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5 22:57
轉自:北京日報客户端
近日,隨着冷空氣突襲,多地「一夜入冬」。冷空氣「斷崖式」入侵,讓許多城市提前開啟冬季模式。不少消費者選擇趕在氣温暴跌前「搶先一步」備好過冬好物。
保暖裝備全線熱銷
隨着多地氣温驟降,「保暖經濟」迅速升溫,各類過冬用品加速湧入消費主場。在家庭取暖裝備方面,電熱毯、水暖毯、暖被機、乾衣機等產品熱度攀升。京東平臺數據顯示,乾衣機、除濕機、烘鞋器、暖被機等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400%,而水暖毯、電熱毯的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200%,為許多尚未供暖的家庭提供了「即時取暖」的現實保障。
居家保暖之外,服飾類產品同樣迎來銷售高峰。京東數據顯示,男女中長款羽絨服成交額同比增長180%,羊絨衫增長160%,毛呢大衣增長121%;抓絨衣褲、保暖內衣、秋衣秋褲、保暖家居服的成交額均實現翻倍增長。兒童保暖服飾也緊隨其后,羽絨服、衝鋒衣等成交額同比增長3倍。隨着氣温驟降,「一人一件羽絨服」成了家庭標配。
在鞋靴配件類目中,毛毛拖、包跟棉拖、雪地靴和長筒靴成為換季爆款。長筒靴成交額同比增長8倍,雪地靴增長6倍;加絨博肯鞋、騎士靴等新式單品也快速出圈,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秋冬穿搭新潮品。
這些保暖神器火了
半兩財經發現,主打「提前加熱被窩」的暖被機今年悄然走紅,成為不少年輕消費者的新寵。這類產品通過熱風循環快速升溫,不直接接觸身體,更適合皮膚敏感或不習慣貼身取暖的用户。同時,它還帶有除蟎功能,即使沒有陽光能曬被子也可以同步體驗到蓋着帶有「陽光曬后味道」被子的幸福感。還有網友表示,「用過之后覺得被子都變得更蓬松了」。
一些注重生活儀式感的年輕人甚至將其與香薰、助眠燈一同使用,打造「入冬前的舒適睡眠三件套」。家養寵物的周女士表示:「用了暖被機之后,連平時高冷的小貓都搶着先鑽進被窩。」
同時,傳統的電熱毯也依然霸佔榜單前幾名的位置。「空調從製冷到制熱只用了48小時」,不少網友對今日的氣温調侃道。在北京,金黃落葉與紅牆也構成了一副「速凍版秋景」。在此次寒潮的影響下,電熱毯的火爆幾乎是「意料之中」。它以升溫快、能耗低、便於收納等特點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
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不少北方網友針對「電熱毯哪款好」「怎麼選安全電熱毯」等問題的搜索和討論明顯增多:「還沒供暖,氣温突然降到個位數,真的扛不住了。」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電熱毯」,可以看到不少爆款產品的銷量已突破「10萬+」,在北京的任女士在朋友圈曬出電熱毯,並留言稱這是她「今年最值得的消費」。
買保暖好物謹防踩雷
隨着各類過冬好物銷量暴漲,在「買買買」的同時,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安全問題。以電熱毯為例,雖然升溫快、能耗低,但選購時務必關注產品是否具備3C認證、是否配備過熱保護裝置,避免選擇「三無產品」或劣質型號。電熱毯使用年限通常為3~5年,超過年限可能存在老化隱患。使用時也應避免打濕、頻繁摺疊,或覆蓋厚重衣物,以免引發短路。
其次是材質和宣傳問題。在選購高單價的服飾類商品時也需要提高警惕,特別是像羽絨服這類依賴材質和工藝保障保暖性能的產品。一些消費者發現,個別商家在宣傳中標榜「90%白鵝絨」或「高充絨量」,但實物卻存在飛絲多、材質混雜等問題,水洗標也與宣傳不符,讓人感到「踩雷」。對此,抖音平臺宣佈已啟動專項治理,集中整治虛假宣傳和材質作假。
最后是理性囤貨問題。像暖寶寶、自熱貼等一次性保暖用品,往年常被「成箱搬走」,但其有效期有限,存放過久可能導致發熱失效。多家平臺相關人士也建議消費者可以按需採購,避免盲目囤積造成浪費或失效。
來源:半兩財經
作者: 温婧 董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