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15:38
財聯社10月27日訊(編輯 黃君芝)在美國宣佈猴痘疫情結束兩年多后,加利福尼亞州近日又出現了3個互不相關的新病例。傳染病專家對此感到緊張不已,因為它們是由一種傳染性更強、更危險的病毒株引起的——分支I型病毒。
雖然分支I型和分支Ⅱ型兩種毒株都存在於中非,但根據衞生官員的説法,與導致2022年全球猴痘疫情以及美國持續零星聚集性感染的分支Ⅱ型猴痘病毒相比,分支I型病毒更有可能引起嚴重疾病,並且在歷史上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和更高的傳播力。
在2022年美國爆發的公共衞生緊急情況期間,記錄的3.2萬多例病例中,有58例確診死亡,死亡率為0.2%。而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衞生學院的數據,分支Ⅱ型病毒的死亡率在不到1%至4%之間不等,而分支I型病毒的死亡率在1%至10%之間。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等,之后可發展爲面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多數患者會在幾周內康復,但也有患者病情嚴重,也可能導致死亡。兒童、孕婦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羣感染風險更高。
從歷史上看,在西非和中非地區,這種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動物或家庭接觸傳播。而現在,主要病例都集中在男男性行為者中。
加州的三個病例都需要住院治療。根據加州公共衞生部(CDPH)的説法,這些病例表明,就像2022年的疫情一樣,該病毒正在男男性行為者社區中傳播。
對此,專家似乎尤為擔心。艾滋病醫學協會董事會成員、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傳染病學助理教授Joseph Cherabie表示,在美國發現更多I型猴痘病毒「只是時間問題」。
他解釋稱,加州過去也曾發現過I型猴痘病毒,但那例病例與一名近期去過非洲的個體有關。但據官員所知,以上三個病例近期都沒有旅行史。
Cherabie説:「作為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衞生人員,這讓我們有點不太能接受,因為這意味着我們不一定能檢測到,也沒有完全的檢測能力」。
考慮到尚未確定傳播媒介,他警告稱,「肯定還有更多的病例」尚未被發現。
不過儘管有所擔憂,但包括CDPH在內的公共衞生官員堅持認為,對公眾的風險仍然很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醫學教授Seth Blumberg表示,一個有希望的跡象是,到目前為止,死亡率似乎並不高,還沒有與感染有關的死亡報告。
不過,他特別提到,從以前的疫情中吸取到的教訓是,日常接觸不太可能是病毒傳播的方式。
「如果我們從2022年的疫情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日常接觸,以及通過衣服、共用衣服、或在地鐵里坐在同一個座位或類似的東西,都不太可能是傳播的途徑。你需要非常密切地接觸這些病變。這就是為什麼以前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通過性接觸。」他補充道。
傳染病專家的另一個擔憂是,如果這些病例被證明是更嚴重情況的前兆,聯邦政府可能會缺乏公共衞生支持措施。
特朗普政府執政以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今年接連出現裁員潮。這種混亂,加上目前的政府停擺狀態,意味着聯邦政府目前可能還不是一個可靠的公共衞生合作伙伴。
Cherabie説:「我們監測和測試分支特異性測試的能力,以及我們相互溝通的能力,以及最新的實時數據,已經被政府公共衞生能力的下降大大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