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6 16:13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上海10月26日電(葛佳明)本周(10月20日至25日),全球貿易局勢的反覆無常主導了市場波動,美國9月通脹數據增速放緩且低於市場預期,大幅提升美聯儲年內兩次降息的預期。全球風險資產多數上行,美元呈現上漲后盤整的走勢,金銀價格大幅震盪,油價強勢反彈。
美股方面,美股三大指數均漲破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收報6791.69點,本周累計上漲1.92%;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報47207.12點,本周累計漲2.20%;納斯達克100指數本周累計漲2.18%;羅素2000指數本周累計漲2.46%。恐慌指數VIX本周累計跌21.27%。
美國科技股七巨頭多數上漲,亞馬遜本周漲5.24%,蘋果漲4.17%,Meta漲2.99%,谷歌A漲2.61%,微軟漲1.94%,英偉達漲1.63%,臺積電跌0.04%,但特斯拉股價則因第三季度財報不及預期全周累計下跌1.30%。
歐洲股市方面,歐洲STOXX 600指數創收盤歷史新高,本周累計上漲1.68%;歐洲各國股指多數走強,德國DAX 30指數本周累計上漲1.72%;法國CAC 40指數本周累計漲0.63%;
英國富時100指數繼續創收盤歷史新高,本周累計漲3.11%,今年來迄今漲幅達18.02%。
亞太股市方面,日本股市走勢強勁,本周日經225指數突破49000點,全周累計漲幅達3.61%;韓國KOSPI指數全周累計上漲5.14%;印度SENSEX30指數全周累計漲0.31%。
外匯市場方面,美元指數本周呈現上漲后盤整的走勢,周初美元指數一度升破99關口,但因美國9月CPI數據提振了市場降息預期,美元指數短線下跌,收於98.94,全周微漲0.39%;非美貨幣多數走弱,其中日元兑美元下跌1.5%,歐元兑美元下跌0.2%,英鎊兑美元下跌0.86%。
大宗商品走勢方面,本周貴金屬經歷劇烈波動,此前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的金銀價格21日晚間直線跳水。現貨金價和現貨銀價均錄得十周以來首度收跌。現貨黃金本周收於每盎司4111.5美元/盎司,本周累計下跌3.20%;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全周累計下挫2.05%,收報每盎司4126.9美元;現貨白銀收於每盎司48.624美元,全周累計跌幅超6%;COMEX白銀主力期貨合約本周收報每盎司48.41美元,全周跌幅達3.38%。
國際原油方面,油價前半周受供應過剩擔憂低位震盪盤整,但在美國22日宣佈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以及歐盟成員國就第19輪對俄製裁措施達成一致后,國際油價23日上漲超5%,創兩周以來新高。本周WTI原油主力期貨合約累計上漲7.51%,報每桶61.44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全周累計上漲5.92%。
下周(10月27日至11月1日),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加拿大央行將公佈利率決議,同時美股財報季將迎來發布高峰,預計有超過170家公司發佈業績,其中包括微軟、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和Meta。
美聯儲領銜「超級央行周」
美聯儲將於當地時間10月29日(北京時間10月3日凌晨)宣佈最新利率決定,為2025年年內倒數第二次議息會議。
美國9月通脹數據延迟公佈且低於市場預期,為10月份美聯儲進一步降息掃清了障礙。整體來看,9月美國通脹數據仍在回升,但幅度有一定温和化趨向。9月整體CPI同比上漲3.0%,環比上漲0.3%,主要受燃油拉動能源通脹升溫所致;核心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3.0%,核心商品通脹小幅回落。
廣發證券認為,美國企業對新增關税的應對體現出「以時間換空間」的策略特徵:短期內由企業端消化,維持價格穩定以保市場份額;中期則可能伴隨利潤壓縮和供應鏈重構。若關税政策持續或進一步擴大,企業在恢復利潤率目標時,可能會逐步將更多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形成延迟性、結構性的通脹壓力。
美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進一步鞏固寬松交易,市場已充分定價美聯儲在2025年仍有兩次、每次25個基點的降息空間,2026年降息預期也有所擴大。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市場預計美聯儲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98.3%,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達到了91.1%。
興業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段超表示,雖然后續發佈的美國10月Markit PMI護數據超預期,但當前美聯儲雙重目標向就業傾斜,降息預期並未受到明顯影響——隨着勞動力供需缺口趨於閉合,就業加速走弱風險在積累,美聯儲在通脹傳遞仍慢的窗口期進行預防式降息是相對安全的選項。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此前表示,自9月決策會議以來,美國經濟前景基本保持不變。當前政策取向已進入艱難平衡期:一邊是通脹壓力尚未完全緩解,另一邊是就業市場持續走弱。儘管鮑威爾未對下一步行動給出明確信號,但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在2025年仍有兩次降息空間。
日本央行也將在10月30日公佈備受矚目的利率決議。
日本央行在9月會議中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且會后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發言小幅「偏鴿」,目前市場認為10月會議中加息為小概率事件。
據當地時間10月23日公佈的最新數據,日本9月CPI同比增速上行0.2個百分點至2.9%,核心CPI(除生鮮食品及能源)同比增速下行0.3個百分點至3.0%。
華福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表示,9月日本核心CPI回落,反映了日本內需的疲弱,今年以來日本零售持續降温,尤其是三季度以來,日本零售指數和食品飲料、汽車等分項數據同比加速下行。近期隨着安倍經濟學回歸的預期逐漸升温,日元有所貶值,但相對2023年到2024年的貶值幅度仍較小,預計隨着零售可能持續走弱、通脹或逐步回落的數據演繹,日本央行可能轉向偏松立場,日元匯率難以獲得走強的有效支撐。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今年持續表示,因為日本經濟面臨着新的不確定性因素,在進一步加息時必須謹慎行事。
資本經濟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高級經濟學家阿比吉特·蘇里亞(Abhijit Surya)表示:「目前來看,剔除食品價格的通脹率以及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通脹率都有望達到或超過日本央行對本財政年度的預期。」
蘇里亞還稱,日本央行最近幾周的表態一直較為謹慎,並未暗示即將加息。」他預計,日本央行將在本周持續按兵不動,直到明年1月可能纔會再次加息。
美股財報季步入高峰
近期,美股三大指數接連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受益於人工智能(AI)相關股票的強勁表現推動。在即將公佈的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季中,蘋果、Meta、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的業績備受關注。
據LSEG數據與分析研究預計,美股科技股「七巨頭」第三季度盈利增速預計為16.6%,雖仍領先於標普500整體9.2%的盈利增速,但二者之間的差距僅為7.4個百分點,為自2022年四季度以來的最小值。
具體來看,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股盤后,谷歌將會公佈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
分析師普遍預計,第三季度谷歌或實現營收1000-1030億美元,同比增長13.5%;實現淨利潤282-285億美元,同比增7%,資本開支為250-270億美元。
近期,谷歌股價表現強勁,得益於其在反壟斷訴訟中的勝利以及AI大模型的強勁表現。目前市場普遍認為,谷歌已轉變為AI領域的領軍者,推動了谷歌估值的上漲,也重塑了其市場敍事。
對於第三季度谷歌的財報和電話會,市場依舊關注以下重點:廣告收入、搜索引擎份額、AI影響(包括積極和消極)、雲業務、資本開支等。
同日,Meta也將公佈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根據Factset數據顯示,市場預期Meta本季度或實現營收495億美元,同比增22%;淨利潤為170億美元,同比增12%;調整后EPS6.75美元,同比增12.5%;資本開支140-160億美元,環比有所下滑。
近一個月,Meta股價出現回調,有觀點認為,儘管Meta在AI領域持續加大投入,但其產出尚未達到市場預期,可能導致「高開支、低迴報」的敍事,進而引發投資者的恐慌性拋售。分析師認為,考慮到后續Meta活躍用户增速放緩,疊加今年廣告開支增速放緩等因素,Meta走勢或承壓。
10月30日美股盤后,蘋果將公佈其第三季度財報,市場預期其該季度營收為1020-1030億美元,同比增長7.9%,淨利潤約為260-270億美元,經調整后同比增長8.3%。
由於iPhone17系列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強勁,市場對於換機周期啟動的預期升溫,推動蘋果股價上漲。與此同時,蘋果的生態和設備數量增多、AI服務的持續推進以及更多消費者願意享受有關售后服務等都會提振其營收和利潤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蘋果依舊面臨着激烈競爭和AI進展緩慢的影響。研究機構Canalys的分析師認為,「蘋果智能」在中國越推迟發佈,越可能讓蘋果處於不利競爭地位,因為中國的其他智能手機廠商都在競相整合人工智能功能,構建自主的端側與雲端大模型(LLM)。
編輯: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