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海研究 | 晨會紀要20251027

2025-10-27 14:45

(來源:東海研究)

證券分析師:

陳芯楠,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5090001

劉思佳,執業證書編號:S0630516080002

王洋,執業證書編號:S0630513040002

郵箱:wangyang@longone.com.cn

// 重點推薦 //

1.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精神學習

證券分析師:劉思佳,執業證書編號:S0630516080002

證券分析師:謝建斌,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2020001,liusj@longone.com.cn

投資要點:

事件: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后發佈了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

核心觀點:「十五五」定位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階段。會議公報對外部風險判斷偏謹慎,但內部優勢也同樣突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及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的要求下,未來綱要即使不設具體增速目標,但隱含的增速要求可能在4.7%左右。主要目標中科技及國家安全單列,重要性明顯提升。重點任務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性加強,新增「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科技突出「原始創新」以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擴內需強調供需的雙向互動,逆全球化衝擊下堅持對外開放。同時,會議公報也兼顧短期,強調「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四季度政策發力仍有空間。往后看,公報可以理解為「十五五」規劃建議的摘要,而《建議》一般在會后的一周內公佈,通常會在重點任務上有更明確的指示;更為詳細的《綱要》將在明年兩會上進行審議,會后公佈全文。

十五五規劃的定位,「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會議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啓后的重要地位。作為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承上啟下的階段,還承載着完成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改革任務(2029年)。

外部風險挑戰加劇,內部優勢也同樣突出。「十五五」時期面臨的環境是「深刻複雜變化」,「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相對於「十四五」來説對風險挑戰的強調更加突出。同時「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優勢也同樣突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新篇章」,對應了統籌發展和安全。

經濟增速目標存在合理要求。會議公報以及《建議》一般不公佈經濟增速目標,即使明年兩會公佈的《綱要》如「十四五」一樣,也不設具體五年的GDP增速目標,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及結合2035年遠景目標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即2035年國內生產總值較2020年翻一番來看,2026-2035年GDP年均增速不應低於4.4%。考慮到為「十六五」預留空間,隱含的增速要求可能在4.7%左右。

主要目標聚焦,科技及安全的重要性提升。相較於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十四五」目標用了700字以上來闡述,本次公報僅用了7句話來精簡概括了「十五五」的主要目標。其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突出了經濟提質發展的要求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為首次單列成為主要目標之一,突顯了科技發展的戰略優先級提升;「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也同樣為新增主要目標之一,反映了在外部環境變化的背景下,安全的重要性提高。

突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公報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重點任務中的排序提升到首位,深化實體經濟的根基作用。由「十四五」的「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調整為「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強調了航天以及交通產業的發展;相對於「十四五」,增加了「優化提升傳統產業」的表述;「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有發展需要,也有安全需要。

科技創新的戰略升級與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明確為引領發展的核心動能,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結合得更為緊密。此外,創新方面,強調「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前者指向更多地往源頭創新和顛覆性創新轉變,后者指向要在部分戰略核心環節避免被「卡脖子」。

以供需的雙向互動,深化擴大內需。公報指出,「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與「十四五」中「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的表述相比,更強調需求與供給的雙向互動以及平衡。

對外開放的層級提升。對外開放在重點任務中的排序由「十四五」的第九位大幅提升至第五位,體現出在複雜國際環境下更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內涵也提升爲「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在逆全球化衝擊下,出口產品上的高端化發展以及出口目的地上的多元化發展共同支撐了中國出口的韌性表現。此外,「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提升中國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影響力。

民生中提及房地產。關於房地產,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並未提及,后續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落在了擴內需暢通國內大循環篇章以及優化國土布局新型城鎮化篇章中,前者提到要推動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后者主要強調房住不炒。本次房地產在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中落在了民生這一欄,強調「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后續來看,舊改、保障房以及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好房子」或是重點發展方向。

兼顧短期,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本次會議同時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雖然2025年前三季度GDP累計同比已達5.2%,全年完成5%的目標難度不大,但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延續7月政治局會議精神,堅守底線思維不變。預計合計1萬億元的兩項財政工具落地后,貨幣政策上年內也仍有降準降息空間。

風險提示:對公報精神理解偏差的風險;國內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房地產下行壓力超預期;美國關税政策超預期。

2.把握科技主線,從基礎研究、基礎設施,到AI應用——資產配置周報(2025/10/20-2025/10/24)

證券分析師:王鴻行,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2050001

證券分析師:謝建斌,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2020001

證券分析師:劉思佳,執業證書編號:S0630516080002

證券分析師:張季愷,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1110001

聯繫人:陳偉業,cwy@longone.com.cn

投資要點

全球大類資產回顧。10月24日當周,全球主要股市反彈,A股表現突出。主要商品期貨中原油、銅、鋁上漲,黃金收跌;美元指數上漲,人民幣小幅升值,日元、歐元貶值。1)權益方面:創業板指 >科創50 >恆生科技指數 >深證成指 >恆生指數 >日經225 >滬深300指數 >英國富時100 >上證指數 >納指 >道指 >標普500 >德國DAX30 >法國CAC40。2)地緣政治局勢有所反覆,美對俄實施新制裁推升油價當周大幅反彈;避險情緒回落及技術性因素影響下,金價當周大幅波動,COMEX黃金期貨價格10月21日單日大跌5.07%。3)工業品期貨:南華工業品價格指數上漲,螺紋鋼、煉焦煤小幅上漲,水泥、混凝土小幅下跌;高爐開工率當周環比上行0.44pct;乘用車日均零售5.94萬輛,環比3.85%,同比-6.00%;BDI環比下跌3.8%。4)國內利率債收益率延續分化,全周中債1Y國債收益率上行2.82BP至1.4716%,10Y國債收益率上行2.40BP收至1.8486%。5)美債收益率震盪。2Y美債收益率當周下行2BP至3.48%,10Y美債收益率持平於前值,收於4.02%。6)美元指數收於98.9393,周上漲0.39%;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升值0.01%。

國內權益市場。國內權益市場:至10月24日當周,風格方面,成長 >周期 >金融 >消費,日均成交額為17815億元(前值21766億元)。申萬一級行業中,共有28個行業上漲,3個行業下跌。其中,漲幅靠前的行業為通信(+11.55%)、電子(+8.49%)、電力設備(+4.90%);跌幅靠前的行業為農林牧漁(-1.36%)、食品飲料(-0.95%)、美容護理(-0.09%)。

把握科技主線,從基礎研究、基礎設施,到AI應用。周期是經濟運行中常見的現象,通常會有商品周期、庫存周期、利率周期、房地產周期等,而科技進步對於長周期的影響深遠。在新一輪的人工智能為主導的科技變革中,從基礎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再到AI應用到各個領域,將成為未來投資的主線。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其中「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為首次單列成為主要目標之一。國內三季度GDP增速回落,基本在預期之內,而主要拖累來自於投資增速的下滑,包含服務在內的整體消費偏穩,出口也具備較強韌性。美國在引領新一輪的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從長遠競爭力的角度,以及"新質生產力"明確為引領發展的核心動能,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結合得更為緊密的背景下,國內的AI應用端前景更加廣闊。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好科技主線尤其是人工智能方向;看好黃金、有色等業績向好的方向;工業品充分反彈條件尚不具備,可提前配置資產負債表修復充分的行業龍頭。

利率與匯率。資金方面,税期走款平穩度過,存款季節性流出放緩,流動性充盈狀態延續。年內新型政策性工具將加速落地,對銀行間流動性整體正面影響為主。利率債方面,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帶動國債收益率普遍上行。基本面視角,利率債仍具防禦性優勢。短期需關注美聯儲議息會議、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及財政政策落地節奏。若談判結果與政策力度超預期,可能引發短期利率上行壓力。美債方面,中長期收益率先下后上,反映避險情緒由強變弱。市場對美聯儲近期結束量化緊縮QT預期強烈,與連續降息預期共振,推動周內短端收益率下行較多。短期內,中長端美債或延續震盪,短端受益於美聯儲寬松政策,仍具備下行動能。匯率方面,日元、英鎊、歐元等非美貨幣走弱,美元指數有所反彈,人民幣窄幅震盪。市場擾動短期歸於平靜,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7.10-7.20震盪。

風險提示:周度基金倉位為預估,存在偏差風險;關税政策存在不確定性;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國內價格走弱的影響等。

3.通脹超預期放緩,小步伐降息仍是基準情形——海外觀察:美國2025年9月CPI數據

證券分析師:劉思佳,執業證書編號:S0630516080002

聯繫人:鄧堯天,dytian@longone.com.cn

投資要點

事件:當地時間10月24日,美國勞工局在政府停擺背景下滯后發佈美國9月CPI數據。美國9月CPI同比3.0%,預期3.1%,前值2.9%;環比0.3%,預期0.4%,前值0.4%。核心CPI同比3.0%,預期3.1%,前值3.1%;環比0.2%,預期0.3%,前值0.3%。

核心觀點:美國9月CPI數據超預期放緩,主要受房租項目價格回落影響,成為當月通脹下行的主要拖累項,而能源商品價格則在9月繼續上漲。受關税影響較大的核心商品方面,同比增速保持在1.5%不變,藥品分項升溫較為明顯;核心商品環比則温和下降0.1個百分點至0.2%,主要受二手車價格邊際放緩推動。核心服務雖整體呈現降温趨勢,但醫療服務和娛樂在9月呈現升溫態勢,而運輸服務和住房則分別受高基數和高利率環境影響而回落。整體來看,我們認為9月通脹數據雖超預期放緩,但難以改變美聯儲的降息節奏,10月FOMC降息25bp或依然是當下主旋律。

食品和能源價格呈現「兩極」波動。食品價格邊際回落明顯,環比由前值0.5%回落至0.2%,其中家庭食品和餐飲服務環比均有大幅下滑,但從同比來看,食品分項增速均保持在高位,説明食品價格下降更多的是短期波動因素。能源商品價格依然上漲明顯,受美國煉油廠關停持續影響,汽油當月環比上漲4.1%,為通脹月度增長的最大拉動因素。能源服務通脹略有放緩,電力和燃氣價格均從高位回落。

關税對核心商品價格影響減弱。核心商品同比保持在1.5%不變,環比由前值0.3%小幅回落至0.2%。受關税影響較大的服飾和新車,環比增速略有放緩,均回落0.1個百分點分別至0.7%和0.2%。二手車成為當月價格跌幅最大分項,環比由前值1.0%下降至-0.4%,和曼海姆二手車價格指數依然保持一致,同時后續來看二手車價格或在低位持續震盪。醫藥用品價格反彈較為亮眼,同比由前值0.0%上升至0.7%,環比則由前值-0.3%回升至-0.1%,這或是由於在特朗普計劃藥品新關稅后促使美國藥商提前漲價。

住房市場價格繼續降温,但主要或受短期波動影響。房屋價格上漲明顯放緩,環比由前值0.4%下降至0.2%,但同比增速企穩,保持在3.6%不變。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受開學季和招聘季過去后,租房熱度降温影響,屬於短期擾動,后續隨着美聯儲降息引導住房市場利率下行,美國房市通脹或有企穩和反彈的空間。

娛樂和醫療服務邊際升溫明顯。娛樂項同比由前值3.6%上升至4.4%,環比由前值-0.2%上升至0.4%,對應紅皮書零售在9月回暖。醫療服務則繼續受醫療行業裁員影響,由於人手不足陷入被動漲價的情況,環比由前值-0.1%上升至0.3%。運輸服務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同比有所回落,但環比或受行業逐步進入補庫存周期而有小幅回升。

通脹數據鞏固美聯儲10月降息預期。美國9月CPI出爐后,美股上漲,美債收益率下跌,黃金走強。整體來看,美國9月通脹數據描繪了一幅通脹壓力仍然可控的圖景。但值得注意的是,9月通脹受短期波動影響較大,其一是家庭食品的短期波動;其二是住房價格在經歷8月大幅上行后9月迎來了明顯的邊際回調;其三是能源商品方面,煉油廠關停以及后續復產情況或給成品油價格帶來較大不確定性。結合桎梏的服務通脹,我們認為10月FOMC會議或難以進行超預期的大幅度降息,25bp降息依然是當下主旋律。

風險提示:美國關税談判不及預期導致通脹預期上行,美國經濟和就業下行超預期。

4.維諦技術三季報業績向好,關注海外液冷市場機遇——機械設備行業簡評

證券分析師:王敏君,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2040002,wmj@longone.com.cn

投資要點:

維諦技術發佈三季報,收入及訂單表現亮眼。公司2025Q3淨銷售額為26.76億美元,同比增長29%;其中,美洲、亞太地區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3%、20%。2025Q3公司有機訂單同比增長約60%,較2025Q2環比增長20%。受益於AI驅動的基礎設施領域需求,在過去的12個月內,維諦技術的有機訂單同比增長21%。2025Q3公司訂單出貨比為約1.4倍,未交付訂單量為95億美元。

盈利能力增強,后續進一步優化EMEA地區運營管理。維諦技術2025Q3營業利潤為5.17億美元,同比增長39%;調整后營業利潤為5.96億美元,同比增長43%。雖然部分區域面臨來自關税的壓力,但是得益於銷售額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以及製造和採購效率的提升,公司三季度調整后營業利潤率為22.3%,同比上升220個基點。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強精益管理,完成EMEA地區的管理團隊交接,並加速推進該地區的重構計劃,為迎接2026年下半年可能迎來的EMEA市場需求復甦做好準備。

關注行業需求蓬勃趨勢,增加投資。基於對行業發展的樂觀預期,同時為鞏固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領域的競爭地位,維諦技術正在戰略性地增加工程與研發投資,擴大生產能力。此外,通過收購,公司持續豐富在數據中心市場的產品組合和技術佈局,如收購人工智能軟件商Waylay NV、數據機架和機櫃公司Great Lakes等。維諦技術2025財年的資本支出預計約為2.5億美元,並計劃在2026財年進一步擴張,以支持后續的收入發展。

未來預期較為樂觀,維諦技術上調全年指引。由於未交付訂單儲備較為充裕,公司上調2025 財年全年關鍵指標的指引,將調整后稀釋每股收益從3.80美元上調至4.10美元,調整后營業利潤從19.9億美元上調至20.6億美元(以上數據均為指引中值)。

合作助力新一代數據中心落地,產業鏈協同發展。維諦技術是全球關鍵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領軍企業,為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工商業環境提供供電與製冷技術解決方案。其中,在製冷領域,公司不僅具有純液冷方案,還可提供融合多種冷卻技術的混合系統。隨着AI算力需求的提升,行業客户對供電和散熱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產業共研共創。2024年4月,維諦技術加入英偉達生態夥伴網絡,併成為解決方案顧問合作伙伴。2025年維諦技術推出適用於NVIDIA GB300 NVL72平臺的節能型冷卻和供電參考架構。英偉達先進的AI平臺與維諦技術在電力和製冷方面的技術相結合,將助力用户部署更高效的數據中心,更好地應對AI工作負載。

OCP大會於近期召開,谷歌公開其新一代CDU設計規範。在OCP大會上, HYPERLINK "https://xueqiu.com/S/GOOG?from=status_stock_match" 谷歌開源了其2MW冷卻液分配單元(CDU)的設計規範,這款CDU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熱管理和運營效率。設計規範的開源,使得更多CDU廠商可以基於此進行設計開發、製造和改進。除了組件組裝等供應鏈方面的信息,谷歌還公開分享了安裝和維護程序,以便於實現設備的快速部署。據OCP官網,維諦技術、世圖茲、臺達等發佈了基於谷歌Deschutes 5規範開發的CDU產品。

投資建議:在全球AI算力投資升溫、液冷需求蓬勃增長的背景下,中國液冷企業亦有望迎來出海機遇。關注英維克等。

風險提示:市場需求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海外業務拓展不及預期風險。

5.9月社零同增3.0%,關注政策加碼力度——9月社零報告專題

證券分析師:姚星辰,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3010001

證券分析師:吳康輝,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5060001,yxc@longone.com.cn

投資要點:

9月社零同比增長3.0%。2025年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971億元,同比增長3.0%,低於wind一致預期(+3.1%)。1)分地域:縣鄉市場活力較強,鄉村市場增速高於城鎮。1 >城鎮:9月消費品零售額35783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較上月環比降低0.3個百分點。2 >鄉村:9月消費品零售額6188億元,同比增速為4.0%,增速較上月環比降低0.6個百分點。2)分渠道:線上消費持續向好,實體零售經營較穩定。1 >9月線上消費持續向好。1-9月,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分別同比增長9.8%和6.6%,增速較上月環比+0.2和+0.1pct。從當月值來看,網上商品和服務同比+3.39%,環比+0.01pct。分品類來看,9月網上零售額吃、穿、用分別累計同比增長15.1%、2.8%、5.7%,較上月增速環比+0.1pct、+0.4pct、持平。2 >實體零售經營平穩。根據社零、網上商品及服務零售額推算,9月線下社零同比增長1.5%,較上月增速環比-0.5pct。

1)分商品及服務:餐飲增速回落至0.9%,商品增速維持穩健。1 >餐飲增速環比回落。9月社零餐飲服務總額4509億元,同比上漲0.9%,增速環比下降1.2pct。2 >商品零售增長穩定。9月社零商品零售總額37462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環比下降0.3pct。2)大類表現:消費政策效應邊際減弱,地產后周期類增速放緩,可選、必選、其他類增速環比改善。9月必選、可選、地產后周期、其他類零售額同比分別為+5.02%、+6.54%、+2.19%、+0.11%,增速分別較上月環比+0.27pct、+0.09pct、-1.07pct、+1.99pct。今年以來,在促消費各項政策措施共同作用下,商品和服務供給持續優化,消費需求穩步釋放,但隨着消費政策效應邊際減弱,需關注后續穩預期力度。

CPI同比下降,PPI同比跌幅收窄,PPI-CPI剪刀差縮小。2025年9月CPI同比下降0.3%(環比+0.1pct),主要受食品和能源價格下降影響。去掉食品、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0%(環比+0.1pct),漲幅連續5個月擴大,為近19個月以來漲幅首次回到1%。9月PPI同比-2.3%(環比+0.6pct),跌幅持續收窄,得益於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煤炭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行業價格同比降幅持續收窄,9月PPI-CPI剪刀差為-2.0%(環比+0.5pct)。1)分品類:食品類持續下行,非食品同比價格五漲一跌。1 >食品類:9月食品類價格同比下降4.4%,環比-0.1pct,其中豬肉和鮮菜為主要拖累項,分別同比-17.0%、-13.7%,影響CPI下降約0.26pct和0.35pct。2 >非食品類:9月教育文化和娛樂、衣着、醫療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務、居住和交通通信分別同比+0.8%(環比-0.2pct)、+1.7%(環比-0.1pct)、+1.1%(環比+0.2pct)、+2.2%(環比+0.4pct)、+0.1%(環比持平)和-2.0%(環比+0.4pct)。

投資建議:1)9月社零菸酒類同比+1.6%,白酒逐漸築底,當前白酒板塊基本面預期較低,風險釋放較為充分,關注行業持續調整后底部反彈機會。中長期來看,白酒行業競爭加劇,分化集中趨勢不變,頭部酒企在品牌壁壘和戰略升級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個股建議關注高端酒和區域龍頭。2)各電商「雙十一」活動已開啟,美容護理悦己屬性強,Q4有望迎來邊際改善;疊加國產替代化率不斷提升,優質國貨增長強勁,建議關注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核心龍頭企業表現。

風險提示:消費回暖不及預期風險;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競爭加劇的影響。

// 財經新聞 //

1.歐美10月製造業PMI初值均高於預期

美國10月標普全球製造業PMI初值為52.2,預期52,9月終值52;服務業PMI初值為55.2,預期53.5,9月終值54.2。歐元區10月製造業PMI初值 50,預期49.8,前值49.8;服務業PMI初值 52.6,預期51.1,前值51.3。

(信息來源:Wind)

2.白宮警告10月通脹數據或缺席

當地時間10月24日,美國白宮警告稱,受政府持續關門影響,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可能無法按計劃發佈10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若情況屬實,這將是自該指標設立以來首次出現「通脹數據缺席」的歷史性事件。

(信息來源:Wind)

3.央行將超額續作10月到期MLF

10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90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鑑於本月有7000億元MLF到期,央行10月MLF淨投放規模為2000億元,連續8個月加量續作。

(信息來源:央行)

4.證監會黨委傳達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證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強調,要緊扣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主線,進一步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持續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包容性、適應性和吸引力、競爭力。着力增強資本市場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加強長效化穩市機制建設。着力提升監管執法的有效性和震懾力,突出打大打惡打重點。

(信息來源:證監會)

5.央行黨委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央行召開黨委會議強調,要構建科學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系,把握好貨幣政策的力度、時機和節奏,充分釋放各項貨幣政策效能。動態完善貨幣政策框架,加強貨幣政策執行和傳導。拓展豐富中央銀行宏觀審慎和金融穩定功能,維護股市、債市、匯市等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信息來源:央行)

6.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議》提出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初步估計未來5年會新增10萬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未來10年將再造一箇中國高技術產業。注重新型城鎮化,預計「十五五」時期建設改造地下管網新增投資需求超過5萬億元。倡導積極的婚育觀,優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政策。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將有力有效破除各種市場障礙。

(信息來源:中國網)

7.中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經貿磋商

當地時間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中美經貿磋商。雙方以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為引領,圍繞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延長對等關税暫停期、芬太尼關税和執法合作、農產品貿易、出口管制等雙方共同關心的重要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磋商,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雙方同意進一步確定具體細節,並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

何立峰表示,中美經貿磋商成果來之不易,需要雙方共同維護。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落實好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和今年以來歷次經貿磋商成果,進一步積累互信、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推動雙邊經貿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美方表示,美中經貿關係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雙邊關係,美方願同中方通過平等、尊重的方式解決分歧、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雙方同意,將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充分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就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各自關切保持密切溝通,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造福兩國人民,促進世界繁榮。

(信息來源:新華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