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榮登全球前 5%:宏信建發 2025 年 CSA 評分高位躍升,獲國際權威認可

2025-10-24 11:32

近日,宏信建發在2025年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中實現里程碑式突破:總分躍升至58分,強勢躋身全球同行業前5%(數據截至9月29日)。這一高達10 分的年度增幅,不僅源於公司在環境、社會及治理維度的系統性變革,更標誌着其可持續發展實踐獲得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為深度融入並拓展全球市場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石。

標普全球CSA評估被譽為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績效的「金標準」,其嚴謹性與權威性已使其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的通用語言。該評估通過「定製化問卷+公開數據覈查+建模分析」三大路徑,對企業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及治理(Governance)表現進行全方位、量化的審視。

1.向全球市場傳遞可持續價值信號

CSA 評估結果是構建標普全球 ESG 評分的關鍵基礎,該評分已成為全球投資者和資產管理機構判斷企業長期價值的重要依據。目前,參與該評分的公司遍佈 49 個國家,資產規模超過 38.4 萬億美元。此次躋身全球同行業前5% 的卓越表現,已超越一份成績單的意義——這不僅證明了公司ESG管理與國際標準全面接軌,更向全球市場傳遞了關於企業前瞻性治理、卓越風險抵禦能力和可持續增長潛力的清晰信號。

2.細分領域全面達標,多點領先

在2025年CSA評估中,宏信建發展現出「全面達標、多點領先」的態勢:

  • 關鍵領域表現突出:在人力資本、氣候戰略、公司治理、客户關係四大板塊中斬獲高分,成為拉動總分躍升的核心引擎。

  • 細分項持續領先:在全部20項評分指標中,公司得分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9項躋身全球前10%,凸顯了宏信建發在ESG管理上的綜合實力。

宏信建發2025年度CSA評分

宏信建發 CSA 評分的大幅提升,得益於公司在環境和社會兩大領域推進的一系列可量化、可落地的舉措,構建了從戰略制定到成果輸出的完整閉環。

1.環境維度:綠色運營,數據説話

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將氣候應對納入核心戰略,圍繞設備電動化、排放管理、氣候風險防控三大方向持續發力,實現多項環境績效指標的顯著優化——

  • 温室氣體排放強度下降:2024年單位收入温室氣體排放強度為3.60噸二氧化碳當量/百萬元,同比2023年下降14.69%,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 能耗密度降低:公司通過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廣綠色設備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温室氣體排放強度。2024年單位收入能耗密度為1.53噸標準煤/百萬元,同比2023年下降18.18%。

  • 水資源利用率提升:2024年單位收入用水量為21.01立方米/百萬元,同比2023年下降28.05%,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 首次開展氣候變化物理風險情景分析,識別極端天氣影響並制定預案,填補氣候風險管理空白。

杭州灣鋼吊箱圍堰項目,鋼吊箱周轉使用

減少材料投入,海洋生態「零污染」。

2.社會維度:以人為本,責任同行

宏信建發將社會責任融入運營全流程,關鍵領域進展紮實——

  • 員工權益保障:培訓覆蓋率 100%(累計超萬課時),建設HSE 三級管理體系,開展7.8萬人次安全培訓、293 次應急演練。

  • 國際化人才建設:通過 「宏帆計劃」 儲備培養海外關鍵人才,「出海特訓」 助力外派人員語言文化融入、保障員工福祉與勝任力。

  • 應急響應擔當:2025年3月金山工地塌方事故的緊急救援中,第一時間響應,迅速調撥專業設備與團隊,成功搭建起16平方米的生命支撐結構,為2名被困工人爭取寶貴救援時間。

  • 公益常態化:持續開展無償獻血、社區慰問,形成 「業務所至,責任所及」 的公益機制。

全面完善員工培訓與人才梯隊建設

以此次CSA成績為新起點,宏信建發將持續秉持「攜手全球夥伴,建設美好未來」的理念,圍繞以下三大方向深化實踐:

1.綠色轉型再提速

加大清潔能源與低碳技術投入,提升電動設備租賃比例,制定2025–2030 年階段性碳減排目標,推動單位產值碳排放持續下降;

2.員工與社會共創價值

完善員工晉升通道與身心健康支持體系,拓展「技能公益培訓」覆蓋範圍,助力農村勞動力技能提升,讓ESG成果惠及更廣泛羣體;

3.治理與披露更透明

優化ESG委員會運行機制,加強供應鏈ESG數據披露,提升可持續發展進程的可追溯性與公信力,持續向全球市場傳遞「負責任、可信賴」的企業形象。

往期精彩

(宏信建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