,因此在走勢上國金量化多策略波動較大,創新高次數相對較少。
據Choice數據統計,馬芳、姚加紅代表產品國金量化多因子,截至2025年10月24日,任職回報111.41%,任職年化回報15.67%,今年以來收益45.59%。

數據來源:Choice 截至2025年10月24日
國金量化多因子採用機器學習技術「自上而下」構建選股模型。
該選股模型不僅會從盈利、營業收入等角度評估上市公司的價值和成長性,還要考慮到市場情緒等因素,來為標的合理定價。
因此該模型使用的輸入變量主要分為基本面和情緒兩個方面:
基本面:可以分為成長、價值、質量和動量四個大類。
情緒面:可以反映市場情緒的變量,例如資金流、技術性變量等。
以上變量會經過分類構建不同的預測子模型,共同決定選股的輸出結果。
在框架搭建完成之后,馬芳表示自己不會過多人工干預,「人工的干預不會帶來長期穩定的阿爾法。」
該產品在控回撤的過程中,會通過模型給出的信號觸發來規範其交易行為。
在2022年市場⼤幅波動、超額收益獲取困難時,國⾦量化策略通過⻛險模型提示,及時調整了消費、新能源的配置;2023年及時跟蹤到人工智能浪潮,一季度重倉切換到電子、半導體相關細分行業,二、三季度則更側重紅利資產,四季度再切換到電子、半導體。
2024年上半年一直在人工智能相關細分行業,下半年增加了電力、銀行、基礎設施等紅利資產。
今年一、二季度,其重倉股呈現出「槓鈴配置」,一邊紅利、一邊科技。
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選從中報的行業配置看,科技感要少一些,根據2025中報,前五大重倉行業是汽車零部件、專用設備、化學制藥、農化製品、電網設備。
據Choice數據統計,王平目前在管基金8只,總規模166.87億元。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其代表產品招商量化精選,自2016年3月接任以來,任職總回報278.01%,任職年化回報14.83%,今年以來收益42.35%;近五年創新高151次。

數據來源:Choice 截至2025年10月24日
2024年初的量化巨震從后視鏡的角度,是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

數據來源:Choice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王平的表現十分突出,年初-21.43%的回撤,僅用39天就修復了淨值,同類產品的修復時間多在「9·24」行情之后;年內18次淨值突破新高,全年收益15.27%,是當年少有的跑贏滬深300的量化選手。
聰明投資者在2023年底獨家採訪過王平團隊,當時就對王平印象深刻,「在王平以及整個招商量化投資中,沒有花里胡哨的策略打法,沒有模稜兩可的投資目標,只看到對市場的時刻敬畏,對基本面策略的長期踐行,以及對超額收益的不二追求。」
王平是在2017年決定從技術類策略轉向基本面策略。
在基本面策略之上,他用30個指標搭建出了一個PB-ROE框架,力爭在市場上尋找到盈利能力好、估值比較低、股價在低位的股票組合。
先通過高ROE篩選出基本面優質的公司,再通過PB這個估值指標來尋找中短期的買賣點,同時王平本身偏價值投資,建倉時間點比較偏左側,超額收益主要來自估值修復。
在追求低估值的同時,王平還會結合其他因子對模型進行修正和微調,將已經陷入或者可能會陷入「估值陷阱」的公司排除。
「基本面策略的好處在於,你知道底在什麼位置,賺的是什麼錢,解釋性在哪,你也知道未來期望收益的分佈大概是個什麼樣子,雖然收益可能會薄一點。」
雖然王平非常注重基本面策略,但也沒有完全放棄技術面分析,而是基於招商基金的多因子平臺,進行以基本面為主,以技術面為輔的股票配置操作,最終形成了有着個人特色且經得起市場檢驗的PB-ROE框架。
蘇秉毅管理的大成景恆成立於2012年,前身是保本產品,他在2018年6月正式接管。
據Choice數據統計,蘇秉毅目前在管基金5只,總規模12.40億元。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其代表產品大成景恆自2018年6月接任以來,任職總回報245.5%,任職年化回報18.42%,今年以來收益39.82%;近五年創新高117次。

數據來源:Choice 截至2025年10月24日
蘇秉毅是一位非典型的「主動量化」選手,秉承均值迴歸的理念,通過逆向反轉的投資思路,聚焦小盤股。
在他的投資框架中,量化工具與主動基本面研究雙管齊下,利用量化工具來拓寬股票池的廣度,與小盤股投資更是相輔相成。
此外,「主動」也體現在大成景恆的組合配置中。
相較於國金量化多因子、招商量化精選,大成景恆的重倉股與行業配置更集中。
據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報,前十大重倉股佔基金淨值比20%左右;前五大重倉行業(申萬二級)佔基金淨值比近40%,尤其是醫療器械的配置佔基金淨值比超10%。
蘇秉毅2023年以來就比較偏愛生物醫藥,2024年中報、年報,均配置醫療器械超10%。
他在中報談道:「隨着市場回暖,進場的投資者不斷增多,其中不乏各路趨勢型投資者。
若趨勢型投資者成為增量資金的主流,則其有可能主導市場風格,從而市場將呈現嚴重分化、熱點集中、動量因子強勢的局面,就像20年前后,多數股票漲幅有限,但少數股票漲幅驚人。
若上述情景出現,即反轉因子的逆風期,本基金也勢必階段性表現落后。但縱然如此,我們也會堅持逆向投資的體系。
沒有任何一種投資體系可以適應所有市場風格,也沒有人能在對立的體系中切換自如,若沒有經歷逆風期的勇氣,就不會有順風期的收穫。」
按照近五年單位淨值創新高次數排序,且2022-2024年三年間有兩年收益為正,當年內修復當年最大回撤,有三位基金經理表現比較突出,分別是董辰、徐彥、周雲。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2025年10月24日
截取近五年產品業績走勢,並增加過往績優基金經理姜誠、楊金金、劉旭來做對比。

數據來源:Choice,業績區間:近五年(2020年10月24日-2025年10月24日)
從近五年的業績走勢看,姜誠管理的中泰玉衡價值在2021年三季度至2025年2月走出了獨立行情,回撤均收斂在-17%以內,淨值創新高次數不算多,淨值曲線比較平穩。
楊金金在2020三季度之后的兩年,淨值走勢與董辰趨同,但2022年三季度之后淨值進入震盪期,2022、2023年沒能取得正收益,淨值創新高次數減少。
董辰管理的華泰柏瑞富利表現最好,近五年收益超150%,近五年的單位淨值有110次創新高。
碩士畢業於上海理工大學金融學的董辰,在加入華泰柏瑞前,曾在長江證券任煤炭行業首席分析師。
2020年6月加入華泰柏瑞后,先后任投資研究部高級研究員、研究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助理,研究行業覆蓋有色、鋼鐵、煤炭、軍工、機械、電力設備、新能源等領域,繼續在周期和製造類板塊積累。
據Choice數據統計,董辰目前在管基金10只,總規模233.06億元。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其代表產品華泰柏瑞富利自2020年7月接任以來,任職總回報152.36%,任職年化回報19.32%,今年以來收益20.24%。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2025年10月24日
董辰是一位「性價比捕手」,在投資過程中他會先把股票分為兩大類:金融周期板塊和非金融周期板塊,然后分別採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評估公司質量、景氣度以及成長空間三個維度,再得出股票的性價比。
性價比降低就減倉、性價比上升就加倉,讓整體組合處於最高性價比狀態。
從周期入行的董辰,在實操中依然偏愛周期股,尤其是對有色金屬、房地產、鋼鐵、機械設備等偏價值風格的行業,董辰基本能準確把握其周期行情。
2020年底接手華泰柏瑞富利后,董辰將重倉行業調整到傳統的製造和周期產業,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重倉持有赤峰黃金、山東黃金,合計佔基金淨值比約為7%。
次年董辰陸續增加對黃金股的配置,中金黃金、山金國際、山東黃金等黃金股,長期位於前十大重倉股之列。
像董辰這樣敢於重倉黃金股並獲得不錯的投資收益的基金經理,並不多。
從2024年開始,董辰開始逐步減持黃金股,截至2025年一季報,華泰柏瑞富利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不再有黃金股,取而代之的是鋼鐵、地產、醫藥、電力等行業,持股比較均衡。
據最新披露的中報看,董辰對黃金股止盈力度極大,僅中金黃金在2025上半年就被減持2531.46萬股,截至二季度末,持倉市值約為912萬。
今年以來在金價不斷新高的路上,黃金股也持續走高,董辰顯然錯過了這一波黃金走勢,但這也符合董辰對自己組合的嚴格要求。
董辰説,「周期比較逆人性,追漲殺跌的心態很難在周期上賺到錢。
尤其是周期投資,往往很難在股價高點看到一些決定性的利空出現,更多是看到推動股價漲到高位的利多因素,所以投資得打一些提前量,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貪心,不要吃最后一口,吃最后一口大概率會留下來買單。」
這與強調不參與泡沫的徐彥,在回撤控制上的想法一致,在實際投資中,徐彥的回撤管理不錯。
其代表產品大成競爭優勢,在二次任期內最大回撤-16.7%,主要是在2022年一季度,核心資產泡沫破滅市場普跌中造成的,一年內修復就最大回撤,后在2023、2024,以及今年均取得了正收益。
據Choice數據統計,徐彥目前在管基金8只,總規模233.06億元。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其代表大成競爭優勢自2019年底重新接任以來,任職總回報125.78%,任職年化回報14.93%,今年以來收益15.92%。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2025年10月22日
徐彥我們跟蹤了很久,也詳細分析過很多次,比起方法論,徐彥與時俱進的心態,讓投資者對「價值投資」的認知有了一些改變。
徐彥是一位堅定的價值投資者,但他不簡單地將價值投資等同於低估值投資以及長期持有,而是要關注處在時代變化中企業的變化。
所以,從他的過往持倉中可以看到,其行業配置分散,幾乎涉及過絕大部分申萬一級行業,偏好傳統行業,但對單一行業的配置不會很高,並且科技行業是他持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這也使得他的組合彈性要高於劉旭,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也好於劉旭。
徐彥最有價值投資的一面,體現在對於資產買入價格的嚴格控制。
最典型的就是徐彥今年3月的新發基金,因為空倉被持有人追着罵……
其實面對今年由熱烈的敍事股所帶動的市場,對於這些高度追求安全邊際的投資人來説,的確沒那麼容易下手。
徐彥也在季報里解釋:「幾年前,股市里有為數不少企業價值被顯著低估的股票,現在環境則發生了巨大變化。」
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嫌貴」。
他也在中報中直言「有人覺得牛市剛剛開始,我覺得更大的挑戰剛剛開始。」
在真正瞭解徐彥后就應該能理解,他在管基金的首要紀律是安全,其次纔是收益,他適合底倉,不適合彈性。
因此拉長時間階段,除了回撤較大的2022年,徐彥每年的單位淨值創新高的次數比較平均,走出的是一條綿延向上的淨值曲線。
而東方紅資產的周雲管理的東方紅京東大數據近五年的業績走勢與徐彥管理的大成競爭優勢較為趨同。
但今年以來徐彥的業績走勢明顯好於周雲,直到9月以來,周雲業績反彈更強,從持倉看,是2024年三季度開始逐漸加倉的電力設備、消費電子開始表現。
回看兩人過去五年的重倉行業,差別較大;同時周雲的行業配置更加分散,重倉行業佔基金淨值比在10%左右;徐彥較為集中。
據Choice數據統計,周雲目前在管基金9只,總規模146.14億元。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其代表產品東方紅新動力,自2015年9月接任以來,任職總回報238.04%,任職年化回報12.79%,也是一位「雙十」老將,今年以來收益25.79%。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2025年10月24日
周雲資管生涯開始的2015年,正是A股典型的「槓桿牛市」,高槓杆使得很多中小盤股的股價脱離基本面;進入2016年,前期積累的估值泡沫和概念炒作風險集中釋放,主要市場指數迎來大幅調整。
彼時的周雲通過選擇持有低估值的優質公司,儘管一開始階段性落后市場,但事后看,周雲管理的東方紅新動力在2016年泥沙俱下的市場中取得了1.82%的正收益。
因此「逆向」成爲了周雲身上的第一個標籤,在他看來,逆向能夠獲得更好的買入價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給好公司過多的光環,判斷能更加客觀。
不過,任何一種方法論永遠行之有效,在2019、2020年的核心資產牛市中,周雲的「逆向堅守」,使其表現明顯落后於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
周雲找到了第二個標籤「趨勢」。
他説:「好的投資可能需要矛盾雙方的完美結合,既要有對公司內在價值的堅定判斷,也要尊重市場趨勢的發展過程;既要獨立思考、與衆不同,也要善於傾聽市場的聲音;既不能鼠目寸光,也不能好高騖遠。」
在覈心資產泡沫破滅之后,市場在震盪中下行可以説極度考驗人性,此時周雲過往均衡分散的組合構成,為產品淨值提供了安全墊。
「分散均衡的組合,不僅是行業分散,也包括風格、周期位置、風險暴露的分散。
所以,本質上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對標的未來的盈虧比進行客觀判斷;二是對不同的標的、不同的公司進行合理的倉位配置,讓組合整體處於有概率優勢的狀態。」
展望未來,相較於徐彥的為難,周雲認為,供給側改革長期勢在必行,底層資產的回報率會緩慢提升;即使未來市場還會波動,但我們已經邁向了新的時代,下一個十年值得更加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