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氪星晚報|淘寶出海正式上線跨境家俱直郵服務;Rivian計劃裁員超600人;雷軍迴應小米K90定價

2025-10-24 18:01

大公司:

Rivian計劃裁員超600人

在特朗普政府調整法規的背景下,Rivian及其他電動汽車製造商正面臨愈發嚴峻的市場環境。據報道,全電動汽車製造商Rivian汽車公司計劃裁員逾600人,目前該公司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市場挑戰。

娃哈哈經銷商接通知:明年賣娃哈哈不賣娃小宗

宗馥莉辭職風波后,經銷商到底是繼續做「娃哈哈」還是單干「娃小宗」終於有了答案。據山東娃哈哈經銷商證實,已經接到宗馥莉所控股的宏勝系業務員通知,要求經銷商打款繳納保證金,明年繼續銷售「娃哈哈」品牌產品。

特斯拉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將汽車產量提升至300萬輛

特斯拉公司宣佈雄心勃勃的計劃,計劃在未來24個月內將汽車產量提升至300萬輛。這主要得益於其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擴展。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強調了公司在人工智能和能源解決方案上的戰略重點,其中電池存儲業務顯著增長並推出了新的Megapack型號。

淘寶出海正式上線跨境家俱直郵服務

36氪獲悉,10月24日,淘寶出海正式上線跨境家俱直郵服務,首批服務覆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四大市場,最快3-5個工作日即可送達。目前淘寶出海全平臺支持大件跨境直郵的商品總數超過百萬件,覆蓋住宅家俱、商業/辦公家俱以及家裝主材三大行業,有超過8萬個商家參與其中。

雷軍迴應小米K90定價

36氪獲悉,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10月24日上午在其微博上發文迴應小米K90手機定價問題,他表示內存漲價太多,希望消費者能夠理解小米公司的定價決策。

小米汽車推出購置税補貼方案

36氪獲悉,小米汽車為應對訂單量超預期及跨年交付問題,推出購置税補貼方案。凡在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鎖單的車主,若因小米汽車的原因導致車輛在2026年交付,可享受購置税補貼。適用於小米SU7系列及YU7系列等車型,補貼通過購車尾款減免方式進行,最高限額為15000元,確保車主不因購置税政策變動而增加額外支出。

TikTok架構調整,在脈脈招聘人才

36氪獲悉,10月22日,TikTok架構再調整,1992年出生的支穎成為TikTok總負責人。隨着架構調整,TikTok也加快招聘中高端人才的步伐。目前,TikTok在脈脈上發佈了多個百萬年薪崗位,工作地址包括國內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以及歐美、東南亞等多個地區,崗位類型涵蓋業務規劃、產品經理、數據科學、設計師、算法、前端后端等多個工種,其中數據科學、大模型算法等多個崗位年薪超過120萬。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起「反內卷」倡議:堅決抵制倉儲行業惡性競爭行為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今天發起《關於反對「內卷式」競爭 促進倉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倡議》。倡議要求,倉儲經營者須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堅持公平、合法、誠實信用原則,以生產經營成本與市場供求狀況為定價基本依據,依法行使自主定價權,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穩定,共同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堅決抵制低質低價的惡性競爭行為,在招投標全流程操作中,嚴禁以低於成本的報價參與競標,切實保障倉儲產品與服務的質量標準。

新產品:

億緯鋰能:預計四季度繼續推出固態電池下一代產品

億緯鋰能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全固態電池方面,公司按照先前規劃,先把中試線建好,然后不斷的做產品升級,按照目前的節奏,公司預計在第四季度繼續推出下一代產品。與此同時,公司也思考在半固態電池領域的佈局,考慮在現有的某些產線,通過小額資金的投入實現升級改造,實現半固態電池的生產。與此同時,公司也在做下游市場的開拓工作。

法國高速公路測試電動車「邊開邊充」技術

法國高速公路運營商萬喜公司10月22日在官網發佈新聞公報説,當日一輛電動重型貨車在巴黎附近的A10高速公路上成功實現「邊開邊充」動態感應式充電,該技術的應用有助於進一步促進交通運輸領域脱碳。據公報介紹,900個銅線圈被安裝在長達1.5公里的高速公路路段下面,這些銅線圈由電網供電,產生電磁場,能夠將電能傳輸給配備接收器的行駛車輛,從而使高速公路變成「無線充電器」,實現「邊開邊充」。

投融資:

小馬智行計劃兩周內在香港上市,擬融資逾5億美元

據報道,小馬智行計劃兩周內在香港上市,擬融資逾5億美元。

月之暗面將完成數億美元融資

據報道,大模型kimi的母公司月之暗面近期將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達數億美元

其他值得關注的新聞:

中共中央新聞發佈會:未來10年將再造一箇中國高技術產業

中共中央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介紹,創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建議》還提出前瞻佈局未來產業,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產業蓄勢發力,未來10年將再造一箇中國高技術產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