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智通決策參考︱市場信心得到提振 重心依然在科技方向

2025-10-27 08:04

【主編觀市】

關鍵節點重磅會議的及時召開給市場提振了信心。恆指上周再度回到26000點大關之上。

周末,中美經貿團隊就雙方關注的經貿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討論和交流。形成了初步共識。美財政部長貝森特:中美貿易談判制定「非常成功的框架」。簡單理解就是雙方找到了一些容易達成共識的地方,其它方向需要等元首會談來確定。

美國9月CPI同比上漲3%,創今年1月以來最高,但低於市場預期的3.1%;核心CPI環比放緩至0.2%,也低於市場預期,增強了華爾街對美聯儲降息的信心。

北京時間10月30日凌晨,美聯儲預計再次降息25個基點。

央行:把握好貨幣政策的力度、時機和節奏,維護股市、債市、匯市等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以上看出,本周利好偏多,當然最重磅的還要看中美元首是否在APEC會議上進一步磋商。只要能會談對市場就是利好。同時10月30日對韓國的國事訪問也有望取得階段性成果。

市場重心依然在科技方向,10 月 27–29 日,黃仁勛將出席NVIDIA GTC並發表主題演講 ,本次大會主題也涉及量子計算。英偉達官微吹風 ,物理 AI 時代來臨:仿真先行、雲端訓練到端側部署,具身智能機器人邁向高效落地。 光刻膠領域,我國取得新突破。預計芯片及AI持續催化;京東物流未來5年將採購300萬臺機器人。機器人也是十五五重要方向;中韓合作或中韓自貿區方向也值得密切留意。

【本周金股】

藥明康德(02359)

Q3淨利潤率同環比進一步提升。公司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28.6億元(+18.6%,持續經營業務+22.5%)。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105.5億元(+43.4%),Non-IFRS利潤率32.1%(同比+5.6pts)。25Q3實現營收120.6億元(同比+15.3%,持續經營同比+19.7%,環比+8.2%),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42.2億元(同比+42.0%,環比+16.1%),Non-IFRS利潤率35.0%(同比+6.6pcts,環比+2.4pcts)。

上調全年收入增速指引至17-18%(原13-17%),整體收入指引至435-440億(原425-435億),有信心進一步提升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率水平。因為投產周期原因,預計CAPEX下調至55-60億(原70-80億),自由現金流上調至80-85億(原50-60億)。

Q3訂單展現強勁增長,主要受益於小分子訂單強勁需求,毛利率大幅提升。截至25Q3在手訂單598.8億元(+41.2%)。化學業務在CRDMO模式驅動下持續增長,25前三季度收入259.8億元(+29.8%),WuXi Chemistry前三季度經調整non-IFRS毛利率持續提升至51.3%,同比+5.8pts;Q3實現收入9.68億元(同比+22.8%,環比+8.6%),計算單Q3non-IFRS毛利率提升至55.2%,同比+7.1pts,環比+4.9pts。

收入拆分:TIDES高景氣度。R端前三季度收入約39億元(同比約-4.3%),單Q3收入130.9億元(同比-1.9%,環比+1.4%);DM端前三季度收入142.4億元(+14.2%),單Q3收入55.6億元(同比+9.4%環比+15.1%);Tides前三季度收入78.4億元(+120.8%),單Q3收入55.6億元(同比+9.4%,環比+15.1%),截至9月底,Tides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7.1%;服務客户數同比提升12%,服務分子數量同比提升34%;截至Q3提前完成泰興多肽產能建設:公司多肽固相合成反應釜總體積已提升至>100,000L。

出售資產,聚焦主業。公司公告為進一步聚焦CRDMO主業,擬向高瓴出售CRO+SMO業務,相關業務將於2025年年報納入終止經營業務部分。

【產業觀察】

內地某基金公司對近期港股創新葯持續下跌點評如下:

除了市場普遍認為的短期資金獲利了結、海外政策衝擊等原因外,還有一些非共識原因。

1,外資定價邏輯變化:港股醫藥的顯著特點是外資主導定價,其定價能力甚至超過恆生科技近期信達生物等藥企出現大額 BD 訂單利好,但股價卻高開低走,可能表明外資對創新葯 BD 出海模式的價值評估出現了變化,把「明牌」利好當出貨機會。

2,市場博弈行為:從港交所披露的部分外資數據來看,貝萊德等頭部外資頻繁進出,如 10月 10日在大跌中「低吸」,10 月 16 日「高拋」。這使得港股創新葯的走勢存在一定的博弈性,如 10 月22 日信達生物高開后迅速跳水,帶動港股創新葯全體回調,有可能是外資之間的博弈導致。

3,概念炒作風險顯現:部分無營收、無產品、無 BD 的「三無」創新葯企業,其估值存在泡沫化現象。臨牀早期公司市值可能透支未來 3-5 年的成功概率,風險收益比失衡。在市場情緒較為謹慎時,這些公司容易遭到資金拋售,進而影響整個創新葯板塊的走勢。

4,行業競爭加劇:一些藥企中報暴露盈利疲軟,如和黃醫藥核心產品呋喹替尼銷售額暴跌,再鼎醫藥 PARP 抑制劑則樂收入下滑,反映出創新葯市場競爭白熱化。市場對燒錢換增長模式轉向控費求生存策略的擔憂加劇,也會導致投資者對創新葯板塊的信心下降。

【數據看盤】

港交所公佈數據顯示,恆生期指(十月)未平倉合約總數為93246張,未平倉淨數30158張。恆生期指結算日2024年10月30號。本周期指結算。

0.jpg

恆生指數在26160點位置,上方熊證密集區靠近中軸,指數有做多動力。市場關注中美貿易談判結果,美聯儲繼續降息前夕,本周恆生指數看漲。

【主編感言】

接近年底,各類機構都有收窄風險敞口的訴求,留意市場風格切換,低估值、紅利風格的股票或重獲青睞,出現上行態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