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4 20:08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轉自:中國電力新聞網
——訪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瞿曉鏵
中能傳媒記者馮聰聰
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中國的新能源企業不僅是參與者,更是推動者和引領者。從2001年創立至今,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以下簡稱「阿特斯」)已走過24年曆程,從最初的光伏產品製造商,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在2025年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的間隙,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瞿曉鏵接受了中能傳媒記者專訪,他不僅帶來了對能源未來的思考,也帶來了阿特斯最新的技術成果——SolBank 3.0儲能系統,他表示,阿特斯從「產品出海」走向「價值出海」,而這一切,纔剛剛開始。
光儲融合,重構價值
儘管美國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釋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能源政策風向,但在2025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的現場,來自全球的能源部長與國際組織代表依然共聚一堂,「我感受到的最強烈信號,就是碳中和依然是人類的共同目標與堅定共識。」瞿曉鏵開門見山地説道。
在瞿曉鏵看來,「融合與價值重構」是能源領域當前階段最貼切的關鍵詞。他進一步解釋,過去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各自為戰,如今隨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佔比從1%–2%提升至5%–10%,單一能源形態已難以獨立支撐系統穩定。發電具有間歇性的光伏,必須與儲能系統結合,通過電力電子技術實現能源管理的智能化、系統化,才能實現24小時穩定供電。
阿特斯早在十多年前便開始佈局光儲融合,如今已形成從電芯製造、系統集成到全面驗證的一體化產業鏈能力,年產能達20GWh。瞿曉鏵介紹稱,2024年,阿特斯儲能交付量超過7GWh,訂單儲備達91GWh。
在全球化戰略方面,瞿曉鏵將阿特斯的發展劃分爲三個階段,即1.0階段是產品與服務的全球覆蓋,2010年前后已實現對全球近100個國家的銷售與服務網絡佈局;2.0階段是製造的全球化,阿特斯在中國、越南、泰國、巴西、加拿大等地設廠,近年來更在美國達拉斯、印第安納、肯塔基等地建設製造基地,逐步實現本土化生產;3.0階段則是產品與服務的深度融合,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
段瞿曉鏵透露,在如今的3.0階段,阿特斯正在為北美地區的AI算力中心設計光儲一體化供電方案,探索電力服務與數字基建的深度融合,且公司已設立「人工智能首席協調官」職位,推動AI技術在能源系統中的創新應用,為未來的4.0階段做準備。
技術破局,厚雪前行
在儲能領域,阿特斯不僅是早期的技術探索者,更是項目實踐的先行者。瞿曉鏵坦言,阿特斯的發展路徑並非追求爆發式增長,而是注重穩健與差異化。從年交付2GWh到如今的9GWh,公司保持年均30%–40%的複合增長率,但在瞿曉鏵看來,「真正的長坡厚雪」在於能否持續為社會提供清潔、平價且穩定的電力。
阿特斯將光伏項目中積累的系統開發經驗成功複製到儲能領域。早在2018年,公司就在美國加州簽署了首個儲能容量長期協議,為斯坦福大學等機構提供儲能電力。當時,儲能技術路線尚未成熟,團隊對比了磷酸鐵鋰、三元鋰、反流電池等多種方案,最終選定磷酸鐵鋰路線,並決定由中國團隊主導產品開發。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阿特斯的全球化視野,也展現其技術路線選擇的前瞻性。
如今,阿特斯的核心儲能產品包括大型儲能系統SolBank和工商業儲能系統Kubank,均獲UL、IEC、GB等國際權威認證。在本次論壇上,阿特斯展示了最新推出的5MWh儲能櫃和8MWh靈活裝卸儲能櫃,以及面向高端户用市場的EP Cube產品。其中,EP Cube產品今年在美、日、歐等高端市場實現突破。這款產品可提供近20度電的儲能容量,輸出功率可達7.6千瓦,支持運行大功率電器,
瞿曉鏵特別提到,儲能系統不僅要解決技術問題,更要與電網接入、收益模型、項目融資等環節緊密結合,形成閉環。阿特斯在全球項目中積累的電網協同、金融模型構建等能力,成為其在儲能領域構建競爭壁壘的關鍵。
展望未來,瞿曉鏵認為,光伏與儲能的融合不僅是技術路徑,更是能源系統價值重構的核心。他預計,光伏發電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將從目前的4%–5%提升至10%–15%,而儲能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支撐。阿特斯將繼續以「光儲協同」為戰略核心,通過國際化佈局與產品創新雙輪驅動,推動能源系統向清潔、穩定、高效的方向演進。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