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12:50
2025年,中國微短劇行業步入「融合+精品」發展階段。在經歷了「野蠻生長」期和「規模爆發」期之后,行業生態發展正加速從粗放式增長轉向高質量、深融合的內涵式發展新階段。
短劇行業概況
短劇,通常指一種單集時長極短、總集數較多、劇情高度濃縮、並通過付費解鎖模式進行商業化的一種新型數字內容產品。微短劇的迅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其製作門檻相對較低,製作周期較短,使得更多的企業可以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同時,微短劇的內容形式更加靈活,可以涵蓋各種題材和類型,使得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觀看的微短劇。微短劇作為影視產業的新賽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
短劇行業發展政策
我國短劇行業政策體系已形成「規範+扶持」的雙輪驅動模式,通過內容審覈、製作支持、版權保護、出海拓展等多維度政策工具,推動短劇行業從野蠻生長向精品化、規範化、全球化升級。隨着政策持續完善與技術不斷進步,短劇行業有望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數字文化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短劇行業發展現狀
1.短劇市場規模
短劇作為新興的網絡視聽產品,憑藉「短、平、快、爽」的特點迅速成為影視產業發展的熱門賽道。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短劇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504.4億元,較上年增長34.9%。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達到677.9億元。
2.短劇用户規模
我國短劇用户規模龐大。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短劇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户規模達6.26億人,佔網民整體的55.8%。用户結構呈現全年齡段覆蓋特徵,18-30歲佔42.5%,為絕對主力,40-59歲佔36.7%,60歲以上達15.8%且持續增長,形成「銀發劇場」新場景。
3.短劇城市實力排名
國內城市積極搶抓微短劇發展機遇,呈現出「頭部引領、多城協同」的格局。北京以全國微短劇產值三分之二的佔比,穩居產業龍頭地位;鄭州和西安憑藉「日均百部開機」的規模化生產能力,共同構成了全國的「製作之都」;深圳則依託完整的出海產業鏈和眾多頭部出海平臺,被譽為「微短劇出海之都」。此外,杭州在「微短劇+文旅」領域表現亮眼,廣州的發行與流量運營能力突出,上海也憑藉其雄厚的影視產業基礎,成為產業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4.短劇相關企業註冊量
截至2025年10月,國內現存的短劇相關企業共有10.02萬家。註冊量方面,2024年全年註冊1.97萬家相關企業,較前一年有所下滑,但仍處於高位。今年以來,產業延續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前9個月新註冊的企業數量達到1.68萬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57%。從地域分佈來看,短劇企業主要聚集於一線城市,佔比接近四分之一,展現了顯著的產業集聚效應。
5.短劇行業重點企業一覽
中國短劇行業已形成從上游IP版權方(如閲文集團、中文在線),中游製作與分銷方(如華策影視、點眾科技),到下游平臺與渠道方(如抖音、快手、微信)的完整產業鏈。同時市場還存在許多像掌玩網絡、麥芽傳媒、九州文化等垂直類公司,它們也是推動市場繁榮的重要力量。
短劇行業重點企業
1.中文在線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56億元,同比增長20.40%,歸母淨利潤虧損2.2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5億元。上半年,公司數字內容授權及其他相關產品收入3.114億元,佔比55.95%,IP衍生開發產品收入2.374億元,佔比42.66%。
2.華策影視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電視劇、電影內容為核心主業,覆蓋動漫、版權運營、國際新媒體、短劇、運營商業務(視頻彩鈴等)、藝人經紀等生態業務,戰略佈局算力業務的綜合性影視傳媒公司。公司長期堅持「內容為王、科技創新、華流出海、產業為基」的發展戰略,當前的收入來源主要為影視項目的投資、製作、發行及基於影視內容的衍生收益以及其他科技、創新、算力等其他業務帶來的收益。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115%,實現歸母淨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長65%。上半年,公司電視劇製作發行收入3.602億元,佔比45.59%,電視劇版權發行收入1.635億元,佔比20.70%。
3.芒果超媒
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微短劇戰略佈局加速推進,芒果TV大芒計劃上線微短劇1179部,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倍。公司秉持「精品化+劇場化」運營策略,通過整合芒果生態內多平臺分發矩陣,聯動站內外渠道,實現橫豎屏內容全覆蓋。自制橫屏精品短劇《姜頌》登頂貓眼5月短劇有效播放排行榜;《乘風》首個IP衍生微短劇《乘風2025之三十而勵》即將上線;《還珠》系列以及《橘祥如意》《新龍門客棧》等一系列長尾效應顯著的現象級IP將改編為短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64億元,同比下降14.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63億元,同比下降28.31%。上半年,公司芒果TV互聯網視頻業務收入48.83億元,佔比81.87%。
4.檸萌影視
自2014年於上海成立以來,公司致力於精品劇集的投資、研發、製作、營銷、發行、衍生等全產業鏈運營,並持續深耕電影和短劇等內容領域。公司積極佈局短劇製作,推出了《慶余年之帝王業》等「長短同題」的爆款短劇。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4.01億元,同比增長108.45%,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期內利潤人民幣1082.1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5.點眾科技
北京點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11年,是一家專注於移動端正版數字內容生產和分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營網絡微短劇以及網絡文學等業務,目前點眾科技旗下擁有「河馬劇場」、「繁花劇場」、「DramaBox」、「點眾閲讀」、「點眾文學」、「Webfic」等主要產品。2022年9月公司正式開展網絡短劇、微短劇業務試運營,充分發揮自有版權網絡文學IP優勢,實現了劇本改編、影片拍攝、內容宣發等一體化製作,打造出一批微短劇優質內容。
短劇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規範與扶持雙驅動
國家廣電總局通過「網標」制度、內容審覈分級及「微短劇+」行動計劃,構建了從備案到分賬的全鏈條支持體系。例如,2020年明確單集≤10分鍾為微短劇分類,2024-2025年推出「微短劇+文旅」「短劇+電商」專項補貼,浙江、江蘇等地對本地取景短劇給予30%拍攝成本補貼,北京、上海則通過税收優惠降低製作門檻,政策「規範+扶持」雙輪驅動為行業精品化轉型提供製度保障。
2.用户需求與市場增長紅利
中國微短劇用户覆蓋全年齡段——18-30歲佔42.5%為絕對主力,40-59歲佔36.7%,60歲以上達15.8%形成「銀發劇場」新場景;三線以下城市用户佔比65.1%主導下沉市場,海外美國下載量與收入領先(佔海外收入50%以上),東南亞、中東市場潛力顯著,人均單日使用時長101分鍾接近即時通訊應用,碎片化娛樂需求的高適配性催生巨大市場增量空間。
3.技術賦能與商業模式創新
AI生成劇本、配音、特效及虛擬製作技術降低單部製作成本至幾萬至數百萬元,提升工業化效率;商業模式從單一廣告植入、會員付費向「短劇+文旅」(如《去有風的地方》衍生短劇帶動雲南旅遊)、「短劇+電商」(直播帶貨聯動)、「短劇+遊戲」(互動敍事)等跨界融合拓展,頭部平臺如抖音、快手推出「短劇+電商」分成模式,ReelShort在北美實現內購收入1.3億美元,技術賦能與模式創新共同推動行業商業價值裂變。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遺漏與不足,歡迎指正!
中商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