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4 13:06
字節跳動旗下的火山引擎,和賽力斯布在具身智能領域達成合作之后,36氪瞭解到,雙方也在合作推動豆包大模型進入車機。
這一合作項目,現已在研發階段。
字節的AI產品豆包家族,是目前國內用户規模最大的AI原生應用之一,因而在二者的合作中,賽力斯負責車機系統架構研發,火山則專注於大模型在車端的應用部署。
「在具體功能上,豆包大模型將實現語音、視覺等全方位交互。」有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因此,字節方面不僅定義賽力斯的車內傳感器的參數,也定義了相應的計算方案。
據36氪瞭解,賽力斯將在車端接入一個獨立的AI Box作為計算「外掛」,支持豆包大模型的運行。
在AI Box 芯片方案的選擇上,賽力斯正在評估英偉達的Orin Y。Orin Y是英偉達面向汽車智能化推出的一款中端算力芯片,可支持高階輔助駕駛。但在車機領域,少有企業願意投入如此大的成本去採用。
但也有接觸到賽力斯研發團隊的人士透露,賽力斯的方案一直在調整,是否最后用到Orin Y,還不明確。
不過,AI Box也只是賽力斯在評估的方案之一,同時它也在考慮將大模型部署在雲端,或集成到座艙域控等方案。也就是説,豆包大模型具體部署方案,賽力斯目前尚未確定。
不少車企人士告訴36氪,大模型在車機上的應用,也已經成為趨勢,不光要考慮Orin芯片,連英偉達最新的大算力芯片Thor 都需要評估。
公開信息顯示,單顆英偉達Orin Thor芯片的算力達700TOPS,單顆英偉達Orin Y的算力則為200TOPS。
據36氪從行業梳理,不僅賽力斯,吉利、長安都有規劃採用獨立AI Box來支持車機大模型的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賽力斯自有品牌之所以要投入大資源引入豆包大模型,一個目標就是建立自己獨立的智能化技術平臺能力,「我們的目標是技術架構上對標問界。」
與字節的合作項目屬於賽力斯海外事業部,新車預計會在2026年實現量產,屆時將率先面向海外進行銷售。賽力斯方面迴應,以上信息有不實之處。
賽力斯不是字節在智能座艙領域的第一個合作伙伴。在此之前,字節還曾與奔馳、零跑、一汽奔騰等多個汽車品牌達成合作。
字節與奔馳的合作方向是車機層面的交互,字節與零跑的合作具體體現在,將火山引擎的車魚視聽APP搭載入零跑的車機系統。
相比之下,字節與賽力斯的合作程度更全面,也更深入。
不久前,賽力斯官宣旗下的子公司——重慶鳳凰,將與火山引擎共同研發具身智能。在汽車領域,字節不僅在賽力斯下一代平臺的車型上,部署了車機大模型,而且定義了賽力斯的車內傳感器的參數,和相應的計算方案。
大模型上車,是Chat-GPT破圈后,汽車行業涌現的一股潮流。
車企對輔助駕駛大模型上車的佈局較早,比如理想現已將一個40億參數的VLA大模型部署在車端,明年該模型參數將達到70億。小鵬明年也會在車端部署一個70億參數的世界基座模型。
而在智能座艙領域,車機大模型上車,是現今行業公認的下一代座艙技術形態。
阻礙車機大模型上車的最主要因素,是座艙芯片算力不足。因而行業提出了一種迂迴地、將車機大模型搬上車的方法——在車上接入一個AI Box作為大模型的「外掛」,以支持大模型的運行,再為這個AI Box選用算力充足的芯片方案。
而賽力斯在下一代平臺上引入字節的豆包大模型,很可能會通過接入AI Box這一方案。
當豆包大模型上車賽力斯自有品牌后,字節與賽力斯的另一深度合作伙伴華為,就成了隔空PK的對手。
今年8月,華為車BU CEO靳玉志曾公開介紹,對鴻蒙座艙的規劃是,讓HarmonySpace 5 從簡單的問答式交互,變成自然的全能夥伴,從被動響應走向主動服務。「比如當座艙檢測到,車主在后排睡着后,汽車會自動把幕布降下來、讓車窗變黑、把聲音調小」。
靳玉志認為,這是鴻蒙座艙往AI 方向邁出的關鍵一步。
而有了豆包大模型加持的賽力斯下一代車型,其座艙能力則從此前的語音交互,躍升到全車交互。不僅支持車內路線規劃等功能,還能識別車內狀態,為車主規避車內安全隱患。
據瞭解,賽力斯引入豆包大模型的一大目的,就是建立自己獨立的智能化技術平臺能力。
2019年,賽力斯與華為達成深度合作,雙方共同推出AITO問界品牌。這麼多年過去,問界品牌已推出了M5、M7、M8、M9四款車型。截至今年9月,問界系列累計交付量已突破80萬輛,其中國M8、M9分別是40萬元和50萬元市場的銷冠。
問界的異軍突起使賽力斯從瀕臨破產,到2024年成為全球第四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2024年,賽力斯淨利潤為59.46億元;今年上半年年,賽力斯淨利潤同比增長81.03%,為29.41億元。
但與此同時,賽力斯與華為的深度綁定,也為賽力斯今后的經營帶去了一些不確定性。賽力斯自身也意識到了這點,它在H股招股書風險提示中提到,若與華為的合作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對其經營業績產生實質性影響。
因而在賽力斯已能夠自我造血后,發展賽力斯自有品牌,是這家企業今后的重要課題。而當前國內市場競爭態勢過於激烈,因而賽力斯將自有品牌的主營陣地轉向了海外。
與字節的合作,正是賽力斯為出海所作的技術儲備,除此之外,賽力斯還計劃,將未來港股上市所募資金的20%,用於多元化新營銷渠道投入、海外銷售及充電網絡服務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
今后,賽力斯這家企業的多元性或許會逐漸顯露,在國內,賽力斯或許仍會是華為忠實的合作伙伴,而在海外,賽力斯則是個頗具野心的自主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