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先豐企航」阿聯酋、沙特出海實訓,「法商融合」護航地方產業全球化

2025-10-24 19:29

轉自:法治網

在全球產業鏈深度融合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正從「單點突破」邁向「集羣出海」的新階段。作為北京市護航地方產業全球化的首創平臺,中關村豐臺園「先豐企航」第2期企業出海實訓營於10月15日至21日成功組織交控科技國聯股份、鼎興達、奧泰康等十余家頭部與高新技術企業赴阿聯酋迪拜、沙特利雅得開展專項實訓。

本次實訓聚焦軌道交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豐臺優勢產業,通過「實地考察+精準對接+服務落地」的模式,推動園區企業與中東市場深度鏈接,不僅達成多項合作意向,更標誌着豐臺產業出海服務體系從「東南亞試點」延伸至「中東樞紐」,為區域企業全球化發展開闢新路徑。 

精準錨定中東機遇

優勢產業供需高效匹配

中東地區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經濟板塊,正憑藉「迪拜人工智能戰略」「沙特2030願景」等規劃,成為全球科技創新與基礎設施建設的熱門市場,這與豐臺園區在軌道交通、數字經濟等領域的產業優勢高度契合。本次實訓營精準錨定中東市場需求,深度參與當地核心產業展會與對接活動。

在迪拜人工智能展覽會上,實訓營團隊重點走訪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數字經濟創新應用等主題展區,與十余家國際企業展開技術交流,推動豐臺園數字經濟企業與迪拜自貿區在智慧場景落地、跨境數據合作等領域達成合作意向。交控科技的軌道交通智能化解決方案與中東智慧城市建設需求高度契合,已進入項目洽談階段;國聯股份「絲路雲鏈」平臺在迪拜DMCC自貿區成功落地,與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探討「數字供應鏈+跨境金融」合作模式,呼應迪拜作為全球貿易樞紐的功能定位,將為中阿企業數字貿易合作提供新通道。

在沙特國際軌道交通展上,「先豐企航」組織中國中鐵中國通號、交控科技等產業鏈核心企業及多家重點創新單位以整體形象亮相,與沙特鐵路公司(SAR)、海灣合作委員會鐵路局(GCC Railway Authority)、沙特國家工業發展與物流計劃署(NIDLP)、沙特鐵路理工學院(SRP)等關鍵機構開展深入交流。交控科技與沙特鐵路公司就科技項目合作達成初步意向,並與沙特主權基金(PIF)探討未來合作方向,有效推動中國軌道交通技術在中東市場的應用推廣。卡斯柯信號(北京)有限公司與利雅得當地中資企業就總投資超百億美元的利雅得地鐵7號線項目開展合作洽談,並與海灣合作委員會鐵路局總監Nasser AlQahtani舉行會談,為參與海灣國家鐵路網建設奠定基礎。與沙特鐵路理工學院就人才培養達成合作共識。雙方將推進在人才培養、專業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為沙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可持續的人才支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沙特國家工業發展與物流計劃署對「公鐵海聯運」創新模式表示充分認可,將協助推動示範項目落地。這一突破不僅體現了中國技術在沙特能源運輸領域的應用價值,更展現了中沙合作在商業模式創新上的深度融合。

「中東市場對高品質軌道交通設備與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需求十分迫切,這次實訓讓我們直接對接上沙特鐵路公司、海灣合作委員會鐵路局等核心機構,不僅明確了當地技術標準與合作模式,更感受到豐臺‘抱團出海’帶來的資源優勢。」 交控科技國際市場總監朱迪在「LUXURY TRAVEL CONCEPTS」 平行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論壇中分享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技術應用,已吸引3家中東企業表達合作意向。

綜合服務體系海外落地

構建「一站式」出海支撐

破解企業「出海難、落地慢、風險高」的痛點,是「先豐企航」平臺的核心目標。本次實訓的一大亮點,是推動豐臺園企業出海服務體系在中東實現「實體化落地」——「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企業出海綜合服務站」在迪拜、利雅得正式簽約授牌,服務站由中國銀行迪拜分行、中關村海外園DMCC創新展示中心、盈科律師事務所沙特辦公室、安永中東團隊協同運營,將為園區企業提供跨境融資諮詢、外匯風險管理、本地化政策解讀、投資合規診斷、税務規劃、知識產權保護等「全流程出海支持」。中關村海外園DMCC創新展示中心總監周志勇表示,服務站將依託自貿區優勢,為豐臺園企業搭建新技術新產品展示、產業對接、資源共享的本地化平臺。

依託DMCC、IFZA等自由區100%外資所有權、税收豁免、便利註冊等政策優勢及中國銀行全球網絡資源,服務站將提供企業註冊代辦、政策解讀、合規審查、跨境結算等「一站式」服務,覆蓋從項目對接至運營落地的全流程。此外,實訓營還與迪拜 IFZA 自由區達成合作意向,將為豐臺企業提供「快速註冊+税收優惠」的專屬扶持包。

「以前企業自己對接海外資源,光找一家靠譜的本地律所就要花幾個月,現在通過服務站,1小時就能響應法律諮詢,跨境融資通道也比以前暢通了」國聯股份相關負責人在 「先豐企航」走進中東活動中,分享了「絲路雲鏈」平臺在迪拜 DMCC 自貿區的落地經驗。IFZA公共關係總監莉亞表示,豐臺園的軌道交通、數字經濟等產業資源與IFZA聚焦的金融科技、跨境貿易領域高度契合,服務站的設立將加速中企在中東的集聚發展。

法商融合保駕護航

打造產業出海「豐臺樣板」

作為北京市法商融合示範區和豐台法務先導區的重要實踐,本次「先豐企航」實訓營始終以「法治護航」為核心,構建「法律+產業+金融」的融合服務模式。在沙特利雅得,實訓營團隊與盈科、安永當地負責人針對中東投資法律環境、勞動合規政策、知識產權保護等企業關心的問題展開閉門座談;中國銀行沙特分行則針對企業跨境資金流動需求,發揮跨境金融優勢,為豐臺園企業提供‘融資+結算+避險’一體化服務,助力企業在中東市場行穩致遠。這種「法商融合」的服務模式,已在多個項目中顯現成效:盧溝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園依託法務團隊提供的中東醫療資質申報指導,與沙特醫療集團就中醫藥種植、傳統療法合作達成初步意向;奧泰康通過實訓營對接的華大基因沙特Genalive實驗室,明確了基因檢測產品在中東市場的註冊流程,為后續本地化生產佈局掃清障礙。

「從東南亞到中東,‘先豐企航’的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升級。」 豐臺區副區長崔向華在授牌儀式上表示,「豐臺區已構建起‘豐享資住’政策體系與‘豐宜服務’品牌,可為入駐企業提供最高300萬元人才獎勵、跨境融資貼息等支持。‘先豐企航’是豐臺服務企業全球化的創新實踐,通過‘政府搭台、機構賦能、企業唱戲’模式,推動豐臺現代產業體系與全球市場深度耦合,讓‘豐臺服務’‘豐臺製造’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

下一步園區將以本次中東實訓為基礎,進一步擴大海外服務網絡——年內計劃在歐洲、拉美新增5家出海綜合服務站,同時推出「豐小智」出海數字人平臺,實現「線上諮詢+線下對接」的無縫銜接;針對中小企業出海需求,還將啟動「出海陪伴計劃」,提供免費合規診斷、低價金融服務等扶持,讓更多豐臺企業能夠「走出去、走得穩、走得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要「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打造出海綜合服務港」。豐臺園的實踐正是對國家戰略的積極響應。作為地方產業出海的探索樣本,豐臺園通過「先豐企航」平臺,構建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方協同」的綜合服務體系,形成「事前規劃—事中保障—事后跟進」的全周期服務鏈條,為地方產業出海提供了可複製的「豐臺經驗」。

截至目前,「先豐企航」平臺已組織兩期出海實訓,推動13家豐臺企業與海外市場達成合作,落地項目金額超12億元,佈局12家海外服務站。從「豐臺製造」到「全球價值」,以「先豐企航」為核心的產業出海綜合服務體系,正成為地方政府推動企業全球化的「可複製樣本」,為首都南部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全球動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