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09:04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楊丹丹 呂雙虎
發展生態低碳農業,賡續農耕文明是當前農業轉型發展的必修課。自2024年以來,郵儲銀行資陽市分行在中國人民銀行資陽市分行的指導下,緊緊圍繞「生態優先、產業融合、文化賦能、市場導向」四大核心,依託農業轉型金融試點契機,聚焦田間生態養殖和智慧漁業,多方聯動實施農業轉型金融標準試用工作,積極探索綠色低碳農業發展之路。
支持稻蝦共作新模式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蒙溪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謝家橋稻田小龍蝦養殖基地特色鮮明,採用「水稻+反季節小龍蝦」生態養殖模式,使小龍蝦成為「田間衞士」,通過其除蟲除草、糞便肥田等生態作用,與水稻構建「水下增氧、水上保護」的互利共生體系,減少化肥使用,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綠色發展模式。
「資陽市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季不冷、夏季炎熱,雨水合適。這樣的氣候為早蝦和冬蝦養殖創造了條件,在全國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讓我們對擴大養殖規模充滿了信心。」該合作社負責人曾祥波説。
隨着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曾蝦子」品牌知名度穩步提升,擴大養殖規模迫在眉睫。將現有規模從100畝擴大到近7000畝,該合作社預計投入資金500萬元。但由於自有資金不足,且農業轉型項目輕資產、無抵押的特性,該合作社擴張規模面臨停滯。關鍵時刻,郵儲銀行資陽市雁江區支行迅速行動,引入農業擔保公司,制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為該合作社提供了150萬元擔保貸款,助力其規模從2017年的30余畝擴大至2024年底的7000畝,佔當地總養殖規模的18%。
助力漁業生產提質增效
四川雁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中國通信服務資陽分公司聯合打造的「5G+千兆光網」智慧漁業養殖基地現有泥鰍塘100畝、鰱魚塘100畝,泥鰍產量約100萬斤,鰱魚產量約50萬斤,年產值在1200萬元左右。
該基地以原生態露天水塘養殖為基礎,配套安裝了「5G+千兆光網」智慧漁業養殖系統。該基地通過5G網絡通信技術與千兆互聯網,在泥鰍和鰱魚養殖過程中實現全自動投喂餌料、泥鰍塘和鰱魚塘尾水循環零排放、中草藥代替抗生素以及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等自動化管理。
在啟動「5G+千兆光網」智慧漁業養殖基地改造項目時,四川雁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遇到了資金難題。在中國人民銀行資陽市分行的指導下,郵儲銀行資陽市雁江區支行迅速組建專項服務團隊,實地調研並制定方案,通過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農業轉型金融項目綠色審批通道,於2024年7月成功向該公司發放了80萬元的「產業貸」,助力該公司完成智慧漁業養殖系統設備配備。
據瞭解,該基地投入運營以來,養殖飼料節約40%,每年養殖能源成本節約10萬元。同時,精準的飼料投喂和環境控制顯著降低了泥鰍塘和鰱魚塘的發病率,大幅提升了產品市場競爭力。「這一創新模式為傳統漁業向現代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且有效解決了周邊村民就業及創收問題。」郵儲銀行資陽市雁江區支行相關負責人説。該基地現有正式合同工5人,年均收入約5萬元,在生產和售賣旺季,該基地臨聘工達40余人。
推動水產養殖轉型升級
近日,為進一步跟進農業轉型金融標準試用工作推進情況,探索綠色低碳農業發展之路,北京綠色金融研究院、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中國人民銀行資陽市分行、郵儲銀行資陽市分行聯合開展了四川雁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5G+千兆光網」智慧漁業養殖基地和謝家橋稻田小龍蝦養殖基地實地調研,詳細瞭解基地的運營模式、技術應用及金融支持情況。
「郵儲銀行在農業轉型金融標準試用方面的實踐探索具有較強示範意義。其為智慧漁業和生態養殖兩種不同養殖模式提供的金融支持不僅推動了當地水產養殖產業轉型升級,也為農業轉型金融的應用積累了豐富的案例和經驗。」調研組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郵儲銀行資陽市分行累計為全市養殖行業發放貸款5.38億元,為養殖户節約利息支出20余萬元。「郵儲銀行未來將進一步優化農業金融服務思路,加強與各方合作,加大對農業產業金融鏈條的支持力度,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助力農業金融轉型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金融動力。」郵儲銀行資陽市分行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