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韌性與新機:廣交會透現「十四五」外貿增長密碼

2025-10-25 03:20

轉自:中國經營網

中經記者 陳靖斌 廣州報道

近日,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盛大開幕。來自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的超20萬名客商齊聚廣州,共赴這場世界級經貿盛會。

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已走過69載春秋,依然風采不減、歷久彌新。本屆廣交會創新力度空前——首次增設智慧醫療專區,首次舉辦外貿優品拓內銷對接活動,首次設立離境退税服務專區,並首次實現APP辦證與AI逛展等數字化體驗,讓參展商與採購商實現「一鍵導航」「智能逛展」,展會服務全面邁向智能化與高效化。

這一創新與開放的姿態,正與《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以下簡稱「公報」)的部署同頻共振。公報明確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同時,要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廣交會,正是這些戰略目標在外貿領域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中國外貿展現出強勁的韌性與活力。「十四五」以來,儘管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我國外貿依舊逆勢上揚。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規模較「十三五」末增長32.4%,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今年以來,儘管全球貿易環境受地緣政治與美國加徵關税等因素衝擊,外貿第一大省廣東依然穩中有進——前8個月外貿進出口達6.21萬億元,同比增長4.2%,佔全國外貿總值的21%,繼續扛起「中國製造」出海大旗。

在此背景下,第138屆廣交會以「新」提質,聚焦創新、智能與綠色發展方向,成為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本屆展會匯聚超3.2萬家參展企業與227家全球合作伙伴,規模再創新高、人氣持續攀升。它不僅為中國企業在複雜國際環境中尋找新機遇、拓展新市場提供關鍵平臺,也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向世界傳遞出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與信心。

從貿易展臺到智能展廳,從創新產品到綠色方案,廣交會正成為連接世界的橋樑,展現出中國外貿在全球經貿版圖中愈發堅韌與自信的力量。

中國智造的「智」與「質」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五年來,中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作為「十四五」時期的最后一屆廣交會,以「向新、向智、向綠」的鮮明特徵,集中展現中國製造與中國創新的最新成果,也成為觀察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窗口。

在展館的服務機器人專區,科技的魅力撲面而來。46家行業領先企業帶來了具身機器人、四足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等前沿產品,讓人彷彿置身未來工廠。

「快看,它在向我們招手!」一羣來自法國的採購商圍成一圈,目不轉睛地看着一臺四足機器人。它靈活地跳躍、翻滾,還俯身與觀眾「握手」互動,現場掌聲與笑聲不斷。另一側,一臺球形機器人在地面自由滾動,靈巧地避開障礙物,展示其適應複雜環境的能力。表演一結束,外國客商紛紛掏出手機,與「明星機器人」合影留念。

展區深處,更是科技感十足。外骨骼機器人幫助工作人員輕松搬運重物;理療機器人精準模擬中醫按摩手法,吸引觀眾體驗放松;陪伴機器人隨着音樂起舞,引來陣陣喝彩;高空幕牆清洗機器人在玻璃幕牆上靈巧移動,將傾斜面擦得一塵不染。各個展位前人頭攢動,不同國家的採購商與工作人員用中、英、法、日等多種語言洽談合作,交織出一幅熱烈的國際經貿圖景。

如果説機器人展區展現了未來的想象力,那麼家電展區則呈現了「中國智造」的現實躍升。美的、創維、格力、TCL等頭部品牌紛紛以AI與節能技術為突破口,向世界展示智能家居的新趨勢。

「這款空調採用AI節能算法,最高可降低50%的耗電量,同時在-40℃至70℃的温域內都能穩定運行。」在美的展區,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展出的新品不僅融合環保冷媒與大數據算法,還針對全球極端氣候地區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成為海外採購商關注的焦點。

創維集團此次帶來了涵蓋智能家電、XR、智能安防及個護產品的全品類創新矩陣。尤為吸睛的是其首臺AI智能體多場景LED超級電視——「創維影音王座」136吋Micro LED,憑藉沉浸式影像體驗,可廣泛應用於會議、教育、文旅等多元場景。

格力展區則聚焦「極端環境適配」與「低碳節能」。Airy空調憑藉「超高速壓縮機」技術成為「人氣王」。「在-10℃環境下制熱量提升10.9%,在-20℃提升13.3%,同時能效等級達到歐洲標準的A+++。」格力負責人介紹道。針對中東、東南亞等高温市場,格力還帶來了可在68℃高温下穩定運行的超高温製冷機型,為不同氣候帶來定製化解決方案。

TCL實業則將AI深度融入智慧家居生態。本次展出的TCL小藍翼C7新風空調,以AI健康算法重塑睡眠體驗——通過毫米波雷達感知與AI遺傳算法,能夠精準識別用户睡眠狀態,自動調整温度曲線,使深睡時長提升25%。同時,其16分貝超靜音設計為用户營造舒適環境。TCL AI超級筒洗烘一體機則憑藉AI算法匹配不同織物特性,實現個性化洗護方案,成為家庭智能生活的「新管家」。

「向新」「向智」「向綠」

廣交會「向新」「向智」「向綠」,正是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我國貨物貿易不斷優化升級,出口產品中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越來越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2.07萬億元,增長9.6%,佔出口總值的60.5%;「新三樣」產品、鐵道電力機車等綠色產品增速均達到兩位數。

「十四五」以來,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由2020年的2.40%提高至2024年的2.69%,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第14位上升到第10位。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速崛起,通過廣交會等平臺進一步輻射全球,受到了全球市場的廣泛歡迎。

「十四五」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連突破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預計可達140萬億元,這樣的經濟體量為世界提供了廣闊機遇。回望「十四五」,廣交會積極拓展全球合作伙伴,已從五年前第128屆的140家躍升至第138屆的227家,覆蓋國家和地區數從61個增至110個;推動頭部採購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第137屆廣交會吸引376家頭部採購企業參會,參會頭部採購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

本屆全球採購商萬里奔赴,來自222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5.7萬名境外採購商到會,較上屆(下同)增長6.3%,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歐盟、美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採購商增長明顯。118家境外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增長8%。185家頭部採購企業參會,增長10.7%。參展企業普遍反映採購商量質齊升。境外採購商表示中國產供鏈無可替代,為全球經貿注入穩定性。

「未來的廣交會,不僅要是一個展示和交易的平臺,更應當成為一個‘全球資源鏈接平臺’。」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廣交會要實現這一轉型,關鍵在於數字化與生態化的深度融合。「通過AI、大數據等技術,可以優化傳統展銷模式,實現供應鏈、物流、金融等多環節的資源整合,形成覆蓋全鏈條的貿易服務生態。」王鵬指出,這種生態化佈局不僅能顯著提升交易效率,也能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參展門檻。

在他看來,廣交會還應在品牌賦能與市場對接上發力。「可以考慮設立‘專精特新’企業專區,聯合跨境電商平臺開展聯合營銷,同時提供品牌設計、知識產權保護等增值服務。」王鵬説,這將有助於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提升認知度和競爭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