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13:20
截至2025年10月27日 13:07,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上漲0.90%,成分股康耐特光學上漲5.25%,藥明康德上漲4.98%,藥明合聯上漲4.89%,晶泰控股上漲3.94%,恆瑞醫藥上漲3.32%。恆生醫療ETF(513060)上漲0.91%,最新價報0.67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0月24日,恆生醫療ETF近半年累計上漲35.60%,漲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動性方面,恆生醫療ETF盤中換手13.46%,成交9.31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24日,恆生醫療ETF近1年日均成交17.12億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10月27日 13:07,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上漲0.30%,成分股君實生物上漲3.83%,榮昌生物上漲3.73%,恆瑞醫藥上漲3.32%,映恩生物-B上漲3.11%,四環醫藥上漲2.11%。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上漲0.44%,最新價報0.9元。
流動性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盤中換手12.59%,成交6296.43萬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24日,港股創新葯精選ETF近1年日均成交1.22億元。
消息面上,諾華製藥同意以每股72美元現金收購美國生物技術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溢價率達46%,交易估值達120億美元,預計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在10月26日上午的第十屆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曾任國家衞健委副主任的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教科衞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創新葯物研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曹雪濤表示,2025年,新一輪「創新葯物研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已正式啟動,該專項與上一輪新葯專項接續,擬在未來實現跨越式發展。
藥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28.57億元,同比增長18.61%;歸母淨利潤120.76億元,同比增長84.84%。國投證券指出,公司聚焦CRDMO核心業務,持續優化生產效率,推動業績高增長。小分子D&M管線快速擴張,商業化及臨牀III期項目合計新增15個,TIDES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1.1%,在手訂單穩健增長,泰興多肽產能提前建成,為后續放量奠定基礎。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醫藥行業三季度業績前瞻看,CRO(合同研究組織)、CDMO(合同研發與生產組織)等上游細分領域有望延續上半年業績向好趨勢,繼續表現亮眼;中藥、醫療器械、原料藥、藥店等板塊部分個股也有較為不錯的業績表現。同時,伴隨近期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大會的數據披露以及BD(商務拓展)交易的持續落地,相關創新主線值得繼續看好。
規模方面,恆生醫療ETF最新規模達68.19億元,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額方面,恆生醫療ETF近2周份額增長2.83億份,實現顯著增長,新增份額位居可比基金1/3。
資金流入方面,恆生醫療ETF最新資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長時間看,近10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2.03億元。
恆生醫療ETF緊密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提供一項市場參考指標,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經營醫療保健業務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恆生醫療保健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信達生物、藥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國生物製藥、石藥集團、京東健康、三生製藥、藥明康德、翰森製藥,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59.31%。
規模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最新規模達4.94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
份額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最新份額達5.51億份,創成立以來新高。
港股創新葯精選ETF緊密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旨在反映可經港股通買賣,業務與創新葯研究、開發及生產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中國生物製藥、信達生物、石藥集團、康方生物、三生製藥、翰森製藥、科倫博泰生物-B、再鼎醫藥、諾誠健華,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2.15%。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產品風險等級為: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爲準)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