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17:40
三大運營商日前相繼發佈2025年前三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傳統通信業務營收均呈現個位數增長特徵,淨利潤增速顯著高於營收增速。「利潤增速跑贏營收」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算力、量子、安全等戰略性新興業務的高速增長。這些業務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新定義着運營商的增長邏輯,並驅動它們以「科技創新巨頭」的新姿,奔赴數字經濟的主戰場。
錨定戰新業務
打造增長主引擎
在傳統業務市場日趨飽和、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狀態下,尋求「第二增長曲線」成為三家運營商共同的核心命題。如今,以算力、AI、量子、安全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業務,強勢崛起為驅動整體利潤健康增長、優化收入結構的新引擎。
中國電信前三季度的戰略性新興業務表現搶眼。其中,IDC收入達到275億元,同比增長9.1%;安全收入達到126億元,同比增長12.4%;智能收入同比增長62.3%,視聯網收入同比增長34.2%,衞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長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長134.6%。這種多元化、高價值的業務結構,為公司帶來了更強勁的利潤彈性和增長確定性。
中國聯通的「算網數智」業務已成為其堅實的增長支柱。通過將算力網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中國聯通不再是單純提供網絡連接,而是為客户提供「聯接+感知+計算+智能」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前三季度,中國聯通算力業務實現規模突破,聯通雲收入529億元。數據中心適智化改造成效明顯,數據中心收入214億元,同比提升8.9%。
中國移動雖未在財報中完全拆分所有戰新業務的具體收入,但其明確指出的「DICT業務保持良好增長」以及「AI直接收入實現高速增長」,足以印證其轉型的決心與成效。中國移動強化平臺化運營體系建設,深化戰客、商客客羣精細運營,推進AI+規模發展,進一步提升價值貢獻。
路徑分野
「新賽道」差異化競爭
在共同的「戰新」大方向下,三大運營商基於自身獨特的資源稟賦、歷史積累和戰略判斷,正塑造出日益清晰的差異化競爭標籤,在更細分的科技賽道上構築各自的護城河。
中國電信敏鋭地捕捉到數字經濟時代對安全的極致需求,通過構建覆蓋「雲、網、邊、端、用」的一體化安全能力體系,其雲堤、量子密話等產品已成為行業標杆。特別是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電信利用其遍佈全國的光纖網絡資源,在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的建設和應用推廣上取得了先機。量子計算方面,實現量子計算真機部署、雲平臺應用、量子信息教育三大應用場景產品化,落地多個重大項目。量子測量方面,加速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產品化市場化應用,低空探測、勘探等典型場景應用需求旺盛。今年上半年,中國電信量子通信用户規模就突破600萬,服務政務、金融、能源等領域超3000家行業客户。
中國聯通旗幟鮮明地將「算力」作為其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全面推進算力與網絡的深度融合與協同聯動,實現全域異構算力的統一納管和高效供給;建設了超大規模的智算集羣,全網算力超過30EFLOPS,部署IDC超百萬機架規模,接入風、光、水、儲綠色電力系統,持續提升算效、能效與碳效水平;持續建強算力智聯網AINet,業界首次成功驗證超1500公里、千億參數大模型,跨域異構混訓的實踐。無論是智能製造中的實時渲染,還是遠程醫療中的影像分析,中國聯通的算力正成為賦能產業升級的「底座型」基礎設施。
中國移動則通過構建通用化的AI大模型平臺和能力,致力於實現AI的規模化賦能。中國移動通過提升AI+產業能級、擴大AI+信息消費、增強AI+民生福祉、提高AI+治理效能,加快AI規模化、商業化發展,推動AI賦能千行百業、惠及千家萬戶、服務千城萬村,其推出的「AI+DICT 項目」落地超3000個,核心不是簡單交付系統,而是深度參與行業運營。截至2025年10月,其「AI+」生態聯盟已篩選出120個高價值解決方案,向全行業推廣,帶動聯盟內企業平均營收增長35%。下一步,中國移動將全面升級「AI+」行動計劃,未來三年,將在人工智能領域總體投入要翻一番,建成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智算基礎設施,探索十萬卡智算集羣建設,國產智能算力規模突破100 EFLOPS。
價值重估
向「科技巨頭」轉變
戰新業務的超預期表現,其意義遠不止於財報上的幾個百分點。它正在資本市場和公眾認知層面,引發一場對運營商價值的深刻重估。隨着AI、算力等業務的收入佔比和增速持續提升,運營商的成長內核已然改變,從傳統運營商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轉型,變身科技服務公司。
首先,潛心攻關,成為科技創新引領者。中國電信牽頭承接量子通信領域國家「科技創新2030」項目,2025年5月全球首發QKD與PQC的分佈式密碼體系,為量子通信領域塑造了創新技術融合的新範式。截至目前,中國電信已參與量子領域國內外各級標準研製30余項,主導國際標準研製6項,主導國家及行業標準研製10余項,量子通信科研成果不斷涌現。中國移動提出業界首個5G-A通感一體技術體系,牽頭5G國際標準數量居全球運營商首位,擔任3GPP全球首個6G標準項目聯合報告人,有效專利總量超1.7萬件。中國聯通在下一代互聯網領域,完成全球首例超3000千米廣域無損傳輸驗證,牽頭籌建下一代互聯網創新聯合體,在衞星互聯網方面完成了全球首個NR NTN(5G寬帶非地面網絡)低軌衞星在軌試驗。
其次,角色轉變,變身「數字科技綜合服務商」。運營商正從基礎設施提供者,轉變為數字經濟「賦能者」和「共創者」,成為國家「新基建」和「數字中國」建設的國家隊和主力軍,憑藉其在算力、AI等領域的佈局,與中國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深度綁定,戰略價值日益凸顯。中國電信以第一科技「息壤」為核心,構建完成智能雲體系,基於雲網融合提供「算力+平臺+數據+模型+應用」一體化的智能雲服務,加速推動業務融智升級,推出80多個行業大模型和30多個智能體應用,服務行業客户超2萬家。中國聯通持續深化數智融合、數實融合,推動5G、AI與工業互聯網深度結合,賦能千行百業全面升級,5G虛擬專網累計服務客户超過2萬個。中國移動已實現 Al+產品族全領域煥新,智能體服務全場景覆蓋,當前AI+產品用户數累計超2.1億,「靈犀」智能體月活用户超7000萬。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面向「十五五」,運營商在算力基礎設施、人工智能應用、數據要素市場等領域的戰略地位將愈發重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三大運營商要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攻關實現由「運營商」向「科技創新巨頭」的華麗轉身,加速轉型科技創新引領者。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