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洛陽鉬業前三季淨利超去年全年 KFM二期達產后新增年均10萬噸銅|財報解讀

2025-10-24 20:59

財聯社10月24日訊(記者 梁祥才)得益於有色金屬產品量價齊升等因素,洛陽鉬業(603993.SH)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長超七成且總額超去年全年。同時,公司擬投資不超過10.84億美元開發KFM二期項目,達產后新增年平均10萬噸銅金屬。

今日晚間,洛陽鉬業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4.85億元,同比減少5.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超越2024年全年業績,達142.8億元,同比增長72.61%;扣非淨利潤145.37億元,同比增長69.98%。

對於業績變化原因,洛陽鉬業在三季報中表示,系主要產品價格同比上升,疊加銅產品產銷量同比實現增長,實現利潤同比上升。

產量方面,2025年1-9月,公司礦產銅、鈷、鉬、鎢、鈮、磷肥產量分別約為54.34萬噸、8.8萬噸、1.06萬噸噸、0.6萬噸、0.78萬噸和91.28萬噸,同比變化幅度分別為14.14%、3.84%、-6.38%、-2.1%、2.07%、1.92%。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洛陽鉬業鈷銷量約5.1萬噸,同比下降36.08%。這一銷量下降的背后是剛果(金)鈷出口禁令,該禁令的實施時間為2025年2月22日至10月15日,之后轉為實施出口配額制度。

公開信息顯示,公司在2025年四季度獲得6500噸鈷出口配額,在2026年獲得31200噸的鈷出口配額,超過剛果(金)2026年基礎配額的三分之一,另外兩家礦業巨頭嘉能可、歐亞資源配額佔比分別為27.3%和21.6%。

事實上,洛陽鉬業所獲配額仍與其年產量有着較大差距。2024年公司鈷生產量為114165噸,據此計算,2026年鈷出口配額不到2024年鈷產量的三成。

洛陽鉬業在未來籌劃上已有新動作,在今日召開的董事會上審議通過了在項目建設投資不超過10.84億美元額度範圍內實施剛果(金)KFM 二期工程開發項目,預計該項目於2027年投產,達產后新增年平均10萬噸銅金屬。

洛陽鉬業還同步公告了重要人事變動,原總裁、執行董事孫瑞文與原副總裁、首席商務官Kenny Ives因個人原因離職,公司聘任彭旭輝為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聘任Branko Buhavac為公司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

從過往履歷來看,彭旭輝是「80后」,為正高級工程師,曾任深天馬A(000050.SZ)董事長等職務,任職期間主導過該上市公司戰略規劃、資本運作及整體經營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洛陽鉬業管理層出現更替,其中,海外併購經驗豐富的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劉建鋒被市場解讀為洛陽鉬業將強化海外併購;有紫金礦業集團總工程師背景的公司常務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闕朝陽被視為洛陽鉬業將要在礦業降本上發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