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貸款買金的「后悔了」!多家銀行發佈風險提示,釋放重要信號→

2025-10-27 15:14

(來源:中國商報)

轉自:中國商報

10月26日,老鋪黃金此前宣佈的年內第三次調價正式兑現。本次調價,老鋪黃金多款產品漲幅超20%。這也是老鋪黃金今年以來進行的第三次調價。

上周,因投資者獲利了結,加之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出現緩和跡象,削弱了市場避險需求,國際金價10周以來出現首周下跌。新的一周,金價延續跌勢,北京時間10月27日亞市早盤,現貨黃金跌破4070美元/盎司,跌幅達1.05%。

受國際金價下跌影響,國內部分品牌金飾克價一夜下跌17元。10月27日,老廟足金飾品最新報價為1211元/克,較前一日(1228元/克)下跌17元/克,較上周一(1258元/克)下跌47元/克;周大福報1223元/克,較前一日(1232元/克)下跌9元/克,較上周一(1262元/克)下跌39元/克;周生生報1223元/克,較前一日(1224元/克)下跌1元/克,較上周一(1262元/克)下跌39元/克。

老鋪黃金又調價

據老鋪黃金電商平臺報價,十字金剛杵1號(8.39克)調價后為18500元,較此前價差3500元,漲幅為23.33%;玫瑰花窗1號寶石款(14.8克)調價后為30610元,較此前價差6150元,漲幅為25.15%;點鑽葫蘆(7.39克)調價后為16750元,較此前價差2660元,漲幅為18.87%;太陽圖騰(8克)調價后為19500元,較此前價差3110元,漲幅為18.97%。

線下,老鋪黃金在全國範圍內再度引爆一輪搶購熱潮。

「明天就調價了,通宵排隊給老婆買點首飾,能省不少,值得。」10月25日,老鋪黃金正式入駐上海恆隆廣場。買到心儀首飾的上海市民鄭先生表示,他早在24日下午3點多就請假趕到恆隆廣場,成為等候隊伍中的一員。

官方信息顯示,截至10月25日凌晨2點30分,老鋪黃金恆隆廣場店10月25日可接待顧客人數已達到接待人數上限。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老鋪黃金收入為123.54億元,同比增長251%;經調整淨利潤為23.5億元,同比增長290.6%,營收和利潤均高增長。

關於業績增長的原因,老鋪黃金錶示,一是集團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形成的市場顯著優勢,帶來線上線下店鋪整體營收的大幅增長;二是產品的持續優化、推新迭代,支持了線上線下營收的持續增長。

此前,周大福也宣佈在10月底提高定價黃金產品的零售價格,大多數產品的提價幅度在12%—18%。

不過,在國際金價下跌的背景下,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老鋪黃金和周大福等頭部品牌在現貨金價下跌的背景下逆勢漲價,本質上是利用品牌勢能強化「黃金=保值」心智的定價策略。這種做法短期內可以提升單店營收與利潤,但長期可能固化消費者「黃金只漲不跌」的非理性預期,尤其在金融屬性與消費屬性疊加的市場環境中,易引發需求前置。

貸款買金的「后悔了」

「把生活費虧沒了」「一天跌光一月收益」「沒錢再補倉了」……近段時間,國際金價波動加劇。

10月20日,現貨黃金價格強勢上漲逾2.5%,並一度刷新歷史高點至4381.29美元/盎司,隨后「高臺跳水」,截至發稿,現貨黃金報4085.88美元/盎司,跌幅0.62%。

金價一路向下,貸款炒金的坐不住了。

在深圳工作的李女士,10月21日這天發現自己在某銀行的黃金積存賬户此前1個月積累的豐厚收益幾乎已經「回吐」殆盡,而且由於設置了自動委託加單,接連觸發新買入的黃金在短時間內出現了每克10元到30元不等的浮虧。

更讓李女士焦慮的是,她投入黃金市場的資金並非閒置儲蓄,而是來自兩筆消費貸款。

「僅前3天就虧了約3萬元,相當於2個月的工資,有點后悔重倉投入了。」李女士説。

此前,金價不斷衝高,催生了一批全情投入的「玩家」。他們全身心撲在炒金上,實時盯盤,追逐波動收益。更有甚者,不惜通過網貸、信用卡套現等方式借入資金,加槓桿入場。

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從多個渠道申請消費貸款。由於大部分平臺提供一個月的免息期,她的資金成本被大幅壓低。高峰時期,她投入黃金市場的貸款金額高達30萬元。「有時候每分鍾、每小時的行情波動,對於收益的影響差別都很大」。

在華南某地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林生(化名)抵押了老家的一套閒置房產,將貸款資金投入黃金市場。不僅如此,他還將收入和存款的一半換成了黃金資產。但目前這部分資金已被「套在山頂」。

銀行釋放重要信號

隨着近期貴金屬價格劇烈波動,多家銀行已發佈風險提示,呼籲投資者密切關注市場變化,理性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合理控制倉位,審慎作出投資決策。例如,蒙商銀行在10月25日發佈公告稱,近期市場不穩定因素加劇貴金屬價格波動,建議客户基於自身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購買黃金。

中國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機構也已明確發佈公告稱,若信用卡資金被用於黃金投資,違規者將面臨降額、限制交易,甚至封卡的處理。

此外,不少銀行持續上調黃金產品的投資門檻。中國銀行於10月15日起調整積存金產品的購買條件,按金額購買積存金產品或創建積存定投計劃時,最小購買金額由850元調整為950元,追加購買金額維持200元的整數倍不變。興業銀行則於10月21日起,調整積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業務按金額購買方式的購買起點金額,單次購買、新增定投購買起點由1000元調為1200元。

還有部分銀行已建立動態調整機制。10月24日,交通銀行發佈公告稱,為順應市場變化,自10月27日9:30起,該行貴金屬錢包積存計劃起點金額將調整為隨金價浮動的方式,積存金額需大於等於實時金價,且符合積存交易遞增單位要求(100元的整數倍)。

「今年以來,受地緣政治、美元走勢、央行購金等多重因素影響,金價波動顯著放大。銀行通過提高起點、設置浮動機制等方式,既是在保護投資者,也是在防範自身因客户‘非理性投資’引發的潛在糾紛。」某期貨公司貴金屬交易分析師表示,交通銀行作為近期首家公開採用該策略的大型國有銀行,其風向標意義不容忽視。

對於后續黃金價格走勢,多位專家表示,黃金長期配置價值值得關注,短期震盪風險猶存。

高盛認為,美聯儲降息壓低美債收益率的可能性、持續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元的低迷都表明,儘管金價可能會測試4000美元附近的支撐位,但金價在今年年底和2026年之前仍將繼續走高。高盛將2026年第一季度的金價目標定為4440美元,明年第四季度則進一步上調,從此前的4900美元上調至5055美元。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稱,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政治、軍事、經濟複雜多變,對國際金價仍有一定支撐。投資者要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基於自身風險偏好和投資需求,在資產配置中合理配置黃金及相關產品,理性控制投資倉位,不要盲目追漲殺跌。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理財建議)

中國商報綜合自澎湃新聞、財聯社、每日經濟新聞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