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10:19
光伏板組件是一種利用半導體材料(如硅)將光能轉化為直流電的發電裝置。2025年,中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產能佔全球90%-95%,組件產能佔全球83%,形成顯著集羣優勢。
Part.01
產業鏈
中國光伏組件產業鏈上游為零部件及設備,零部件包括電池片、光伏玻璃、光伏膠膜、背板、鋁合金邊框、接線盒,設備包括激光切割機、串焊機、測試儀、層壓機、裝框機;中游為光伏組件組裝及測試;下游應用於光伏EPC、光伏電站、光伏應用等。
Part.02
產業鏈上游分析
1.光伏電池
(1)產量
中國光伏電池片龍頭企業憑藉着晶硅技術及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低成本先進產能持續釋放。目前,中國光伏電池片產能佔全球比重超90%。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電池片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電池片產量695.2GW,同比增長17.5%。2025年上半年,中國光伏電池片產量334GW,同比增長7.7%。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隨着光伏電池片落后產能退出,光伏電池產量增幅將放緩,預計2025年中國光伏電池片產量將達715.0GW。
(2)競爭格局
通威股份在2024年奪得電池片全年第一后,2025上半年出貨量仍穩居全球首位。中潤光能位居第二,作為行業深耕已久的老牌電池廠,憑藉靈活的產品佈局,精準覆蓋主流市場需求與細分領域。英發睿能上升至第三名,透過前瞻性的排產與經營策略,有效把握市場機遇,N型電池片出貨量更是於上半年達到全球前二。捷泰科技位居第四,作為最早進行技術迭代的廠家之一,其TOPCon產品穩固佔據市場份額,並在海外市場對TOPCon電池片需求激增下,成為海外客户的首選品牌之一。第五名為愛旭股份,近年來逐步將業務重心轉向組件領域,並專注於BC技術的發展。
2.光伏玻璃
(1)產能
「反內卷」政策導向下,行業企業積極響應,通過主動減產、優化產能結構等方式,加速產能出清進程,供需關係逐步改善。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玻璃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玻璃新增產能18400t/d,復產產能1350t/d,當年冷修停產產能22890t/d。截至2024年12月底,已投產產能152窯604線,產能120870t/d。其中,在產窯爐有102座窯457條線,在產產能為95190t/d,在產產能同比減少5.1%。
(2)重點企業分析
中國光伏玻璃行業呈現出「兩超多強」的競爭格局,信義光能和福萊特是絕對的龍頭,構成了行業的第一梯隊。南玻集團、旗濱集團、凱盛新能等企業也在不斷提升產能和市場競爭力,共同發展推動光伏玻璃行業的發展。
3.光伏膠膜
(1)需求量
隨着雙面組件、大尺寸組件的進一步應用和組件功率的不斷提升,平均每GW組件所消耗的封裝膠膜用量較上一年有所下降,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膠膜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組件產量約627.5GW,我國封裝膠膜的需求市場規模約56.475億平方米。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光伏膠膜需求量將超過60億平方米。
(2)競爭格局
2024年,光伏膠膜市場中福斯特銷量位居榜首,達28.1億平米,排名第一。斯威克依舊位列第二,銷量達6.55億平米。百佳年代躍居第三,銷量約為6億平米。
Part.03
產業鏈中游分析
1.產能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市場,我國光伏組件產能規模進一步擴大。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組件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組件產能達1156.5GW,同比分別增長25.7%。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光伏組件產能將達到1445.6GW。
2.產量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組件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達627.5GW,同比21.1%。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將達到753GW。
3.市場結構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組件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組件市場中,單面組件市場佔比為22.4%,雙面組件市場佔比為77.6%。隨着下游應用端對雙面發電組件發電增益的認可,雙面組件市場佔比遠超單面組件,成為市場主流。受市場需求因素的影響,未來雙面組件市場佔有率將進一步增長。
4.競爭格局
上半年,中國光伏組件市場中,頭部企業憑藉技術、品牌和渠道優勢進一步鞏固地位,但整體行業仍面臨盈利挑戰。企業們不再一味追求出貨量,而是在技術迭代(如BC、TOPCon)、市場開拓(尤其是海外高價值市場)和業務多元化中尋找新的平衡點和增長動力。從排名來看,晶科能源光伏組件出貨41.84GW,排名第一。隆基綠能和晶澳科技排名第二和第三,光伏組件出貨量分別為39.57GW和33.79GW。
5.企業潛力排行
當前行業整體受益於技術迭代加速與全球化產能佈局,頭部企業憑藉垂直整合與差異化創新鞏固優勢,政策驅動下N型技術滲透與儲能協同成為核心增長引擎,未來競爭將更側重於前沿技術商業化、低碳製造認證及新興市場本土化服務能力,然而產能過剩、貿易壁壘及原材料波動等挑戰仍需通過技術突破與全球化運營應對。
6.相關上市企業分析
目前光伏組件相關上市企業中,江蘇省數量最多,共14家。浙江省有11家,排名第二。江西省和上海市均為4家,並列第三。
Part.04
產業鏈下游分析
我國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佔比穩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的新階段,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太陽能光伏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2.78億千瓦,同比增長28%。2025年上半年,全國光伏新增併網2.12億千瓦。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太陽能光伏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87億千瓦,同比增長45%。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約11億千瓦,同比增長54.1%。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組件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諮詢服務。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遺漏與不足,歡迎指正!
中商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