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投資大幅下降,英媒:美國在全球電動汽車競賽中恐進一步落后於中國

2025-10-26 15:34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而美國和中國的差距可能越來越大。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6日刊文指出,由於特朗普政府對燃油車的支持,美國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大幅下滑,這可能讓美國在全球電動車競賽中進一步落后於中國。

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取消了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税收優惠,並提議廢除温室氣體排放規則。這與拜登政府時期對電動汽車行業的支持形成鮮明對比。受此影響,美國國內對該產業的投資也大幅下挫。

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創建的美國清潔投資監測數據庫(US Clean Investment Monitor)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涵蓋電池、整車組裝和充電設備的電動汽車相關投資同比下降近三分之一,降至81億美元。

數據還顯示,在4月至9月期間,約7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計劃被取消。

行業高管與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對電動汽車支持的倒退,可能影響未來數年的行業格局,增強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競賽中的優勢,也會令歐盟對其自2035年起禁止燃油車銷售的計劃產生疑慮。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9日,比亞迪在巴西卡馬薩里的電動汽車工廠。 東方IC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9日,比亞迪在巴西卡馬薩里的電動汽車工廠。 東方IC

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哈坎·塞繆爾森(Hakan Samuelsson)此前表示:「我們需要……加快發展速度,才能與中國企業競爭。」在談到白宮政策轉向時,塞繆爾森説:「一旦這些信號被削弱,一切都會放緩。」

特朗普推翻了拜登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支持,他警告稱,電動汽車將導致美國汽車行業「徹底毀滅」並讓消費者承擔更高的價格。

華盛頓政策的轉向已導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預測下調。總部位於紐約的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的數據顯示,到2026年,美國純電動汽車將佔到總銷量的7%,幾乎是該公司此前預測的一半;混合動力車銷量佔22%,內燃機車佔68%,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佔3%。

根據艾睿鉑的預測,即使到了2030年,美國純電動汽車銷量佔比也僅為18%,低於此前預計的25%,而歐洲為40%,中國為51%。

《金融時報》指出,特朗普政府對汽油發動機的青睞讓傳統汽車製造商陷入兩難境地,他們一方面希望從汽油車中賺取更多利潤,但同時又擔心在電動汽車競賽中輸給比亞迪和吉利等中國競爭對手。

艾睿鉑全球汽車市場主管馬克·韋克菲爾德(Mark Wakefield)認為,美國重新關注燃油車在短期內對汽車行業來説是個好消息,因為它將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

但韋克菲爾德警告稱,從長遠來看,隨着中國企業大力推進電動汽車發展,這將使其在價格、電池技術和軟件方面佔據優勢,「如果這些(傳統)汽車製造商放棄這種模式,就有可能落后於他們。」

本月早些時候,擁有Jeep、標緻等品牌的跨國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宣佈,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在美國投資創紀錄的130億美元,以增加汽油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

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則將汽油發動機的復興稱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機遇」。據報道,本周早些時候,福特公司表示,其電動汽車業務在今年前三季度虧損36億美元,而汽油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業務實現了23億美元的營業利潤。

在談及電動汽車盈利難題時,法利表示,該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其面臨更低的回報。

美國電車政策轉向的同時,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正加大對海外工廠的投資力度。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榮鼎集團今年8月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企業去年海外投資約160億美元,略高於國內投資的150億美元。這是自2014年有記錄以來,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的海外投資額首次超過國內投資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