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4 17:26
來源:風雲IPO
作者|劉欽文
IPO前創始人已離職。
智能快遞櫃巨頭豐巢的IPO夢,正因一紙對賭協議而陷入僵局。
2024年8月,剛剛扭虧為盈的豐巢控股有限公司(下稱 「豐巢」)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在遞交前夕的8月26日,豐巢與投資機構達成延迟對賭協議,將合格上市日期從2025年1月27日,延迟到2027年1月31日,為此支付了約8000萬美元的「權利調整費用」。
然而,這筆鉅額投入並未換來理想的結局。2025年2月,因未按時提交補充文件,豐巢的《招股書》失效。直至2025年10月,在《招股書》失效八個月后,豐巢IPO停滯的核心原因逐漸浮出水面——據「第一財經」報道,豐巢的投資方之一亞投資本,與豐巢在股份回購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雙方圍繞2021年簽署的對賭協議條款進行了多輪談判,但未能達成一致,最終亞投資本在中國香港提起訴訟。這直接影響了上市審覈進程。
就在訴訟被爆出的一周前,陪伴豐巢走過十年的創始人兼CEO徐育斌也正式離職。
訴訟疊加重大人事變動的衝擊下,豐巢IPO之路又該怎麼走?
01#
花5億延長對賭協議仍被起訴,
「兩通一達」成幕后贏家
這場糾紛的核心,是一份四年前簽署的投資協議。
2021年1月,豐巢與「B-4類普通股股東」訂立投資協議,豐巢向具有贖回權的他們發行4.84億股普通股,發行代價為4億美元。
其中,亞投資本通過離岸實體Asia Forge (Cayman) Ltd.認購了1.35億美元,並設定了上市對賭條款。根據協議,豐巢若沒有在投資4周年(即2025年1月27日)內上市,相關股東就可以行使贖回權。
面對這一緊迫的時間表,豐巢在2024年申請上市時修改了上述協議,將「B-4類普通股股東」行使贖回權的最終上市截止時間延長至2027年1月31日前。
圖源:《招股書》
然而,協議的修改並非無代價。
根據新協議,豐巢若想延長對賭時間,需要向每位B-4類普通股持有人支付一筆「權利調整費用」,費用標準基於每股0.165435美元計算,總計約達8000萬美元(相當於人民幣約5.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支付這筆費用,豐巢的流動負債大幅增加。從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1.96億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66.18億元,「主要是由於重新分類具有有關B-4類普通股股東的贖回權的股東應付款項,從非流動負債轉為流動負債,造成流動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增加。」豐巢在《招股書》中表示。
這一調整引發了亞投資本對部分修訂條款的異議,儘管經過多輪溝通磋商,雙方仍未能打破僵局。最終,亞投資本在中國香港向豐巢提起訴訟。
按照港股上市規則,存在重大未決且未解決訴訟的公司,通常無法通過上市審覈。這意味着,若無法解決與亞投資本的糾紛,豐巢的上市計劃將無限期延迟。
公開信息顯示,亞投資本是一家於2016年成立的私募股權公司,專注於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地區的投資,目前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5億美元,投資領域涵蓋新能源汽車、智能出行、先進製造、機器人、消費品和物流等。
天眼查顯示,亞投資本在內地的投資項目包括文遠知行、百川智能、鎂伽科技、勁方醫藥等十家科技公司,其中文遠知行已經在美股上市,鎂伽科技已經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百川智能也有IPO計劃。可以説亞投資本的投資有着相當高的成功率。
圖源:天眼查
與亞投資本等因上市而產生訴訟、關係陷入焦灼不同,豐巢的其他股東「兩通一達」,在賺了14億后已經早早離場。
豐巢成立於2015年4月,由順豐聯合申通、中通、韻達及普洛斯共同創立。五大快遞物流公司,共同認購了豐巢科技新增的4.5億元註冊資本,認購完成后,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與韻達則各持20%股份,普洛斯持股5%。
但2017年3月,「阿里系」的菜鳥與豐巢合同到期,隨后順豐和菜鳥的「快遞數據之爭」爆發,正式將快遞江湖的「兩大派系之爭」擺上檯面。
豐巢的股東申通、韻達、中通,在這場戰役中,最終均投向了菜鳥的懷抱。
2018年5月,圓通發佈公告稱,已聯合中通、申通、百世等企業向菜鳥供應鏈全資子公司浙江驛棧合計增資31.67億人民幣。
增持菜鳥子公司的同時,中通、申通與韻達,在2018年6月相繼宣佈退出豐巢,將其持有的豐巢所有股權悉數轉讓。
雖然已經退出,但中通、申通與韻達的這筆對豐巢的投資,依然是筆賺錢的買賣。其中,中通獲得回報5億元、申通3.89億元、韻達5.45億元。三者合計,約為14.34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不同的商業決策導向了截然不同的結局。早期股東在行業格局重構前果斷退出,實現了資本的安全獲利與戰略轉向;而后期投資人則因協議條款與公司深度綁定,最終陷入因上市對賭引發的漫長訴訟,不僅阻滯了公司的資本化進程,也使自身陷入了進退維谷的被動局面。
02#
豐巢剛扭虧為盈,
創始人已離職
與訴訟僵局同時傳來的,是創始人徐育斌的離職消息。
據媒體10月14日報道,豐巢創始人兼CEO徐育斌近日因身體原因已正式提出辭職,辭職后不影響豐巢的正常運營。對此,豐巢方面未予否認,但也未提供更多信息。
從創始人徐育斌的履歷來看,他是一個「快遞小哥逆襲」的絕佳樣本。
公開資料顯示,1981年出生於廣東梅州的徐育斌,高中畢業后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在廣州幾經輾轉后,他又到深圳,在順豐做起快遞員。2009年徐育斌在韓國考察時發現快遞櫃商機,2015年在順豐董事長王衞支持下創立豐巢,親手將其打造成估值曾達250億元的獨角獸企業。
《招股書》顯示,2021年徐育斌薪酬為2.22億元,包括薪金、工資、花紅、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多項費用中,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就達2.2億元。
圖源:《招股書》
2022年起,徐育斌不再拿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2022年、2023年年薪分別降為179.1萬元、208萬元。
徐育斌的離場,恰逢豐巢最艱難的轉型期。
《招股書》顯示,豐巢這家巨頭曾長期深陷虧損泥潭,2021年-2023年、2024年前五月,營收分別為25.26億元、28.91億元、38.12億元和19.04億元。
淨利潤方面,2021年-2023年淨虧損分別為20.71億元、11.66億元、5.4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37億元。2024年前五月成功扭虧為盈,淨利潤為7160萬元。但盈利穩定性如何尚不得而知。
「豐巢快遞櫃的收費模式頗受爭議,其盈利模式依賴於收費帶來的收入增長。然而,這種盈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用户對收費政策的接受程度。對於快遞櫃是否是一門好生意,這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市場競爭、成本結構、政策環境等。儘管快遞櫃有一定的商業前景,但在當前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它仍然需要強大的運營能力和創新策略來保持競爭力。」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
03#
王衞的資本棋局
雖然豐巢身陷訴訟與人事變動的風波,但背后的順豐依然是強大的支持方。目前順豐創始人王衞持股豐巢約36.54%,擁有投票權48.45%,為實際控制人。
順豐如今旗下已經佈局了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順豐控股(002352.SZ)、順豐房託(2191.HK)、順豐同城(9699.HK)和嘉里物流(0636.HK)。
2016年5月23日,鼎泰新材公告順豐計劃借殼上市,作價433億元。經過一系列操作,順豐控股於2017年2月23日正式在深交所掛牌,證券簡稱由「鼎泰新材」變更為「順豐控股」。截至2025年10月23日,順豐股價報收於39.96元/股,市值達1999億元。
2021年5月17日,順豐房託(2191.HK)上市,其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截至2025年10月23日,順豐房託收盤價報收於2.78港元/份,市值達22.8億港元。
2021年9月28日,順豐控股發佈公告表示,順豐控股全資子公司完成對嘉里物流(0636.HK)9.31億股股份的收購,此次收購股份約佔嘉里物流已發行股本的51.5%。截至2025年10月23日,嘉里物流股價報收於7.23港元/股,市值達131億港元。
2021年12月14日,順豐同城(9699.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主營業務是即時配送,截至2025年10月23日,順豐同城股價報收於12.62港元/股,市值達116億港元。
2023年8月21日、2024年6月28日,在A股上市多年的順豐,兩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衝刺IPO。2024年11月27日,順豐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募資淨額約56.6億港元,為中國香港當年第二大IPO。成為快遞行業首家「A+H」股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10月23日,港股報收37.06港元/股,總市值2189億港元。
在豐巢IPO背后,中國快遞江湖經過近三十年的大浪淘沙,也形成了一副新畫卷。「順豐系」的豐巢和「阿里系」的菜鳥兩大陣營,有過合作也有過對立,如今站在IPO的大門前,菜鳥多次聲稱IPO但未有具體動作,順豐雖遞交了《招股書》,卻因一紙對賭協議停滯。你對此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