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4 12:32
即便從品牌形象來説,在香港核心商業區擁有自己的地標性總部大樓,是公司實力和形象的象徵,有助於吸引頂級國際人才和合作夥伴;這對於阿里的國際化拓展同樣意義重大。
螞蟻集團同樣需要一個香港總部,助力其加速全球化戰略。2020年以來,螞蟻集團積極探索新增長路徑。螞蟻集團將「支付寶雙飛輪、AI first、加速全球化」作為未來十年的三大戰略。
2024年3月,螞蟻國際從螞蟻集團分拆,並在新加坡註冊公司,實行獨立市場化運營。螞蟻國際是螞蟻集團海外業務的核心載體,約佔集團兩成左右營收。
螞蟻國際旗下擁有四大業務板塊:全球整合錢包門户服務(Alipay+)、全球商家支付服務(Antom)、全球企業賬户服務(WorldFirst)及場景金融業務(Bettr)。通過科技和服務的鏈接,螞蟻國際現已覆蓋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 1 億商户與 17 億消費者賬户。
整個2025年,螞蟻集團在香港可以説是快馬加鞭。
4月份,螞蟻數科正式成為香港特區政府「重點企業夥伴」,並宣佈其海外總部落户香港。5月份,媒體報道稱,螞蟻集團計劃將螞蟻國際單獨在香港上市,「目前正與監管部門溝通且無政策障礙」。
還是5月,螞蟻集團旗下子公司以3.28港元/股的價格對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發起要約收購。10月10日,該行動獲得香港證監會批准。
耀才證券金融是香港老牌券商,手中擁有香港金融市場最值錢的硬通貨——金融牌照,而且是7張,覆蓋證券交易、期貨諮詢、資產管理等核心領域。螞蟻集團以總價28.14港元(溢價17.6%)收購耀才證券金融,可以省去在香港申請金融牌照的複雜且漫長的周期,快速實現全牌照資質落地。
6月,螞蟻集團宣佈在香港、新加坡、盧森堡三地佈局穩定幣業務;旗下螞蟻數科、螞蟻國際均計劃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牌照。
就此次聯合阿里香港買樓,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螞蟻集團正積極參與香港創新樞紐的建設,深度融入大灣區發展。香港濃厚的創業氛圍,以及其連接中國與全球市場的橋樑作用,讓我們對加碼香港充滿信心。展望未來,我們將持續加大在香港的投入,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壯大本地團隊。我們希望這些舉措,不僅有力支撐螞蟻集團的全球化戰略落地,更能為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一份力量。」
超百家科技公司湧入香港
阿里系加碼佈局香港不是孤例。
2025年6月,小紅書香港辦公室舉辦開幕儀式,這是小紅書首次在中國內地以外設立辦公室。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親臨現場當主禮嘉賓,同時出席的還有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香港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任景信、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足見香港對小紅書的重視。
今年早些時候,小紅書承租了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寫字樓面積約 7000 平方呎的高層單位,作為香港區辦公室。
實際上,小紅書是香港特區政府 「重點企業引進計劃」 引入的第五批18家科技公司之一。在前幾批「重點企業夥伴」中,包括華為、聯想、京東、美團、螞蟻數科、百度智能駕駛、理想汽車、壁仞科技、地平線、科大訊飛等都已經分批進駐香港。
2022 年 10 月,香港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初步目標是 5 年內吸引 100 家相關企業來港,通過積極接觸和招攬重點企業,快速提升香港在重點產業領域的企業數量和質量。
引進辦在招商引資方面同樣是快馬加鞭。
截至 2025 年 10 月,引進辦累計簽約企業達 102 家,提前完成5年100家的目標。其中,內地企業佔比超 60%,涵蓋互聯網、科技、醫療、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至今重點企業總數突破 100 家,合共預計為香港帶來約 600 億港元投資,創造約 22000 個就業職位。
多年來,香港的對外引資工作主要由投資推廣署負責。但為加快香港的科技發展,將香港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科技中心和產業高地,香港在2022年正式提出「重點企業引進計劃」。
引進辦由香港財政司司長直接領導,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且具代表性的重點科技企業,涵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策略產業。
為吸引科技公司來港,香港撥出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會按企業個別項目帶動本地產業發展的潛力,參與共同投資;還拿出香港科學園、數碼港、新田一帶等土地為來港企業落户和提供優惠的辦公場所。
對於落户香港的科技公司,引進辦還會為致力於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務,協助它們融入本地創科生態圈。同時,為落户香港的重點企業員工提供有關在港生活的諮詢服務,包括住房、子女教育、人際網絡等。
為避免產業 「過度依賴內地」,引進辦已經加大了對歐美、全球領軍企業的招商力度。在今年公佈的第五批 18 家重點企業中,海外公司佔比達40% 。其中包括來自美國的全球AI數字知識產權保護平臺——阜博集團,歐洲的醫藥巨頭羅氏等。
科技企業的集中湧入,不只是為香港帶來了直接投資,更是為香港經濟帶來「乘數效應」。
一個直接的反應是,香港寫字樓市場的回暖。戴德梁行的數據顯示,2025 年前三季度,香港甲級寫字樓需求及租賃動力增強;預計全年整體寫字樓租金跌幅在 4%-6%。數據明顯低於2024年的跌幅。(轉載自好看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