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微電腦公司:利潤率大幅下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2025-10-24 19:25

超微電腦公司(SMCI)的這一年充滿波折。受延迟提交監管文件及美國司法部調查引發的公司治理擔憂影響,其股價迟迟難以回升。

儘管波動劇烈,但最終與 12 個月前的水平基本持平。這讓投資者不禁好奇2026 年超微電腦公司的命運將走向何方?

我們先從超微電腦公司周四上午發佈的 2026 財年第一季度(以下簡稱 「Q1」)初步財報説起。

儘管細節有限,但公司公佈了部分營收預期及其他關鍵信息,而從撰寫本文時超微電腦公司股價下跌 8% 的表現來看,市場顯然對這些信息並不滿意。

以下是此次財報公告的核心內容:

近期獲得的設計訂單總額超 120 億美元,交付時間預計在 2026 財年第二季度(以下簡稱 「Q2」)。公司將在即將召開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進一步更新 Q2 的預計交付量及營收情況。

因設計訂單升級,原計劃計入 Q1 的部分營收被推迟至 Q2,導致 Q1 預計營收為 50 億美元,低於此前 60 億至 70 億美元的指引區間。

公司旗下基於英偉達 GB300、B300、RTX Pro 芯片及 AMD 355X LC 芯片的產品需求旺盛,目前已開始出貨。

在分析師看來,此次財報最核心的問題是營收大幅不及預期。Q1 50 億美元的預計營收,較此前指引區間中值及分析師共識預期低了 20% 以上。

公司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這部分原計劃計入 Q1 的營收並未消失,只是因 「設計訂單升級」 推迟至 Q2。而在過去幾個季度里,超微電腦公司已多次未達營收指引,在當前 AI 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這樣的表現相當糟糕。

分析師看空超微電腦公司的理由中,最關鍵的一點仍是公司始終無法實現運營槓桿效應。儘管營收規模有所擴大,但利潤率卻不斷崩塌且持續下滑,這要麼説明市場競爭過於激烈,要麼表明超微的產品並未形成差異化優勢。

這種趨勢理應給所有投資者敲響警鍾。出現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在於,超微電腦公司的監管問題削弱了其業務擴張能力 ,潛在客户可能因擔憂而不願簽訂大額合同,且受延迟提交文件及治理問題影響,公司獲取資金的難度也有所增加。

去年 2 月,超微電腦公司曾通過私募發行可轉換債券融資,這種融資方式通常不被財務狀況穩定的公司採用,從側面印證了其資金困境。

而就在幾個月前的 8 月,超微電腦公司還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 10-K 年報,承認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核心內容如下:

「我們認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因此該控制體系未能有效運作。」

「我們也無法向您保證,未來不會出現或發現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其他重大缺陷。」

如今,超微電腦公司不僅面臨利潤端承壓、業務擴張受阻的問題,更坦言無法保證內部控制及財務報表的準確性。

那麼,看多該股的理由究竟是什麼?難道是認為這些治理問題最終無關緊要,公司能扭轉運營頹勢,並在這個 「成本競賽無底洞」 且顯然缺乏規模經濟效應的市場中,突然找到提升利潤率的方法?

在分析師看來,這隻股票充其量只是 「賭大小」,根本算不上一筆合格的投資。管理層至今未能重建投資者信任,且仍在持續 「畫大餅卻難兑現」。

在此次 Q1 初步財報中,超微電腦公司重申 2026 財年總營收指引為 330 億美元, 簡單計算可知,這意味着公司在接下來三個季度需實現 280 億美元營收。

從 Q1 的 50 億美元,突然躍升至后續每個季度平均超 90 億美元的營收規模,這真的可能實現嗎?

分析師對此深表懷疑。當前 AI 板塊中,許多股票憑藉營收增長、強勁利潤率及長期潛力一路走高,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我實在看不出將資金投入這隻 「拖油瓶」 股票的價值。

短期來看,分析師預計超微電腦公司股價最好的情況是在 50 美元左右波動,而若公司未能達到年度營收指引,股價還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中長期而言,如今超微電腦公司營收增長已觸底,利潤率大幅下滑,若公司為維持增長而進一步犧牲利潤率,未來幾個季度可能會面臨更嚴峻的 「清算時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