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利潤大增73%!平安好醫生股價卻大跌!投資者因何不買賬?

2025-10-24 14:41

10月23日港股盤后,$平安好醫生(HK1833)披露了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營收與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平安好醫生實現收入37.2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6%;淨利潤為1.84億元,同比大增72.6%;經調整淨利潤2.16億元,同比增長45.7%。

值得玩味的是資本市場的反映。10月24日,平安好醫生(01833.HK)股價繼續下行,一度下探9.4%,截至發稿前,該股跌幅為5.49%,報14.63港元/股。

這種背離並非首次。早在8月19日盤后平安好醫生發布中報時,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9.5%,淨利潤同比激增136.8%,股價次日交易卻大跌6.81%。隨后,股價重回上升通道。

有分析指出,連續兩次「業績利好變利空」的背后,是市場對平安好醫生后續增長持續性的擔憂,以及潛在估值風險疑慮。此外,中期財報點評中,浦銀國際曾表示,平安好醫生中期業績雖亮眼,但年內較大股價漲幅或仍需業績增長消化。

截至10月23日收盤,平安好醫生年初至今的股價累計漲幅約為141%。這一表現超越了同期內的$京東健康(HK6618)、$眾安在線(HK6060)以及$阿里健康(HK0241)等互聯網醫療概念股的漲幅。

事實上,自2021年進入業務轉型期以來,平安好醫生今年才真正重歸增長軌道,在收入增速、毛利率及經調整淨利率三大核心指標上均實現全面增長。這也是推動其年內股價翻倍表現的主因。

今年三季度,平安好醫生整體經營延續增長態勢,助力前三季度各項經營數據取得不錯表現。

對於業績的提升,平安好醫生指出,主要受益於公司醫險協同模式的不斷深化,「保險+醫養會員」模式的持續深耕,以及在企業健康管理業務上的快速推進。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綜合金融客户端(F端)及企業端(B端)企康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5%;前三季度,公司累計服務企業客户數超4500家,B端付費用户數同比增長30.6%。

與此同時,公司協同平安集團,匯聚F端及B端企康流量,在線、線下結合,AI全面賦能應用,打磨以到線服務為核心、串聯到店/到企/到家的閉環服務。截至9月末,家醫會員權益覆蓋用户數超4000萬人,居家養老服務權益用户數較2024年末增長41%。

此外,平安好醫生積極推進AI技術應用,專業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複雜疾病MDT(多學科會診)治療方案准確率進一步提升至近90%,並且助力家醫客均服務成本同比下降約52%。

總結而言,平安好醫生通過「F端+B端」雙輪驅動戰略,深化與平安集團生態協同,疊加AI技術賦能下,運營效率提升、成本管控優化,實現業績高增。

不過,從增速看,平安好醫生三季報顯露疲態,13.6%的營收同比增速,較上半年的19.5%有所放緩。此外,平安好醫生前期漲幅過大,估值回調壓力開始顯現。

2025年初以來,在AI醫療概念熱潮推動下,背靠平安集團資源優勢的平安好醫生,受到資金追捧。其股價從6港元左右的低位啟動,至9月3日觸及24.4港元年內高點,期間累計漲幅超3倍。

在此背景下,平安好醫生估值風險加速釋放,當前公司股價較年內高點已回撤近40%。但即便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平安好醫生市盈率(TTM)仍達141.38倍。

作者:瓶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