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英特爾結束連續六個財季虧損:三季度盈利41億美元,盤后漲近8%

2025-10-24 15:28

在美國政府入股后,英特爾業績迎來大反轉。

10月24日,英特爾公佈的第三季度營收重現增長,且利潤轉正,多項指標超指引,推動英特爾盤后股價大幅上漲近8%。

公告顯示,第三季度營收137億美元,同比增長3%,走出了自去年第二季度以來的營收下滑趨勢;第三財季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4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24%;每股收益(EPS)為0.90美元。第三財季的毛利率為38.2%。在此之前,英特爾已經連續六個季度虧損。

英特爾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營收為128億至138億美元;每股收益(損失)為(0.14)美元,非通用會計準則每股收益預計為0.08美元。英特爾的前瞻性預測已不包括Altera,因對其多數股權的出售已於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表示:「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體現了公司執行力的提升以及在戰略重點上的穩步推進。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計算需求,並在我們的產品組合中創造極具吸引力的機會,包括我們的核心x86平臺、專用ASIC和加速器方面的新業務,以及晶圓代工服務。英特爾先進的CPU與生態,加之以我們的尖端邏輯製造和研發能力,使我們能夠很好地把握這些趨勢帶來的長期機遇。」

英特爾首席財務官David Zinsner表示:「本季度我們採取了重要措施以強化資產負債表,包括獲得美國政府的加速撥款,以及英偉達和軟銀集團的投資。這增強了我們的運營靈活性,並彰顯了我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關鍵作用。第三季度業績表現超出預期,標誌着公司的執行力連續四個季度實現提升,也反映出核心市場的潛在實力。當前需求持續高於供應,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延續至2026年。」

數據顯示,英特爾產品營收營收127億美元,同比增長2%,英特爾代工業務營收下降2%至42億美元,淨虧損為2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8億美元。此外,在成本削減計劃推行下,英特爾員工數量也從第二財季的10.14萬人降至8.84萬人,減少了13%,包括子公司在內總人數同比下降了29%。

在本財季,英特爾和特朗普政府宣佈達成協議,通過美國政府提供的89億美元資金,支持美國技術和製造業的發展。本季度,英特爾已獲得來自美國政府的57億美元資金。

英特爾還與英偉達宣佈達成合作,共同開發面向超大規模計算、企業級和消費級市場的多代定製化的數據中心和個人計算產品。雙方將融合英特爾先進的CPU技術和x86生態優勢,以及英偉達基於NVIDIA NVLink的AI和加速計算平臺。英偉達同時承諾投資50億美元購入英特爾普通股。

此外,軟銀集團投資20億美元購入英特爾普通股。

在公司運營方面,英特爾發佈了代號為Panther Lake的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第三代)架構,這是首款基於Intel 18A製程工藝打造的客户端 SoC。

英特爾首次展示了英特爾至強6+(代號 Clearwater Forest),這款基於Intel 18A的下一代服務器產品,在功耗與性能方面實現了重大改進。同時,還公佈了新款推理優化型GPU(代號Crescent Island)的產品細節,用於token clouds和企業級推理。

在晶圓廠方面,英特爾表示,Fab 52是英特爾位於亞利桑那州錢德勒市Ocotillo園區內的第五座大規模量產晶圓廠,目前已全面投入運營。該廠負責生產Intel 18A晶圓,這是目前在美國研發製造的最先進邏輯晶圓。

隨着Altera交易完成及Mobileye部分股權出售完成,英特爾獲得52億美元資金。

今年三月份,陳立武出任英特爾CEO一職,並推動公司進行改革重組。投資者對英特爾業績轉好抱有積極預期,今年以來,英特爾股價已經上漲90%。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