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屢次爽約,但330億營收目標能否讓超微電腦「洗心革面」?

2025-10-27 18:41

超微電腦始終難逃波折。這家AI基礎設施企業雖持續預測將實現大幅增長,但2026財年卻再度迎來不利開局。不過有外國分析師認為,當前這隻AI概念股股價接近年內低點,而多數AI相關股票已飆升至歷史新高。

作者:Stone Fox Capital

開局不利

超微電腦幾乎把「讓市場失望」變成了一種「常態」。該公司最新發布的業務更新顯示,第一財季營收降至50億美元,且較分析師預期大幅低於15億美元。

這家AI服務器企業此前曾預測該季度營收將超過70億美元。儘管2025財年因會計醜聞讓業務備受衝擊,但超微電腦的年營收仍增長近50%,達到220億美元。

超微電腦對營收問題給出了明確解釋:營收規模實則已達標,只是部分收入被推迟至第二財季確認。該公司表示,本季度獲得了超過120億美元的設計訂單,但因客户要求更新設計,相關交付被順延至當前季度(即第二財季)。

這家AI服務器企業此次僅「少報」了15億美元營收,而120億美元設計訂單的延迟交付,恰恰説明市場需求極為強勁。管理層仍維持2026財年營收指引不變,預計全年營收達330億美元,同比增長50%。

在第一財季業務更新中,CEO Charles Liang表示:

「超微電腦新推出的AI液冷解決方案獲得了出色的客户響應,眾多核心客户正推進跨季度、大規模的部署計劃。我們看到客户需求持續攀升,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因此,我們重申2026財年營收至少達到330億美元的目標,且有望超出該預期。」

這位高管的表態實則暗示,儘管第一財季業績不及預期,超微電腦仍在搶佔市場份額。該公司將於11月4日正式發佈完整財報。

此外,超微電腦近期宣佈推出新業務線——「數據中心積木式解決方案(DCBBS)」。這項新方案能為客户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務」:在產品發貨至數據中心前,就已完成服務器、存儲設備、管理軟件、液冷系統、網絡設備及電氣組件的集成,幫助客户大幅縮短上線時間。

有人不禁猜測,部分設計訂單被推迟至第二財季確認,或許是爲了藉助這項新產品的優勢。

估值差距

經歷此次股價下跌后,超微電腦市值僅降至280億美元。而該公司預測2026財年營收將保持強勁,達330億美元以上——這意味着其當前股價對應的「遠期市銷率(按銷售額估算)」已低於1倍。

受此前會計醜聞影響,投資者對超微電腦股票的興趣本就有所下降。與此同時,其他AI基礎設施企業如Celestica、Vertiv的股價卻一路上漲,估值倍數大幅高於超微電腦。

目前Vertiv的遠期市銷率接近6倍,而超微電腦則低於1倍。2024年初,這兩隻股票的估值倍數還處於相近水平;如今,得益於更穩定的業績表現,Vertiv的遠期市銷率已接近10倍——儘管該公司最新公佈的第三季度營收增速僅為30%。

除了會計問題和頻繁的季度業績不及預期(如本次第一財季),超微電腦還受困於低毛利率。該公司2025財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僅為9.6%;而天弘電子儘管毛利率也僅12%、營收增速21%,其市銷率仍被推升至更高水平。

相較於天弘電子、Vertiv專注於傳統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超微電腦聚焦於「超大規模AI工廠」所需的服務器機櫃,因此具備更高的增長潛力。若該公司能實現預期業績,毛利率有望突破當前14%-17%的目標區間,進一步提升。

在此前的研究中,基於2026財年330億美元營收的假設,超微電腦的每股收益預計可達4.33-6.82美元。回顧2024財年,當超微電腦營收僅為150億美元(不足2026財年目標的一半)時,其毛利率已達到14%。

當然,超微電腦面臨的最大風險仍是「持續未達財務目標」——就像本次第一財季業務更新那樣。該股去年曾跌至20美元以下,並在30美元左右徘徊許久;若下一季度業績依舊疲軟,這種情況很可能再次發生。

總結

對投資者而言,核心信息在於:超微電腦因公司內部問題(會計醜聞、業績波動)導致股價被嚴重低估,而其最大的投資機遇,在於未來與其他AI基礎設施企業的估值差距有望收窄。

事實上,超微電腦本身具備更快的增長速度——一旦該公司解決業績確認問題,讓重大設計訂單轉化為實際銷售額,重新迴歸穩定增長軌道,其估值倍數理應獲得提升。 $超微電腦(SMCI)$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