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11:57
曾是「搖錢樹」的保時捷,銷售回報率已降至0.2%。
當地時間10月24日,德國大眾集團旗下保時捷汽車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銷售收入約為268.6億歐元,同比下降6%;經營利潤僅為4000萬歐元,較去年同期的40.35億歐元下降99%;銷售回報率大幅降至0.2%,去年同期則為14.1%。
其中第三季度的經營虧損更是達到9.66億歐元,去年同期的經營利潤為9.74億歐元,虧損超出分析師預期。
銷量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全球銷量同比下滑6%至21.25萬輛。在中國市場,前三季度銷量僅為3.22萬輛,同比下滑26%,較2021年9.5萬輛的峰值下滑近三分之二。
保時捷首席財務官約亨·布雷克納表示,「我們預計2025年將是保時捷的低谷,從2026年起將出現明顯改善。」保時捷預計2025年銷售回報率將為2%,遠低於去年的14%。
三年前,身為大眾汽車集團的搖錢樹,保時捷市值曾一度高達830億歐元,躋身歐洲市值最高車企。然而,面對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中國市場電動化轉型的競爭加劇等,保時捷業績持續下跌。自2022年上市以來,該公司市值已縮水約一半。
電動化戰略暫踩剎車
電動化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時捷電動汽車的銷售佔比大幅提升至35.2%。在所有交付的車輛中,純電動汽車佔23.1%,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佔12.1%。
但這一數據遠未達到保時捷在2023年提出的「2025年超半數新車電動化」的中期目標。面對業績巨大壓力,保時捷暫時為其電動化轉型踩下了剎車,轉而通過內燃機車型「回血」。
今年9月,保時捷官方宣佈推迟部分純電動車型的上市計劃,重新聚焦內燃機與混合動力車型。原定於2030年推出的電動平臺研發計劃也被重新規劃,「到2030年純電車型佔比超80%」的目標已被暫停。
此外,保時捷還宣佈終止了電池自產計劃,而相關重組措施為其帶來約2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4億元)的額外支出。
在中國這個關鍵市場,保時捷的銷量下滑趨勢持續已久。
自保時捷2021年在華創下9.5萬輛的銷量紀錄以來,其在華銷量已下滑近三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華銷量同期下滑26%,僅佔其全球銷量的15%。而此前,中國曾一度貢獻保時捷全球三分之一銷量。
布雷克納表示,對於曾經是保時捷及其母公司大眾主要利潤驅動力的中國市場,預計今年的銷量下滑趨勢將延續到2026年。
在另一重要單一市場——美國,保時捷也遭到了關税政策的重創。
布雷克納提到,美國進口關税將導致保時捷今年損失約7億歐元,由於保時捷將關税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未來幾個月保時捷在美國的售價將進一步上漲。
明年正式換帥
在此之前,保時捷剛剛宣佈換帥。其所面臨的業績壓力被外界認為是促成此次換帥的重要原因。
當地時間10月17日,保時捷宣佈任命邁克爾·萊特斯為保時捷新任CEO,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現任CEO奧博穆將在年底卸任后,繼續專職擔任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這一決定結束了奧博穆同時領導大眾汽車集團和保時捷的雙重角色。
這次人事變動標誌着一段特殊時期的結束。
奧博穆1994 年加入大眾集團,2015年10月起執掌保時捷,並帶領品牌實現多個突破。2022年保時捷在法蘭克福上市,成為大眾旗下盈利能力最強的品牌之一。
2022年9月,奧博穆接替迪斯出任大眾集團CEO,但同時他還繼續帶領保時捷。此舉引發包括工會和股東等在內的多方不滿,他們認為奧博穆無法兼顧兩個如此重要的職位,並多次公開要求奧博穆放棄雙重職位。
新帥邁克爾·萊特斯對保時捷並不陌生,且擁有豐富汽車行業經驗。他曾於2000年-2013年在保時捷任職13年,離任前負責Macan與Cayenne車型開發,深諳品牌精神。離開保時捷后,他先任法拉利CTO 8年多,主導SF90 Stradale、296 GTB等混動超跑研發,后任邁凱倫汽車CEO。
在新聞稿中,保時捷監事會主席沃爾夫岡·保時捷表示,萊特斯「數十年行業經驗」與「深厚專業知識」,是其擔任相關職位的理想資質。
對於保時捷換帥,路透社評價稱「新CEO面臨舊挑戰」。保時捷投資人向路透社表示,「保時捷面臨着一個重大挑戰:在豪華跑車領域,電動汽車尚未被消費者接受。保時捷的關鍵問題是:新任CEO能否成功帶領保時捷進軍電動汽車領域?」
責任編輯:江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