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慧源同創科技(01116)聯姻EPS:外資技術本土化破局 千億蓄能市場迎「中英協同」新玩家

2025-10-24 13:00

智通財經APP獲悉,當國內蓄能企業還在中温域市場激烈廝殺時,港股上市公司慧源同創科技(01116)已悄然搭建起 "國際技術+本土產能" 的協同橋樑。近日,其通過子公司廣州美亞,與國際相變蓄能技術龍頭Environmental Process Systems Limited(簡稱 「EPS」)達成深度戰略合作,EPS以 30%持股比例入股集團子公司「美亞科技」,引入覆蓋-100℃至885℃全温域的核心專利技術,在蓄能行業 "技術內卷" 與 "產能過剩" 的雙重困境中,開闢出一條全球化技術協同的差異化路徑。

技術內核:EPS 全温域專利築壁壘,六大領域案例驗實力

作為國際領先的相變蓄能技術供應商,EPS 此次以五大核心專利技術可覆蓋農業、商業、工業領域的冷凍水空調系統(Chilled Water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被動式製冷 / 降温(Passive Cooling)、蓄熱供暖系統(Heating Applications)、冷庫儲能與負荷轉移(Cold Storage Load Shifting)以及冷鏈運輸(Temperature Controlled Logistics),形成從供冷到供熱的全場景技術矩陣。其技術優勢不僅體現在 「全温域覆蓋」—— 從-100℃深冷環境(如醫療冷凍)到 885℃高温場景(如工業余熱回收),遠超國內多數企業0℃-80℃的中温侷限;

歷經全球多場景驗證,EPS 的技術實力已在六大核心領域落地標杆項目:

公共醫療與政府機構:英國皇家伍爾弗漢普頓醫院採用 30m³ 儲罐(1500kWh 儲能)保障醫療設備穩定運行,荷蘭癌症研究所 45m³ 儲罐(2000kWh 儲能)利用夜間低電價降低科研成本;

教育與科研機構:挪威卑爾根大學以 4 個 240m³ 儲罐(12000kWh 儲能)應對校園高峰冷負荷,澳大利亞斯温伯恩大學項目實現 15-20% 耗電量降低;

商業辦公與綜合體:美國西雅圖 Stone 34 辦公樓(LEED 白金認證)通過 25m³ 儲罐(1250kWh 儲能)節能超 75%,英國倫敦南岸國家劇院結合 CHP 系統回收廢熱;

工業生產企業:中國東莞創科實業 100m³ 儲罐(4250kWh 儲能)實現白天關閉冷水機組,廣州日立化成電子材料項目最小化迴路改造即可達成 6400kWh 儲能;

交通樞紐與基礎設施:挪威卑爾根機場 T3 能源中心 4 個 60m³ 儲罐(10000kWh 儲能)適配夜間噪音限制,沙特哈拉曼高鐵 73-227m³ 儲罐(3200-10000kWh 儲能)應對 55℃極端高温;

特殊功能設施:美國西雅圖 PREMERA 醫療數據中心 30m³ 定製儲罐保障電網中斷時 2 小時冷卻,英國議會投票控制室 6m³ 儲罐(270kWh 儲能)提供應急温控。

合作架構:7:3 股權+本土生態」破局,相變蓄能加速邁向主流

中國蓄能市場正處於「政策驅動與技術迭代」雙輪並進的關鍵期,相變蓄能作為熱(冷)儲能領域的核心技術方向,長期受限於寬温域適配不足、高端場景落地滯后等瓶頸。慧源同創與英國 EPS 的戰略合作,恰以「國際技術 + 本土生態」的融合模式打破這一困局——慧源同創科技(通過子公司廣州美亞)持股美亞科技70%股份,主導本土運營與產能落地,EPS 持股 30%股份,為合作注入核心專利與全球資源。且未約定合作期限,通過股東會、董事會、經營層三層決策機制平衡效率與話語權,從制度層面保障長期協同。

EPS 選擇廣州美亞作為戰略伙伴,核心在於后者的本土化優勢:一方面,美亞在傳統材料加工領域擁有穩定客户基礎,且與中國農業農村部、數據中心運營方等官方機構建立合作,可快速推動技術落地;另一方面,其規模化生產能力有望為成本控制提供堅實支撐。

市場反饋已印證這一模式的吸引力:目前合資公司已收到多領域意向訂單,醫療儲運、生鮮冷鏈等高端場景客户響應積極。結合合作規劃,2026-2027年相關業務有望為慧源同創帶來可觀收入,且高附加值訂單的毛利率將顯著優於傳統業務,推動利潤結構優化。更重要的是,這次合作不僅讓相變蓄能有望從「小眾補充技術」升級為「主流儲能方案」,更標誌着慧源同創正引領中國蓄能市場進入「技術多元化、應用場景化、產業生態化」的新階段,為「雙碳」目標下的能源轉型提供更高效的技術支撐。

場佈局:錨定三大高潛賽道,政策紅利打開千億空間

合資公司的業務拓展,精準貼閤中國「雙碳」目標與儲能產業政策導向。《「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2025年用户側儲能裝機規模超3000萬千瓦,而數據中心、冷鏈物流、設施農業三大領域恰是需求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自然成為雙方攻堅重點——這一佈局既緊跟國家政策方向,又精準錨定市場增量空間,為業務落地奠定戰略基礎。

需求端正呈現鮮明的結構性爆發特徵:數據中心能耗隨算力需求激增持續攀升,2024年中國低能耗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已達2773億元,同比增長26.7%,儘管能效持續優化(平均PUE降至1.3以下),但整體電力消耗仍保持高位增長,直接推動余熱回收市場加速擴容,預計 2025年數據中心余熱回收專項市場規模將突破120億元,工業領域整體市場規模更有望向千億級體量邁進;在設施農業領域,全國設施農業面積已超4500萬畝,智能化升級進程加速,2025 年智能化設施農業市場規模預計達1200億元,其中智能環控系統作為核心需求板塊規模達420億元,智能控温需求正帶動農業儲能市場以年均超20%的速度增長;商業建築節能改造市場同樣保持高速擴容,2024年建築領域碳排放佔全國總量的37%,在綠色建築標準升級推動下,預計2029年建築節能市場規模將突破5500億元,年均增速維持在15%以上。此外,電力市場改革深化使峰谷價差擴大至 4:1 以上,顯著提升儲能技術經濟性與滲透率,多重需求形成共振效應,共同為智慧蓄能領域打開了廣闊的增長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還為慧源同創的海外市場佈局埋下重要伏筆。EPS在歐洲(英國、挪威、荷蘭)、中東(沙特)、大洋洲(澳大利亞)等地已擁有成熟的銷售渠道與項目經驗,儘管合資公司現階段聚焦大中華區,但協議中「海外客户諮詢由雙方協商推進」的約定,為未來拓展預留了關鍵接口。這意味着,依託廣州基地的成本優勢,合資公司后續可承接EPS的海外高端訂單,逐步形成「本土生產+全球銷售」的業務格局,從而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

行業價值:重塑競爭邏輯,推動產業從「內卷」到「升級」

長期以來,國內蓄能行業存在 「低端產能過剩、高端技術缺失」 的困境:多數企業扎堆電化學儲能等低技術門檻領域,導致價格戰頻發;而高端相變蓄能市場被歐美企業壟斷,核心技術與標準話語權缺失。慧源同創與EPS的合作,首次實現國際頂尖相變技術的本土化生產,為行業樹立 「技術 + 產能」 雙輪驅動的新標杆。

對慧源同創而言,這場合作更是戰略轉型的關鍵一躍。自2025全球化戰略品牌升級,到聚焦智慧蓄能科技領域及合資公司落地推動技術產業化,其已完成從「傳統鋼企」向「綠色科技集團」的身份轉變。隨着蓄能業務營收佔比提升,公司估值邏輯有望從 「製造業PE」切換至「新能源PS」,打開市值增長空間。

站在「雙碳」目標的時代背景下,慧源同創與EPS的合作不僅是一次企業間的戰略聯姻,更是國際先進技術與中國市場潛力深度融合的縮影。當新訂單轉化為生產線的轟鳴,當-100℃深冷技術服務於國內醫療儲運,一個由 「全球化技術協同、本土化產能支撐、市場化需求驅動」 構成的蓄能新生態正在形成。對於慧源同創這家港股上市公司而言,千億蓄能市場的大門,纔剛剛開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