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公募基金三季報陸續披露,這兩隻「翻倍基」規模大增

2025-10-25 09:29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多家基金公司陸續披露旗下部分產品2025年三季度報,其中包括兩隻「翻倍基」,即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發起、永贏科技智選。

由基金經理馮爐丹管理的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發起規模從二季度末的 15.27 億元飆升至三季度末130.22 億元,增長超750%。截至10月23日,該基金A份額年內回報率127%。截至三季度末,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發起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新易盛、阿里巴巴-W、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新泉股份、三花智控、騰訊控股、中芯國際、滬電股份、生益科技。

在三季度報中,馮爐丹表示,報告期內本基金保持高倉位配置,持續聚焦五大核心投資方向:AI 基礎設施、智能機器人與智能駕駛、AI 應用、端側AI及國產 AI 產業鏈。具體配置方面:一是小幅減倉AI 基礎設施:長期增長邏輯依然穩固,前期積累漲幅較大,保持謹慎樂觀,適當減倉;二是增配智能機器人:海外頭部企業量產逐漸落地;三是優化AI應用組合:從B端應用公司更多轉向C 端互聯網平臺公司;四是增配端側AI:端側陸續落地AI功能,催生新一輪硬件換機潮和軟件生態創新。

馮爐丹提到,經過前期較大幅度的上漲,AI 板塊整體估值已不再處於低位區間,部分熱門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對未來多年高速成長的樂觀預期。當前投資機遇與風險並存,機遇在於AI 技術正處於加速迭代和商業化落地的黎明期,產業天花板極高。但風險在於,高估值意味着對業績兑現的要求更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流動性及宏觀因素變化的衝擊,板塊波動性會顯著加大。

再者,永贏科技智選三季報顯示,該基金規模由二季度末的11.66億元擴張至三季度末的115.21億元,單季增近9倍。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永贏科技智選A今年以來收益率超185%。從持倉情況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光模塊龍頭股新易盛、中際旭創和天孚通信依舊位列永贏科技智選重倉股前三,並且均獲大舉增持。此外,生益科技、瀾起科技、仕佳光子進入前十大重倉股,勝宏科技、源傑科技、工業富聯退出。位次上,深南電路、滬電股份、太辰光上升,長芯博創降至第十位。

該產品基金經理任桀在三季度報中指出,展望后市,全球雲計算產業仍然值得重點關注。

進一步來講,最近幾個月,AI模型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全球旗艦模型正在通過不降價、限流、降規等方式進行實質性「提價」,甚至可能調整商業模式(從訂閲到按量),而token數保持100%的季度環比增長,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環比增長,意味着AI模型的價值模型(token*單價-成本)的明顯優化,預計這與模型能力、性能、用户數、商業化等方面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在商業化上,全球頭部模型廠商,通過與不同的主體合作,開始創造新的市場,並挑戰過去大廠的主業,搜索、公有云、電商、辦公等領域的巨頭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跨界競爭。相比2023-2025年大廠基於現金流投資,新雲廠商掀起的舉債投資、芯片與模型廠商的相互投資,可能會將全球AI算力投資推向更高水位。

在國內算力投資上,由於提前下單和備貨需求,市場對2026年的算力行業發展情況已經有較完善的跟蹤預測。隨着模型和算力架構的深度匹配,計算/通信/存儲的配置方案變得豐富,將帶來更多產業鏈的機會。而對於光通信和 PCB行業,預計2027年有望成為新技術交匯的大年,CPO、OCS、Scaleup 的光方案、正交背板、中板、載板等技術有望進入落地期,相關新品的價值量變化和滲透率提升值得期待。(南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