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功率GaN,極速擴張,增長600%

2025-10-24 08:44

來源:內容編譯自Yole。

2025年標誌着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加速,與此同時,數據中心和電信基礎設施對高效電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NVIDIA與德州儀器、英諾賽科、納微和英飛凌等公司的合作,正在推動GaN在800V高壓直流輸電系統中的應用,預計到2030年,數據中心和電信市場將佔據13%的市場份額。

從2020年到2025年,功率GaN市場增長了十倍以上,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9億美元,24-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2%。消費應用是主要的增長動力,尤其是高達300W的快速充電器以及過壓保護(OVP)和家用電器等新機遇。到2030年,消費和移動領域將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儘管xEV動力系統的採用有所延迟,但汽車和出行仍是另一個主要的增長引擎。 GaN 已應用於 ADAS 的激光雷達系統,預計將在車載充電器(<11kW)、DC-DC 轉換器、音頻和高端電動汽車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到 2030 年,該領域將佔據約 19% 的市場份額。

工業和電網正在成為功率 GaN 的第三大增長動力。在能源領域,隨着 Enphase 推出首款基於 GaN 的微型逆變器,GaN 在光伏領域以及電池儲能系統 (BESS)/便攜式存儲領域正在蓬勃發展。在工業領域,機器人和電機驅動預計將帶來強勁機遇,其應用有望在 2028-2029 年左右加速。到 2030 年,這些領域加起來將佔整個市場的約 11%。

IDM 和代工廠重塑功率 GaN 生態系統

自2023年以來,功率GaN行業進入整合期,主要受重大案推動,例如英飛凌斥資8.3億美元收購GaN Systems,瑞薩電子斥資3.39億美元收購Transphorm。過去幾年,該領域投資已超過12.5億美元,其中Wise Integration等初創企業融資1640萬美元,凸顯出強勁的市場發展勢頭。其他參與者也在加緊佈局:意法半導體正在建設8英寸GaN晶圓廠,Nexperia正在擴展其e-mode平臺,羅姆則推出了EcoGaN器件。與此同時,三星正準備在2026年發佈GaN產品。至於安森美,雖然該公司一直保持沉默,但其2024年GaN技術論文以及在硅和碳化硅領域的強勢地位使其進軍GaN領域勢在必行。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EPC、英飛凌和Innoscience之間持續不斷的知識產權糾紛可能會減緩GaN的普及速度。儘管臺積電退出,代工廠仍然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X-Fab、GlobalFoundries以及力積電和Polar Semi等新進入者都在擴大產能。外延廠(例如IQE和X-fab)與IDM之間的合作增強了供應彈性。功率GaN市場格局正在演變,由整合、IDM主導的模式以及代工廠-外延廠戰略聯盟共同塑造。

器件創新與晶圓微縮相結合,推動下一波成本降低

雖然 6 英寸硅基氮化鎵仍占主導地位,但該行業正在迅速向 8 英寸晶圓過渡,預計到 2030 年將滿足 80% 以上的需求。至於 12 英寸,英特爾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展示了 12 英寸 TRSOI 上氮化鎵的初步結果,與英飛凌演示的 12 英寸硅基氮化鎵同時發生。英飛凌宣佈將於 2025 年第四季度提供樣品,但預計在當前預測期內不會有大量產量。

氮化鎵外延是 HEMT 生產中最昂貴的步驟,是優化的重點。愛思強的 G10 MOCVD 平臺有望降低外延成本,而 VIS 已在 2024 年實現了 8 英寸 QST 上氮化鎵的大批量生產,利用 Qromis 襯底提高產量並降低成本。此外,IMEC 近期啟動的 300 毫米 GaN 項目(基於硅和 QST 襯底)預計將進一步降低 GaN 器件的製造成本。在器件層面,進展包括納維 (Navitas) 和英飛凌 (Infineon) 將於 2025 年推出的 1200V 以上 GaN(採用藍寶石和 QST 襯底)和 600-650V 雙向器件,這些器件已被 Enphase 公司用於其下一代微型逆變器,通過替換兩個背靠背開關來節省 BOM 成本。然而,GaN 集成並非即插即用:EMI 管理和系統級設計調整對於其應用仍然至關重要。

參考鏈接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爲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