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級周」來襲!美聯儲,降息穩了?

2025-10-26 15:31

全球金融市場即將迎來「超級央行周」。

在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的刺激下,本周美股三大指數全線反攻,集體創出歷史新高,道指、納指本周累計漲幅均超過2%。展望下周,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將陸續公佈利率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再次降息25個基點。投資者還將重點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措辭,以捕捉未來利率下調幅度與速度的信號。

與此同時,美股市場將迎來「超級財報周」,美股「科技七巨頭」中的谷歌、Meta、亞馬遜、蘋果、微軟將陸續披露財報。有分析指出,考慮到「科技七巨頭」在美股市場的市值佔比,且股價均處於歷史新高附近,一旦業績不及預期,或將引發美股市場劇烈波動。

「超級央行周」來襲

展望下周,全球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將是美聯儲的議息會議。根據日程安排,美聯儲將於美東時間10月28日至29日召開議息會議,將於美東時間29日(北京時間30日凌晨)宣佈利率決定,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再次降息25個基點,至3.75%~4%區間。

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98.3%,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1.7%;美聯儲12月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93.4%。

儘管市場仍擔憂關税可能加大通脹壓力,但近期美國勞動力市場顯現疲軟跡象,在此背景下,市場已完全消化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安聯研究(Allianz Research)的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勞動力市場持續疲軟仍是美聯儲最核心的擔憂。」

市場將重點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隨后召開的貨幣政策新聞發佈會,以判斷未來降息幅度和節奏。美國貨幣市場數據顯示,投資者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12月再次降息。

另外,華爾街還高度關注美聯儲是否會在此次會議決定終止量化緊縮(QT,即減持其持有的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進程)。

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策略師最新預計,美聯儲將於下周的議息會議上就宣佈停止縮減其約6.6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從而終結這一旨在從金融市場抽離流動性的進程,理由是美元融資市場近期借貸成本上升。此前,他們普遍預計美聯儲縮表進程將在12月或明年初結束。

除了美聯儲之外,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加拿大央行也將在下周公佈利率決議。北京時間10月30日,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將公佈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期兩家央行均將維持現行利率不變。

有分析指出,日本央行雖面臨通脹穩固上行,但內部對過早緊縮保持謹慎,或將加息時機推迟至12月;歐洲央行則在通脹小幅反彈與歐元走強的雙重影響下選擇觀望,多位官員已排除進一步降息可能。

經濟數據方面,投資者下周將重點關注美聯儲最愛的通脹指標——美國9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此前公佈的8月數據顯示,核心PCE同比增速頑固地維持在2.9%的高位,仍超美聯儲2%的目標。另外,美國將於美東時間10月30日公佈三季度實際GDP數據。

目前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進入第四周。安聯研究估算,這可能已導致美國第四季度年化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下降0.45個百分點。這還將導致關鍵數據缺失,加劇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

美股財報季的重頭戲

下周將是美股財報季最繁忙的一周,預計有超過170家公司發佈業績,其中包括,微軟、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Meta——所謂「科技七巨頭」中的五家。

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Anthony Saglimbene表示:「從現在到年底,最具影響力的因素將是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財報。它們面臨的市場預期門檻非常高。」

其中,蘋果計劃於10月30日美股盤后發佈最新季度財報。分析師一致預期,該季度蘋果預計每股收益為1.76美元,營收預計為1017.1億美元,新款iPhone 17引發的預售熱潮與其在中國市場的回暖表現或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關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業績,美國銀行預計,Alphabet第三季度的收益和每股收益分別為860億美元、2.17美元,而市場預期為850億美元、2.29 美元。

另外,美國銀行還預計,亞馬遜第三季度營收為1792億美元,較市場預期的1777億美元高出1%;預計亞馬遜雲服務(AWS)第三季度將貢獻營收323億美元,同比增長17.7%,與市場預期基本持平。

市場預期,儘管「科技七巨頭」的利潤增速將收窄,但仍顯著高於美股整體水平。LSEG高級研究員Tajinder Dhillon預計,「科技七巨頭」本季利潤增長16.6%,而其他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為8.1%。

這些科技巨頭也是人工智能行業的核心參與者,而AI熱潮正是近幾年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之一。

其他計劃於下周公佈財報的巨頭還包括,醫保巨頭聯合健康、製藥巨頭禮來、兩大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雪佛龍,以及支付巨頭Visa和萬事達。

校對:許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