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自然堂等多家企業啟動IPO 美粧品牌進入「戰略窗口期」

2025-10-27 17:07

2025年以來,美粧賽道迎來上市潮,林清軒、谷雨等多家企業啟動IPO。 

前不久,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然堂」)向香港聯交所遞交IPO申請,華泰國際與瑞銀集團擔任聯席保薦人。自然堂的這一動作,標誌着繼林清軒之后,又一家頭部國貨美粧企業正式開啟港股上市進程。作為中國第三大國貨化粧品集團,自然堂的上市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折射出國貨美粧行業在政策紅利與市場競爭中的成長軌跡。

自然堂毛利率持續增長

自然堂的崛起,始於一句深入人心的「你本來就很美」。自2001年創立以來,其以「喜馬拉雅、東方美學、科技領先」為特色,依託自主研發的核心成分(如喜默因、藍科雪及航天員參酵母),將東方護膚理念與現代科技結合,逐步成長為消費者熟知的國民品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3年至2024年,自然堂主品牌連續12年以零售額計穩居國貨化粧品品牌前兩名,展現出穿越行業周期的韌性。 

從核心財務表現來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自然堂實現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42.92億元、44.42億元、46.01億元、24.48億元,后三期對應的增速分別為3.48%、3.58%、6.42%;淨利潤分別為1.47億元、3.03億元、1.90億元、1.91億元,后三期對應的增速分別為105.66%、-37.22%、7.02%。 

附表:自然堂業績情況

來源:Wind

來源:Wind

報告期內,自然堂的毛利率分別為66.5%、67.8%、69.4%、70.1%。 對於毛利率的大幅增長,自然堂表示,主要是由於來自在線渠道的收入貢獻增加,策略性地增加具有相對較高毛利率的產品銷售,以及成本管理措施導致所使用的原材料、消耗品、製成品及在製品減少所致。 

另外,從品牌創收角度來看,「自然堂」作為公司主品牌,報告期內分別為公司貢獻總收入比例的94.6%、95.9%、95.4%、94.9%,系其主要收入來源。

在化粧品行業,主品牌收入佔比超過90%的企業並不在少數。一般而言,只有主品牌強勢,企業才能快速集中營銷、研發、渠道等資源,快速提升品牌認知度和市場份額,帶動公司整體營收和利潤的增長。不過,雖然強勢的主品牌優勢是化粧品企業初期成功的關鍵, 但長期來看,主品牌佔比過高也存在着品牌增長的天花板明顯、抗風險能力較弱,以及結構性估值受限等弊端。因此,構建多品牌矩陣、降低對單一品牌的依賴則是企業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爲了抓住市場擴張機遇,自然堂一直堅持發展多品牌戰略,並打造了多元化的品牌組合, 除了旗艦品牌自然堂,其還 打造了包括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4個品牌,提供涵蓋護膚、彩妝、個人護理、男士護理、兒童和嬰兒護理的全方位產品系列。 目前,其主品牌發展勢頭良好,其他品牌也在推進之中。 

自然堂擬通過上市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並優化資本結構,本次IPO募集資金擬用於加強銷售渠道DTC(直接面向消費者)能力,提升線上線下協同效應;豐富多品牌矩陣及品牌曝光度;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並擴大產品組合;加強會員管理、供應鏈管理及銷售管理方面的數字化能力;生產設施的運營及升級,增強自主生產能力並增進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及可控性;擴大海外市場業務、建立國際品牌知名度並提高海外市場滲透率。 

中國美粧品牌的「戰略窗口期」

自然堂的上市,恰逢中國化粧品行業的黃金發展階段。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化粧品產業首次被納入其中,規劃明確提出要「率先在化粧品等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與此同時,工信部發布《消費品工業數字「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並將化粧品行業作為重點領域,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核心目標,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政策助力之下,「十四五」期間,我國香料香精化粧品行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行業不斷深化轉型升級,在技術創新、原料發展、產品質量、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根據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化粧品行業市場規模從2023年開始已經連續兩年超過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化粧品消費國市場, 2024年國貨品牌佔國內市場的比率由52%上升至55%,中國美粧品牌正式進入打造世界級品牌的「戰略窗口期」。 

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前五大國貨化粧品集團合計市場份額僅約10.1%,這意味着,儘管頭部企業已形成一定規模,但行業集中度仍較低,市場格局未定,為國貨品牌提供了擴張機遇。另據ExplodingTopics預測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美粧行業規模預計將突破6770億美元。 

在政策助力之下,化粧品行業快速發展,諸多企業實現快速增長。自然堂的IPO也並非孤例, 2025年以來,美粧賽道迎來上市潮,林清軒、谷雨等多家企業啟動IPO或完成上市,其中,中信證券(600030.SH)、中信建投(601066.SH)等頭部券商扮演了關鍵角色,保薦了涵蓋護膚品牌、單品牌店、原料商、代運營及香水代理等產業鏈諸多環節的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9月以來,中信證券已連續發佈了8份美粧行業的深度報告,且均給出維持「強於大市」評級。中信證券美粧團隊在10月21日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指出,從全球經營概況來看,僅歐萊雅等少數公司實現低個位數增長,資生堂、愛茉莉太平洋利潤優化但銷售承壓,雅詩蘭黛、拜爾斯道夫仍處調整期,科蒂考慮出售資產。 在短期視角下,國際品牌中國區的經營波動給國貨提供了更好的成長空間,尤其在國貨布局更少的高端美護賽道。同時,美粧行業具備「高頻+高復購+高毛利」的特徵,現金流模型優於其他消費賽道,資本市場更能為其提供更高的估值溢價。

國貨美粧紛紛上市

由中信證券保薦的林清軒成立於2003年,聚焦抗皺緊緻類護膚品市場,並長期致力於旗艦品牌林清軒提供基於天然、山茶花成分的高端護膚改善方案。 按全渠道總零售額計,其山茶花精華油自2014年以來連續11年於所有面部精華油產品中位居全國榜首。 另據灼識諮詢的資料,2024年,按零售額計,林清軒在中國所有高端國貨護膚品牌中排名第一。

招股書顯示, 截至2024年末,林清軒擁有188個SKU, 包括精華油、面霜、爽膚水及乳液、精華液、面膜、防曬霜等品類, 20 22年至2024年,林清軒實現的營收由6.91億元躍升至12.1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32.5%。 2024年,林清軒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78%增長至82.5%,毛利率水平已超過同期為69.6%的珀萊雅、73.74%的貝泰妮、74.70%的華熙生物

今年3月,廣州本土護膚品牌谷雨與中信建投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並向廣東證監局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報告,正式啟動了A股IPO進程。 天眼查顯示,谷雨創立於2010年,自其創立至今,谷雨已成功進行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鼎資本、頭頭是道、創新工廠、凱輝基金等。其中,2021年9月的B輪融資中,谷雨獲得凱輝基金與創新工場過億元人民幣投資;2024年7月,其在B+輪融資中獲得廣州廣開聚盈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投資,這是其IPO前最后一筆融資。 

附圖:谷雨的融資歷程

來源:天眼查網站

來源:天眼查網站

據谷雨官微發佈的數據顯示,谷雨銷售額年年攀升,2021年至2023年分別突破10億元、22億元、35億元,2024年其商品交易總額已突破50億元。 

對於美粧行業的發展,中信證券表示,作為可選消費,美粧行業存在較強的周期性,源自宏觀周期,產業周期,渠道、成分、概念周期等,同時作為充分競爭,高度依賴「人才」要素的領域,各美粧公司也存在強管理周期。 中信證券指出,疊加美粧行業所處的存量整合、國產替代、出海萌芽大環境,美粧行業會持續存在結構性機會。

自然堂的港股IPO,是國貨美粧從「本土崛起」向「全球佈局」邁進的一個縮影。 儘管其仍面臨主品牌依賴、多品牌戰略落地等挑戰,但其上市所募資金將用於強化DTC能力、提升研發及供應鏈、拓展海外市場等方向,或為長期增長注入新動能。 

在政策支持、消費升級與資本助力的三重驅動下,中國美粧品牌正站在世界級品牌的「戰略窗口期」。 無論是自然堂、林清軒還是谷雨,其上市不僅是企業層面的突破,更承載着國貨美粧從「本土龍頭」邁向「全球品牌」的集體期待。未來,能否在保持主品牌優勢的同時,成功構建多品牌矩陣、提升國際競爭力,將成為影響行業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