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6 00:00
(來源:智超講財商)
作為國內招商引資最活躍的省份之一,浙江始終將優投資、促招商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隨着《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施行及中央「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行為」的政策信號釋放,「內卷式」招商逐步退場。新形勢下,浙江招商面臨企業投資意願謹慎、優質項目爭奪激烈等挑戰,同時也在產業鏈招商、專業化團隊建設、市場化機制探索中,走出一條契合產業創新驅動的新路徑。
01招商「難」在何處?
當前浙江招商的「難」,已成為各地招商干部的共識,核心問題集中在政府與企業兩個層面。
從政府端看,縣域招商競爭力短板凸顯。曾支撐浙江經濟崛起的縣域經濟,如今受發展能級、資源稟賦限制,面臨「少人才、缺配套」的共性難題。黃岩依託招商實現算力產業「無中生有」,卻因人才吸引力不足,導致景爍科技等企業長期存在崗位空缺;嵊州、嘉善等地也因區位、教育醫療配套不足,錯失多個深入接洽的大項目。
從企業端看,項目類型與需求的變化增加了識別難度。過去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招商,可通過設備、廠房判斷企業實力;如今創新型、科技型項目成主流,部分項目甚至將傳統造紙包裝成「高性能可回收綠色纖維」,混淆判斷。同時,半導體、新能源等熱門產業需配套產業投資基金,但地方既缺專業識別人才,又受財力限制,難以精準對接。
02向特色與專業要競爭力
面對「反內卷」大勢,浙江從產業鏈特色和招商團隊專業化入手,重塑招商競爭力。
縣域招商立足產業基礎,走「差異化補鏈」路線。諸暨不再追逐單體大項目和熱門賽道,而是圍繞智能視覺產業鏈「缺什麼補什麼」,目前已集聚160余家上下游企業,形成從核心技術到應用場景的完整鏈條。總投資2億美元的佑駕創新智能駕駛華東總部落户諸暨,正是看中當地的應用場景與園區內配套能力。
招商團隊告別「茶壺肚」,轉向「專業型」。杭州錢塘區醫藥港組建3名博士領銜的招商團隊,成員均來自分析化學、生物工程等領域,能與藥企科學家深度對話,今年已招引億元以上項目10余個。
此外,嘉善成立招商公司推進精準招商,1-9月招引數字經濟項目68個,億元以上項目29個;嵊州由「一把手」牽頭開展同鄉招商,成功引進比亞迪等大項目,專業化、靈活化成為團隊建設關鍵詞。
03新興產業招引新路徑
針對戰略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浙江多地探索市場化、協同化的招商新機制,推動招商邏輯從「引資」向「引智」轉變。
紹興以「國企招商」破題,在市級層面建立「招商引智聯席會議」制度,由市屬國企紹興市產投集團具體執行。該模式憑藉貼近市場、決策靈活的優勢,僅用3個多月就簽下計劃總投資100億元的追覓機器人項目,並於今年8月成功下線出口「紹興造」智能掃地機器人。
杭州余杭經濟開發區聚焦中小企業培育,既要招進來,還要培育壯大。當地建設「十萬級潔淨車間」,招引半導體等精密製造項目,為初創企業節省上百萬元裝修成本。同時,余杭區還構建「謀劃—落地—建設—投產」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助力一家十余人的功率半導體企業快速實現產業化。
衢州則通過縣域協同破解化零為整,將市本級主導產業精準分工至各縣域。如柯城區佈局光電產業、衢江區對接新材料、龍遊縣導入人形機器人產業,推動區塊差異化發展,避免內部項目爭搶。目前,嘉興、温州等地也在借鑑這一協同招商模式。
從反「內卷」到謀創新,浙江招商的變革不僅是對政策要求的響應,更成為推動產業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重要動力,「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良性產業生態正加速形成。
02浙江招商引資模式及案例分析
1、環境招商
通過優化營商硬環境、軟環境,「築巢引鳳」,吸引優質資金、好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落地。
杭州招商引資主流模式大致先后經歷了4種模式創新:以土地、税收為主的1.0版本;到以人才、政策、服務為主的2.0版本;再升級到以產業規劃前瞻化、要素統籌市域化、產業培育生態化產業鏈招商為主的3.0版本:伴隨着杭州現代產業體系的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時代變遷,如今杭州提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杭州的招商引資也正式步入培育創新生態圈,環境招商的4.0版本。
杭州全力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加強債務融資、政府採購、招標投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招商引資等領域的政務誠信建設,嚴格履行各項約定義務、依法訂立的各類合同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等。
持續開展失信政府機構清理整治,建立健全政務誠信訴訟執行的協調機制,堅決杜絕「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
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責任追究制度,對造成政務失信行為的責任人依法依規依紀追究責任,探索建立企業合法權益補償救濟機制。
2021年,杭州市全年共落地億元以上產業項目785個,完成年度目標的157%;新引進外商投資企業989家,實際利用外資81.7億美元,同比增長13.5%,完成省下達目標的112%;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40.2億美元,佔總量的49.2%,完成年度目標的172%,為全市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中介招商
一是代理招商:委託第三方招商機構、代理機構、中介機構代為招商,政府前期支付乙方一定活動費用(也可能不支付),項目成交后再按一定比例返傭。
二是委託招商:政府支付一定運營費,把園區工作整體委託給專業運營公司,由運營公司在當地組建團隊、拓展渠道,完成既定招商目標。
三是機構招商:與普華永道、戴德梁行、高力國際等頂級諮詢公司合作,請其推薦項目、組織考察,項目落地,給予中介費、獎勵。
案例分析:杭州市創新中介招商模式
2021年按照打造國際高端生產性服務性產業集聚高地的定位,梳理175家重點盯引目標企業名單,與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普華永道等開展合作中介招商,積極推進野村證券、世邦魏理仕管理諮詢、IWG集團總部、羅克韋爾東南區域總部以及霍尼韋爾工程中心項目等中介招商項目。
3、產業鏈招商
以區域內龍頭企業為原點、產業鏈分析為基礎,建鏈、補鏈、增鏈、強鏈為路徑,尋找和彌補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開展針對性招商。
鏈長制招商,鏈長制是產業鏈招商的升級版,由地方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鏈長」,組建招商團隊、研究產業鏈,招引相關企業入園。
鏈主制招商,即發揮龍頭領軍企業(鏈主)在招商引資中的作用,沿產業鏈開展補鏈、增鏈、強鏈招商引資。
案例分析:杭州市「一盤棋」產業鏈精準招商
2019年6月,《杭州市「一盤棋」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制度(試行)》正式實施,這是浙江省首個以市級層面為統籌,整合發改、投促、財政、規劃等部門資源,聯動市、區縣(市)及產業平臺資源的招商機制。
杭州在產業賽道選擇上一直在認真思考,在諸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賽道中,杭州究竟該往哪些方向走?杭州的產業招商開始主動做「減法」,着力推動全市產業鏈精準招商。經過多方調研與謀劃,杭州最終推出了3個產業專班,要做適合這座城市產業基礎同時又有引領性、前瞻性的產業。杭州的招商引資工作開始在頂層設計領域聚焦具體產業賽道,同時兼顧自身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等。例如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杭州聚焦創新葯物(生物藥與化藥)、醫療器械、基因診療與IT+BT賽道。
2019年至2022年,在產業鏈招商的思維推動下,杭州市制定出台了產業鏈招商引資政策,創新了產業鏈生態圈招商引資體制機制,編制了一系列產業鏈生態圈招商引資圖譜,杭州各區縣及產業園區以產業鏈招商為主線,帶動了以商引商、駐點招商、基金招商等具體工具運用與招商方式的不斷豐富與調整。2021年3月啟動的杭州創新基金規模高達1000億元,2022年圍繞五大產業鏈建設,杭州又新增了300億元的基金規模。
松下是杭州經開區最早引進的世界500強企業,其入駐下沙后帶動招引了20多個涉及馬達、洗衣機、智能馬桶蓋、小家電等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企業在下沙集聚,陸續形成了松下產業鏈集羣。每年僅僅洗衣機的年產量就接近300萬台,下沙基地也成為松下在全球最大的洗衣機生產基地。
杭州提出「五大產業生態圈」: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綠色低碳。2022年5月31日,杭州市發佈了《杭州市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以產業鏈鏈長製爲抓手,着力打造視覺智能等重點產業鏈。杭州在原浙江省推行的鏈長制基礎上,升級推出了由市領導擔任鏈長的制度。還明確了區域行業龍頭企業的關鍵「鏈主」角色。在產業發展由「鏈」向「圈」的進化過程中,創新產業鏈生態圈招商引資新模式。
緊盯產業鏈策劃項目。以完善阿里、新華三、恆逸、龍盛等本地龍頭企業,以及生物醫藥、數字安防、雲計算、智能製造、快遞物流等優勢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為切入點,吸引和推動了包括立訊精密、三星中國、阿斯利康、中芯國際等一批知名企業來杭考察對接,共同策劃生成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環節重大項目。
4、資本招商
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建立產業引導基金(資本金)、通過地方融資平臺等入股優質企業,引導好項目大產業和企業落户當地。
案例分析:杭州蕭山區基金招商成效顯著
2020年5月浙江大學未來醫學創新基金在蕭山落地兩個月時間,就為杭州市蕭山區引入了一家醫療「獨角獸」企業——太美科技。
浙江大學未來醫學創新基金規模達5億元,3月在蕭山區註冊落地后,一大批優質項目正在快馬加鞭向蕭山奔來;太美科技作為生命科學領域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AI驅動影像醫學CRO項目可對接哈佛醫學院豐富的專家資源庫,為蕭山生物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
像這樣以產業基金為媒,引進優質企業,正成為蕭山探索招商的新模式、新路徑。
2019年蕭山區發佈了《蕭山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將創投基金規模從1億元擴容至20億元,並從支持對象、基金管理、運作模式和退出模式等若干方面作出規範,進一步發揮政府創業投資機制的積極作用。如此大手筆支持,是因為產業基金招商潛力巨大。通過撬動社會資本,一方面可以引來更多優質項目資源,另一方面也極大提高了招商的成功性和準確性。
蕭山通過產業基金招商方式,招引了多家企業「大鱷」,補齊了關鍵核心產業鏈短板,為蕭山經濟高質量發展引來了「源頭活水」。如螞蟻金服創新基金去年入駐后,已孵化企業15家;容騰5G產業基金首期規模10億元,將重點投資全國範圍內5G產業鏈上中下游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培育千億級的5G產業市場,未來將打造100家5G產業及細分行業領軍企業。
5、數字化招商
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技術,對招商數據進行收集與統籌分析,精準篩選潛在投資企業、分析企業投資概率,為招商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和線上平臺。在網站或新媒體招商(投放朋友圈廣告、微信公眾號廣告、抖音廣告等)。
案例分析:浙江多地聚焦數字化招商
杭州聚焦數字化,高標準迭代招商管理體系。用數字化全新視角謀劃推進產業投資項目管理體系的制度性重塑。
一是建設全周期管理平臺。在原有的項目管理數據共享平臺上,疊加構建「智慧投資」模塊,新增盯引、簽約等功能板塊,形成企業盯引、項目生成、項目盯引、項目簽約、項目註冊落地和項目履約監管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提升全市產業投資促進工作數字化管理水平。
二是開發全流程監管場景。積極開發並上線試運行「掌上盯引」和「履約信號燈」兩大移動應用場景,打通移動端、電腦端數據,提高招引項目推進和監管效率。
三是探索全方位評價體系。優化招商項目評價框架,提高招引項目投資到位等實績內容的權重,努力引導各區縣(市)重點關注招引項目的質量、履約情況、固定資產投入和税收貢獻等,推動招商工作實效持續攀升。
桐鄉市創新開展數字化招商,助推全市完成精準招商和目標任務。深入運用數字化改革V字模型,謀劃建設以「1+3+2」架構打造「數字招商一體化」多跨場景應用。「1」即一個平臺「數字招商一體化」綜合平臺。「3」即桐鄉產業地圖、產業招商圖、項目管理圖「三張圖」。「2」即手機端和PC端「兩端適配」。該應用大幅提升了招商引資工作效能,自上線以來,全市招商人員累計使用該系統9000余次,已獲取在談項目有效信息100余條。該應用已被列為數字經濟系統省級應用項目示範試點單位,同時被納入省商務廳數字政府雙循環應用首批培育庫名單,並於11月15日在浙政釘正式上線,獲陳金彪常務副省長肯定。
浙江台州椒江區積極啟動數字化精準招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繪製產業鏈圖譜,精準掌握產業發展現狀,全面摸排企業信息,建立招商資源庫。通過整合分析產業數據資源,挖掘區域主導產業招商目標企業並精準觸達,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實現招商工作精準化、招商管理服務專業化及招商產業集羣化。在數字化招商的加持下,高效招引到50億級的海洋肽項目,從對接、簽約到實現土地掛牌僅用了11天時間,創造了台州市此類體量項目落地投產新紀錄。
6、以商招商
通過本區域現有企業、商會、協會引薦或推薦,招引上下游企業投資落户,形成產業集聚。
案例分析:杭州西子電梯公司以商引商
杭州西子電梯公司是一家民營鄉鎮企業,在企業20多年的發展壯大過程中,經歷了2次以民引外、中外合資。第一次是十幾年前通過股權融資,引進世界電梯行業龍頭企業美國奧的斯公司1500多萬美元和先進技術,成立中外合資企業西子奧的斯公司,使企業轉型升級成為國內電梯行業的知名企業。前幾年又與法國空客項目合作,引進資金項目開發了航空部件產品。
7、駐點招商
在經濟發達,產業配套對路的地區和擬招商城市設立辦事處,派駐干部或在當地組建專業招商團隊,長期負責在當地開展招商活動。
案例分析:湖州南太湖新區創新駐點招商
湖州南太湖新區創新駐點招商方式,對市政府駐上海聯絡處湖州南太湖新區工作部實行全員競聘上崗。除駐滬工作部主任和2名副主任由黨工委任命外,其他人員均面向管委會所有人員組織公開報名、全員競聘,配套建立以崗定薪、優績優酬的激勵機制,輔以考覈評比優勝劣汰機制。試點半年以來,新區招商工作在隊伍建設和項目招引兩大關鍵點上均開闢了新局面,共計上報簽約項目7個,並在新區第三屆投資貿易與科技人才洽談會上成功簽約項目5個,其中固投5億元以上項目3個、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1個。
8、飛地招商
一是發達地區在欠發達地區購買、租借一塊飛地,把溢出的項目、資金、技術轉移到上面,產生的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
二是欠發達地區到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產業對路的地區設立科技、研發和產業飛地,引進本地所需的資金、技術、項目和產業。
案例分析:飛地招商和海外授權招商
浙江麗水經開區,創新運用「問海借力」金鑰匙,在上海張江科學城和張江藥谷核心區設立了駐滬「科創飛地」,圍繞長三角核心城市羣開展精準招商。上海張江是有名的‘藥谷’,對生物醫藥企業有很強的吸引力。作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重量級企業,天境生物便是首批入駐上海張江「科創飛地」的企業。
2021年12月14日,天境生物營銷子公司浙江天麗醫藥銷售有限公司開工儀式順利舉行,這是麗水經開區創新實踐「研發在滬、生產基地在麗、銷售總部在麗」產業協同機制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上海張江「科創飛地」已引進了納斯達克、香港和科創板上市企業、創新葯和細胞領域的頭部企業以及研究機構12家。
9、總部招商
政府搭建總部基地,制定頒發總部招商政策,注入基礎引導資金,吸引總部集團企業在本地成立區域總部並留下税收。
案例分析:杭州市2021年總部經濟推進成效明顯
杭州市對營收10億元以上的220家在杭企業主動開展上門對接,力爭將更多經濟貢獻和投資留在杭州。對照浙商500強和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等榜單,梳理出320家成長型總部企業列為重點盯引目標。引進億元以上浙商迴歸項目122個,落地陽光照明全球總部、奧康電商總部等項目12個。
10、樓宇招商
政府規劃引建樓宇經濟園區,利用寫字樓、商業商住樓,採用售賣、租賃、政策扶持優惠等方法,招引企業、機構、項目註冊入户。
案例分析:樓宇經濟作為杭州城市的標誌和名片,其現代符號、都市色彩、國際元素在推介、標識、服務城市的同時,也承載着城市的時尚、品位、繁華,以致成為衡量城市經濟活力、形象魅力、發展競爭力的「風向標」。杭州市政府在全國較早發佈樓宇經濟招商引資規劃和政策,出臺樓宇經濟招商引資辦法和考覈意見,面對國內外大環境的不景氣和疫情的持續影響,2021年杭州全市10個城區仍實現税收千萬元樓901幢、億元樓214幢、十億元樓11幢,較2020年分別增加103幢、28幢、5幢。應該説,這是一張很不錯的「成績單」。
2022年的目標是「新增税收億元樓26幢、總數達240幢」,而屆時全市千萬元樓宇的新增數將達54幢。
11、產業生態招商
地方政府、產業園區構建產業生態圈: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手合作共建金融、科技、人才、政策、機制等優質產業生態環境。建立與主導產業對口的專業招商引資隊伍,打入行業朋友圈,和企業直接對話,積累業界人脈和項目線索的同時瞭解企業發展的痛點,制定針對性產業生態招商策略。
案例分析: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集聚奕真生物、輝瑞生物、美國禮來、默沙東、雅培、康萊特藥業等一眾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並以產業服務生活為核心理念,打造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產城融合示範區的「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
12、賽事招商
以創業大賽為平臺,遴選出一批優質項目,以政策獎勵、創業投資、技術合作等方式將項目引進落地。
案例分析:舟山自2017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四屆海洋經濟創業大賽,足跡遍佈海內外主要城市,已在柏林、硅谷、北京、上海、深圳等20余個城市舉行城市賽40余場,累計吸引4000余個項目報名參賽,50余個優質項目在舟山註冊落户、成長壯大。
13、展會招商
舉辦有特色的地方展會,或組團參加大城市舉辦的各類展會,舉辦學術研討會,把學術研討與具體項目洽談相結合。把展會作為招商引資的平臺,在展會上對招商項目進行宣傳推介、招商引資。
案例分析:杭州市以舉辦西湖博覽會、先進醫療技術協會企業家杭州懇談活動、國際航空產業領袖峰會等展會活動平臺為契機,按區縣分配目標企業和客商對接任務,提升項目謀劃成效。2021年,共謀劃盯引10億元以上項目152個,其中製造業項目66個;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139個,其中製造業項目64個。
14、鄉情招商
以走訪、聚會、座談等形式聯結鄉賢,遊說其回鄉投資發展。浙江省政府把「浙商迴歸工程」,作為浙江招商引資和浙江發展重大戰略,出臺了系列政策和制度機制,浙江省每年浙商投資的項目資金,佔到全省年度招商引資的60%以上。
案例分析:温州泰順縣以情感召236億元項目迴歸,助力山區人民走上共富之路。泰順縣通過誠心最足、速度最快、服務最好、力度最大四個「最」字開展以情招商,全力打好「鄉賢泰商牌」,奮力抓好「兩個迴歸」工作,推動國內國外泰順人互動發展,打造山區旅遊景區「月明星燦」新格局。目前,已與億聯控股集團簽訂總投資額超236億元的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項目,預計項目建成后,年接待遊客達300萬人次以上,年創税1億元以上,帶動全縣就業約1萬人左右。
浙江嵊州市緊緊圍繞「招商選資年」活動主旋律,積極引導鄉賢發揮「催化劑」作用,大力實施親情招商工程。動態收集嵊州籍在外知名社會人士基本信息,更新完善鄉賢數據庫,深化鄉賢聯絡機制改革。以鄉賢招商顧問團項目資源為依託,以「一把手」招商團、蹲點招商團的專業為保障,實現項目從信息收集、分析篩選、項目簽約落地的全流程跟蹤服務。
15、招才引智
伴隨我國高質量發展新時期的到來,各地招商引資都開始由單純引資轉向「招才引智」,高度重視引進智力和人才,大力招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案例分析:杭州未來科技城是杭州科創產業核心集聚區。成立伊始,杭州未來科技城就聚焦科創,主要面向海外高層次人才,吸引海歸人才回國創業。為此,杭州未來科技城的前身余杭區組團組建了「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園」這樣一個招才引智平臺。后經中組部與國資委批准成立杭州未來科技城,成為北京昌平、天津濱海、武漢東湖后,全國第四個正式掛牌為「未來科技城」的地區,前三地區皆是已有產業基礎的國家級高新區。
杭州未來科技城從開始創建起,就秉持着不唯短期GDP,着眼長遠,真正引進一流創業人才、創新團隊和高端項目為使命。從2011年到2021年,杭州未來科技城累計引進合作海內外院士44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89名,省級高層次人才280名;引進培育海外高層次人才4760名。
通過探索「人才+資本+民企」的核心打法,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推動民營企業和海外人才相互交流,充分利用浙江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本活躍的優勢,解決了海歸人才所需的創業融資與市場渠道等問題,同時幫助民營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這種創新生態圈的構建在杭州,無論是早期走出實驗室來到杭州創業的技術人才,還是近幾年從海外歸國來到杭州的有志之才,他們都在這座城市創造了一個個鮮活的成功案例,實現了自身與企業的成長與蜕變。正式招才引智戰略,促成了杭州城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16、流轉招商
由政府牽頭,建立利益分享機制,明確合作中各區縣、園區資源分配,考覈權重、比例、引進項目所屬、税收分配、服務等事項,區縣和園區之間共享企業投資項目招商信息,讓招商項目流轉,引導投資企業入駐最適宜生長的空間。
案例分析:2022年11月投資102億元的吉利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在杭州濱江區及省內多地選址,經過綜合考量最終項目流轉正式落地浙江長興縣。項目投產后,將具備年產10萬台套高端純電汽車型總成部件的生產能力,預計年產值約240億元,對推動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