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價快速上漲后迎來回調,后市怎麼看?

2025-10-26 09:21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金證券研究所,分析師:宋雪濤、牟一凌

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金價一路高歌猛進成為市場關注度極高的投資品種之一。本周國際金價又在單日內跌幅高達6%以上,創下201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又引發市場擔憂。金價后市怎麼看?


1


短期:技術面超買階段性過熱+宏觀環境變化,回調或是必然

黃金短期回調壓力顯著:

①交易擁擠度顯示,黃金短期(半年與月度均線偏離)和長期(一年與半年均線偏離)擁擠度均處於100%歷史分位數,歷史上類似情況均伴隨回調。

②黃金在不到兩個月內上漲30%,達到過去五年短期漲幅上限,且上漲速度創近年新高。然歷史數據顯示,此類快速上漲后一個月平均回撤4%。

③關注上漲中的「殘差項」貢獻。世界黃金協會的GRAM模型顯示,2025年8-9月黃金漲幅中,殘差項(無法用傳統因子解釋的部分)貢獻超50%。近20年數據表明殘差項貢獻超50%后,次月金價漲幅收窄概率達76%,相關係數為-0.17。

本周迅速回調主要動因是技術修正和宏觀環境的變化:

①10月21日貴金屬單日暴跌直接導火索是前期超買后的技術性拋壓。當一個趨勢在短期形成共識,階段性的過熱就在所難免:當前滬金期權隱含波動率已接近4月底的水平,且存在明顯正偏,情緒過熱以及交易過於擁擠的隱憂。

②宏觀敍事上,中美貿易摩擦預期降温、俄烏停火談判有望啟動、美國政府停擺危機緩解,階段性削弱了黃金的避險需求。

往后看,短期內關注美股與黃金的聯動性:

在當前海外金融資產處於高位、金融體系存在不穩定性的情況下,重大風險事件出現可能會演變為流動性風險的衝擊,如果在重大風險事件出現時黃金在短期內不一定能完全避險。「左手AI、右手黃金」是一個脆弱的啞鈴,若美股因AI泡沫破裂調整,黃金可能缺乏新催化劑。

2


中長期:黃金上漲邏輯未改,美元信用體系結構性侵蝕是核心驅動力

從中長期來看,降息預期、地緣政治風險造成美元走弱的壓力、海外政府赤字難以削減的問題都是支撐黃金走強的因素。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后過度依賴赤字貨幣化,導致美元對實物資產持續貶值,黃金作為替代資產的長期需求上升。2022年俄烏戰爭后,瑞士、新加坡、中國等央行購金行為加速,直接推動黃金與美元、美債收益率脱鈎。全球低增長環境下,技術進步未能顯著提升生產率,黃金成為對抗滯脹的核心資產。若未來技術突破未能解決分配問題,黃金長期牛市仍將延續。

此外,從中期看,在40/60組合興起后的80年代開始,底層伴隨了美元信用的不斷重新強化,美元計價的資產成為主力,而黃金與整個股債組合的可投資總市值比出現了明顯下降。這一再平衡過程仍然是黃金中期視角的基礎。從中長期對股債的40/60組合修正維度,可投資黃金資產的市值仍然大幅低於1980年以前,這一中期趨勢不會變化(佔比0.5%→1.3%)。

風險提示:模型解釋力度有限且公開數據存在滯后性;美聯儲降息預期反覆;AI商業化節奏加快。


注:本文來自2025年10月25日發佈的研究報告《金價快速上漲后迎來回調,后市怎麼看》;分析師:宋雪濤 執業編號:S1130525030001 、牟一凌 執業編號:S1130525060002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