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投資周記20251026:三季報正當時

2025-10-26 12:14

2025年10月26日 12:14:46

這周周記感想沒那麼多,今年旅行回來之后有點不一樣的地方,好像我和市場有點疏離了,很多事情發生,但是我似乎都有點無動於衷的意思,不知道是我迟鈍了還是單純覺得沒什麼值得搭理的,雖然對消息時間什麼的沒什麼感覺可倒是對企業自身經營與發展更關注了。

三季報又開始了,各家公司紛紛拿出自己的賬簿,投資者也在一一覈對。

移遠通信的三季報符合我的預期,同時也印證了之前一些周記里的判斷,移遠通信開始有意的提高自己的利潤率了,他的淨利潤率已經從24年的2.62%提高到25年3季報的4.0673%,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這里還是要做一些溯源和分析。2019-2024年移遠通信的單個模組均價是62元,而廣和通則是146元,移遠通信爲了搶佔市場把模組的價格拉到了一個利潤像紙片一樣薄的境地,事實上也確實國內外通吃了,不僅干掉了大量海外同業廠商,還把廣和通逼的1.5億美金前瞻性賣掉了瑞凌無線的境外車載無線通信模組業務及連帶資產。其中部分原因可能就是預見到了移遠通信這樣的廠商會爲了搶佔市場而拼命,希望在最好的時候賣個好價錢,當然實際上廣和通賣瑞凌無線我認為是很便宜的。經過幾年低價拼殺,現在的移遠通信已經是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的No.1,1季度市佔率超過37%。那為什麼現在利潤率能提上來了呢?市佔率並不是唯一的原因。關鍵應該還是在產品供不應求上,也就是説公司從訂單上已經看到自己在保持最大規模的同時還能獲得極快的增長速度。這一點從財報的經營性現金流-8億上可以窺見,對於一家這樣規模和增長速度的企業來説最大的可能不是拖欠和積壓,而是備貨,后面的存貨47.8億同比增長46.6%也印證了這一點。如果再去看看應收賬款,較去年同期增長13.3%,遠低於營收增速,説明銷售情況正常健康,從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變化來説也不存在管理層意識不到的壞賬預期情況。還有一點我比較喜歡的是公司前五大客户的營收比例很低。

這樣從3季報的數據來分析,移遠通信的淨利潤率提升不是曇花一現,而是具有持續性的,未來可能會成為常態,甚至提到更高,從中也可以判斷出公司的產品基本上是滿產滿銷甚至供不應求。而從競爭對手的發展態勢上來看,移遠通信只要保持目前的戰略定力,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繼續擴大規模優勢,很長一段時間內移遠通信都將保持他在模組領域的霸主地位。

很多人不理解移遠通信這個技術領域的作用,實際上萬物互聯的時代里,每台設備之間的溝通協調都是需要看不見的數字橋樑的,而移遠通信就是數字橋樑搭建者,這種橋樑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而對這種數字橋樑的要求就是可靠,便宜,好用,能夠適應各種不同類型設備的協調需求,這就需要龐大的研發團隊和產能規模。這其實並不容易做到,移遠通信是當之無愧的優質成長股。

九號公司的3季報也很好,各項數字都不錯,總體上就是快速增長,我也沒什麼可挑剔的,更多的可能就還要看年報的變化,4季度對於九號公司和其他同業來説就是重新打響發令槍,我是認為標準越高,越完善,越有前瞻性,對九號公司越有利。對於新國標的實施我是一丁點擔心都沒有,我甚至覺得連短期陣痛都不怎麼會有,只會長期受益。對於電動自行車的用户來説,基本不會有什麼影響,該買的還會買,大家都是站在一條起跑線上。而對於電動摩托車就不一樣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更好的機會。為什麼這麼説呢?電摩的路權實際上在一些城市是逐漸放寬的,如果一步步把電動自行車和電摩的界限,標準,法規等一系列問題釐清,那麼電摩非常有可能迎來像電車替代油車那樣更新換代式的發展,長續航高性能主動安全的新電摩將有可能重新成為一種多場景中低速便捷交通工具出現在大街小巷。速度限制不會成為行業發展的桎梏,而只會成為行業規模擴大更好的發力點。

每份財報發出來都會有不同的聲音,這也很正常,因為大家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看見的東西也就不一樣,從生意的角度講,這兩家公司的報表我都非常滿意。

中控技術這個3季報就真的一般了,不過因為之前兩個季報的情況心里已經有過預期,也已經做過預處理了,只是感嘆這樣的企業在國內賺錢不易。不過我對於公司一直以來對於回購股份的處理方式不太滿意。現金很多嗎?公司發展很好很順利嗎?高價買進來再低價發出去在這個時點是不是不太合適呢?

關於我自己的持倉,和上次周記比沒什麼大變化:邁瑞醫療,完美世界,安克創新,珀萊雅,移遠通信,石藥集團,金斯瑞生物科技,偉測科技,雅克科技,聖湘生物,九號公司,中控技術,麥格米特,賽力斯,明陽電氣,毛戈平,排名不分先后。

又加倉了石藥集團,減倉了金斯瑞生物科技,就是因為石藥集團這一比較確實太便宜了,不知道為什麼,我是不是又要受信息不對稱的罪了。

下周三季報出的差不多了,估計我可能要對手里的持倉做一些調整,倒也沒想着特別集中一下,可能有一些潛在投資對象也想趁着這個機會在3季報前后找找有沒有機會換回來一兩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