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5 04:32
轉自:中國經營網
中經記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報道
重慶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777.SH,以下簡稱「千里科技」)近日披露招股書,衝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這家前身為力帆股份的企業,在經歷破產重整、吉利集團入主后,轉型為一家智能出行科技公司,正以「AI+Mobility(出行)」的新故事開啟新徵程。
千里科技曾是國內摩托車和汽車製造業的重要參與者,但其傳統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陷入困境。2020年經司法重整后,由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通過滿江紅基金接手並實現轉型。
印奇是千里科技的董事長。李書福對印奇的欣賞溢於言表,他曾在不久前的活動中回憶道:「我當時在全國尋找聰明人,偶然有一次見到印奇,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一拍即合。」
現在的千里科技已經實現轉型。招股書顯示,千里科技正在構建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Robotaxi在內的三大AI解決方案,並與吉利集團、奔馳數字技術等形成深度生態協同。
不過,千里科技上述三大AI原生技術解決方案尚未貢獻收入。此外,千里科技因與吉利集團的深度綁定引發市場關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吉利集團均是千里科技的最大供應商與最大客户,同期來自吉利的採購額佔比最高達50.4%,收入貢獻佔比最高達39.7%。
對於公司港股IPO、如何平衡對吉利生態的依賴與外部市場拓展、是否已有計劃降低對吉利集團的依賴、公司AI業務上的商業化實現路徑等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千里科技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不主動對外發聲,有關問題以公開的信息爲準。
從力帆到千里科技
提起力帆這個名字,外界更為熟悉的是它摩托車製造商的身份,它曾是國內摩托車行業的佼佼者,后因汽車及摩托車產業結構轉型和市場競爭加劇及管理問題,陷入經營泥沼。
2020年,力帆股份陷入破產重整。關鍵時刻,李書福通過滿江紅基金介入重組,並注入技術、資金與戰略資源,推動公司從傳統整車製造向「AI+Mobility」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2024年11月,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人物印奇當選力帆科技董事長。2025年1月,印奇提出全面擁抱「AI+車」戰略。同年2月,力帆科技更名為千里科技,凸顯企業轉型決心。
697頁的港股IPO招股書,千里科技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戰略轉型圖景,這家曾以汽車、摩托製造為核心的企業,正全力押注「AI+Mobility」賽道,試圖在智能出行浪潮中搶佔先機。
不過,千里科技的收入結構仍以傳統業務為基。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千里科技的汽車銷售貢獻收入佔比分別為66.8%、55.2%、60.0%、62.6%,摩托銷售佔比分別為24.6%、30.3%、30.7%、30.8%。除此之外,千里科技還通過銷售通用機械和房地產及備件等雜項銷售,產生小部分其他收入,佔比分別為8.6%、14.5%、9.3%、6.6%。
記者注意到,背后有吉利集團的多重賦能,千里科技目前的汽車業務主要以「睿藍」品牌為核心,涵蓋面向大眾市場的睿藍7、睿藍8新能源車型,還有專注於換電模式的車型。
這幾年,千里科技不斷提升AI出行能力,這也是支撐其赴港上市估值想象力的重要部分。2022年至2024年,千里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0.91億元、2.15億元和4.07億元,2025年上半年達2.88億元,呈現出快速上升趨勢。截至2025年6月,公司擁有超2450名研發人員,其中1605人專注於技術解決方案開發,形成了從硬件工程到AI算法的完整團隊架構。
「我們相信,AI技術勢必將革新出行格局,我們已進行戰略性轉型,並透過整合技術及產業資源,發展成為以AI為中心的企業。通過將先進的AI技術融入業務營運,我們已形成包括製造、AI能力以及軟件和硬件研發的全棧式、以模型為中心的‘AI+Mobility’能力。」千里科技方面稱,「我們相信,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與Robotaxi是‘AI+Mobility’的核心領域,因為這些解決方案精準聚焦了AI在現代交通領域中,能夠發揮最大功能價值、商業價值與戰略價值的關鍵場景。因此,我們在AI轉型進程中邁出的第一步,便是構建一套全面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組合;隨后,我們逐步將解決方案範圍拓展至智能座艙與Robotaxi領域。」
不過,截至目前,千里科技的AI原生技術解決方案尚未貢獻收入。千里科技方面也直言:「倘若‘AI+Mobility’市場的增長低於預期,倘若我們的技術未能獲得使用者及產業合作伙伴接納,或倘若無法有效應對安全及監管挑戰,對我們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需求可能會下降。任何該等風險均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長期前景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實際上,千里科技將未來押注在「AI+出行」領域,但這個賽道既充滿機遇,也面臨重重挑戰。千里科技雖然在技術層面取得了多項突破,但這些技術的商業化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
記者注意到,在招股書中,千里科技也明確指出了這方面的風險:「由於‘AI+Mobility’駕駛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其增長及普及步伐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智能駕駛技術的需求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宏觀經濟狀況、政治及監管發展、技術成熟度,以及公眾對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認知。因此,我們難以準確預測我們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市場商機的規模及時機。」
背靠吉利利與弊
在千里科技的轉型發展中,吉利集團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招股書顯示,吉利集團既是千里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也是第一大供應商。這種深度綁定,可以讓千里科技在技術平臺、供應鏈、海外渠道等方面獲得吉利集團賦能,這種優勢也是千里科技港股IPO的重要加分項。
9月28日,在「AI重慶智駕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發佈會」上,李書福出席,並稱與印奇的相識是「一個更聰明的人」介紹來的,在第一次見印奇時「考覈」了他,並認可了他。
招股書顯示,吉利集團是千里科技的第一大供應商,為其提供整車、整車成套件及核心零部件。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千里科技從吉利集團的採購金額分別為40.22億元、33.87億元、19.63億元、10.49億元,佔同期總採購額的比例分別達50.4%、50.1%、29.3%、29.7%。
吉利集團也是千里科技的最大客户。招股書顯示,其來自吉利集團的收入分別為34.23億元、22.49億元、21.44億元、13.78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 39.7%、33.6%、30.8%、33.2%。
千里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我們亦預期將向吉利集團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董事已確認,在往績記錄期間,我們與吉利集團之間的銷售與採購並非互為條件、相互關聯或被視為一項交易。我們與吉利集團的交易按合理公平的定價條款以公平基準進行磋商。」
今年6月,千里科技與若干第三方成立千里智駕作為合營企業。隨后,千里科技控制千里智駕逾50%的投票權,並對其董事會行使有效控制,千里智駕已成為千里科技附屬公司。
記者注意到,千里科技與吉利集團的深度依賴也引發了市場擔憂。如何平衡與客户的業務關係,也是千里科技需要面對的問題。千里科技方面表示:「我們專注於與主要戰略性客户的全面協作,藉此產生可持續的收益來源,並建立長期戰略的關係。例如,與主要OEM合作使我們能夠加入該OEM產品系列中的多個型號,以獲取經常性收入來源及OEM推出新型號時帶來的交叉銷售機遇。我們保留現有客户及吸引新客户對我們的成功至關重要。」
千里科技方面稱:「我們的客户參與可能因多項原因而下降,包括其對我們解決方案的滿意度、競爭解決方案的定價及質量、整體經濟狀況和我們客户的業務需求或營運變動。倘若我們未能有效適應不斷發展的行業趨勢,就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進行創新以應對客户不斷變化的需求,我們可能難以維持與現有客户的關係或繼續吸引新客户,而我們的客户可能因任何原因而減少使用我們的解決方案,繼而對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吉利集團為我們的聯屬人士,是我們的重要戰略業務合作伙伴。」在招股書中,千里科技方面也坦言,「於往績記錄期間及直至最后可行日期,我們與吉利集團保持穩定的關係,且我們與吉利集團的合作並無重大中斷或爭議。我們預期將繼續維持與吉利集團的關係。」
除了與客户方面的關係外,千里科技面臨的資金壓力,也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相關數據顯示,千里科技2023年和2024年分別虧損2.62億元和3.29億元。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持,故此次IPO募資的一部分將用於AI戰略的實施和研發能力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