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泰航空「重大訂單」,預示香港旅遊業趨勢?

2025-10-27 17:47

據彭博社、國際旅業媒體《旅行與旅遊世界》(Travel And Tour World)報道,中國香港國泰航空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近期透露,公司正與股東商討未來十年的新一批飛機「重大」訂單,目前處於談判階段。他表示,國泰航空將需要更多單通道噴氣機、區域寬體機及貨機,以滿足自下一個十年起業務擴張的需求。

國泰航空向觀察者網迴應稱,該筆「重大」訂單屬於公司於2024年公佈的「未來數年投資超1000億港元(約合915.16億元人民幣),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計劃的一部分。具體採購方向包括:引進波音777-9寬體機強化北美、歐洲等長途航線;通過窄體機拓展亞太及中國內地市場;採購空客A350F貨機以提升貨運效率。

《旅行與旅遊世界》在報道中指出,該筆訂單將持續支持國泰航空對機隊的投入,從而配合香港旅遊業及香港國際機場的發展。同時,機隊擴充將有助於國泰航空加密香港樞紐與全球主要城市之間的航線網絡,鞏固其在亞洲航空市場的主導地位。

報道提到,國泰航空將此次預期的飛機訂單定義為「鉅額採購」,並視其為未來十年機隊戰略的開端。該戰略的前半階段已落實,當前重心轉向后半階段的發展規劃。這一大規模投資也反映國泰航空致力於提升旅遊業服務水平和運營能力的決心。

據媒體報道,國泰航空是中國香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航空集團,佔據本地航空市場半數以上份額。其業務高度依賴跨境旅行,主要承接由香港進出及中轉至全球各地的旅客,是典型的樞紐型航空公司。

在業務巔峰時期,國泰航空及其附屬公司共運營239架飛機,通航全球35個國家及地區的119個航點(加上代碼共享聯結54個國家共255個目的地),包括中國內地26個目的地,曾位列全球第八大國際客運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向觀察者網提供的資料顯示,2024年8月,國泰集團承諾在未來七年投資超過1000億港元,配合其積極發展的策略,進一步提升顧客體驗,並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落成,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該項投資涵蓋機隊更新、客艙產品升級、貴賓室改造、數字化轉型及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

具體來看,2024年8月,國泰航空宣佈訂購30架空客A330-900型客機,並保留額外增購30架的選擇權。這款區域寬體客機預計自2028年起陸續交付,將主要執飛亞洲區域航線。連同該筆訂單在內,國泰航空未來將接收超過100架新一代飛機,並可選擇額外增購逾80架,涵蓋窄體客機、區域與長途寬體機及大型貨機。

此外,國泰航空還計劃在未來三年推出多款全新機艙產品,以及積極推進貴賓室升級。例如,香港國際機場「逸連堂」貴賓室經重新設計后已重新開放,北京全新旗艦貴賓室已於2025年8月啟用,紐約的首個專屬貴賓室則計劃於2026年揭幕。

2025年8月,國泰航空宣佈新增14架波音777-9訂單,使該機型總訂單量達到35架。這些配備最新客艙技術的長途旗艦機型將與空客機隊共同構建「雙供應商」運營結構,提升運營彈性,持續強化國泰航空高端服務護城河。

《旅行與旅遊世界》分析指出,香港一直是亞洲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隨着當地旅遊業持續復甦,國泰航空戰略性擴充機隊,將與香港協調旅遊發展框架相協同——該框架旨在提升香港的國際旅遊吸引力與通達性,推動其成為全球旅遊發展中心。

目前,國泰航空運營着飛往北美、中東、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等地的航班 ,每周近300個往返航班,覆蓋中國內地20多個城市。  

從公開的數據上看,國泰航空這幾年的盈利能力並不低:2023年,淨利97.9億港幣(約合89.6億元人民幣);2024年,淨利98.88億港幣(約合90.49億元人民幣);2025年上半年,淨利36.51億港幣(約合32.59億元人民幣)。

《旅行與旅遊世界》的報道認為,國泰航空的擴張也將支持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發展。得益於香港位於亞洲中心的地理位置,更大規模的機隊將有助於吸引來自歐洲、北美及亞太地區等遠距離市場的跨境旅客,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旅遊目的地的地位。

另據香港機管局公佈的數據顯示,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全面啟用后,香港國際機場整體運力將增加50%,每年可處理1.2億人次客運量和1000萬噸貨運量。這對國泰航空來説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此外,2025年的旅遊旺季,國泰航空每周運營超過300對航班往來香港與內地的23個航點。國泰航空還曾多次強調加碼中國內地市場。

不過,有分析指出,國泰航空未來要保持整體的持續增長仍面臨多重挑戰。

例如,隨着全球航空運力逐步恢復,區域航線競爭日趨激烈。同時,潛在的新關税政策可能影響跨境電商貨運需求,對國泰航空的貨運業務增長構成壓力。此外,新飛機採購成本高,交付時間與數量存在不確定性,后續運營及維護成本亦不低。若未來市場需求出現波動,或油價大幅上漲,公司將面臨較大的運營壓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