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4 10:3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日,武漢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米森」)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建銀國際與交銀國際。艾米森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癌症早期篩查的體外診斷公司,願景是成為全球腫瘤早篩的領先者。
然而,在其宏大敍事的背后,是十年仍未突破千萬元的年營收、持續高企的虧損、高度依賴關聯交易的銷售結構,以及一個尚未被完全驗證的商業化賽道。艾米森的上市嘗試,恰逢行業標杆企業諾輝健康因財務造假停牌18個月、面臨退市危機。被譽為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股的企業墜落神壇,讓整個行業籠罩在陰影之中。艾米森能否在資本寒冬中成功闖關港交所?
營收額不足千萬靠縮減費用減虧 關聯方或股東貢獻超6成營收
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艾米森的收入分別為623.3萬元、723.8萬元和651.3萬元。儘管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3%,但整體營收規模仍不足千萬元。若以其檢測產品單價約800元估算,年檢測量尚不足萬例。
報告期內,公司淨虧損分別為6792.2萬元、3863萬元和1390.6萬元。儘管虧損額在收窄,但虧損率仍處高位。2024年,公司經營虧損率達328.7%。從成本結構看,2024年公司研發、銷售、管理三項費用合計達3587萬元,是同期收入近5倍。
從變動趨勢看,近三個報告期內,公司不斷縮減費用,推動虧損額有所收窄。其中,2024年三費總額相比2023年下降36.42%;2025年上半年三費總額相比2024年同期進一步下降38.63%。儘管公司通過收縮研發與銷售支出使虧損呈現收窄趨勢,但這種節流策略能否持續而不損害長期競爭力,仍需打上問號。
如果説營收規模小、持續虧損是初創企業的常態,那麼艾米森在客户結構上的問題,則更令人擔憂。招股書顯示,2023年和2024年,公司最大客户均為武漢艾諾醫學實驗室,該機構由公司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張良祿全資持有。報告期內,艾諾實驗室對公司的採購額分別為277.6萬元和377.4萬元,佔艾米森總收入的比例高達44.5%和52.1%。換言之,公司近半收入來自控股股東旗下的關聯實驗室。
此外,公司第二大客户為A股上市公司凱普生物。凱普不僅是客户,更是艾米森的股東,持有約11.69%的股份。2023年和2024年,凱普及其關聯方貢獻的收入佔比分別為8.9%和9.3%。
2023年至2024年間,艾米森前兩大客户均為關聯方或股東背景機構,兩者合計貢獻收入超過六成。儘管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與艾諾實驗室合作屬業務互補,與凱普合作是為藉助其商業化網絡,但如此高的關聯交易比例,仍引起市場對其收入真實性、可持續性的質疑。
行業仍處發展早期商業化舉步維艱 核心產品尚未獲得「早篩」資質
從產品角度看,艾米森的產品線並不單薄。公司佈局了超過20款癌症早篩產品,其中5款已在中國獲批為第三類醫療器械,包括結直腸癌檢測的「艾長康」「艾長健」、食管癌檢測的「艾思寧」、肝癌檢測的「艾馨甘」等。此外,還有多款候選產品處於研發階段。
但值得關注的是,5項獲得Ⅲ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的預期用途均為「檢測」或「輔助診斷」,面向的是已出現症狀或影像學異常的可疑病例,而非面向健康人羣的「篩查」。
2025年8月,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發佈《癌症篩查體外診斷試劑臨牀評價註冊審查指導原則》,大幅提高了早篩產品的審評標準。新規明確要求篩查產品必須面向無症狀人羣,並證明其在降低癌症死亡率方面的實際獲益,同時要求開展不少於3家臨牀試驗機構的多中心臨牀試驗。
目前,國內獲得癌症早篩批准的企業屈指可數。諾輝健康的「常衞清」(結直腸癌)和覓瑞的「覓小衞」(胃癌)是其中代表。缺乏正式的早篩資質,意味着艾米森的產品無法直接面向健康人羣推廣,市場天花板被大幅壓低。
從行業屬性看,癌症早篩是一門高投入、慢回報的生意,市場接受度是影響行業發展的一大核心因素。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肝癌早篩的市場滲透率僅為0.7%,尿路上皮癌早篩更是低至0.5%。這意味着,儘管技術不斷進步,但真正接受早篩的健康人羣比例微乎其微。
單次檢測近千元的費用,加上健康人羣防癌意識薄弱、對早篩認知有限,導致用户支付意願不足,銷售轉化周期漫長。與醫生開具的診斷檢測不同,早篩產品的消費決策更多依賴於消費者的主動健康管理意識,企業必須投入大量教育成本,這對於艾米森這樣的仍處於發展早期階段的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雪上加霜的是,作為行業前驅的諾輝健康並未起到帶動行業發展的作用,反而因財務造假風波透支了行業信用。諾輝健康曾是中國癌症早篩領域的標杆企業,2022年營收突破7億元,市值高峰時近300億港元。
然而,2023年下半年遭做空機構Capital Watch指控「通過壓貨策略虛增銷售收入」,隨后審計機構辭任、股價暴跌、公司停牌,如今面臨退市危機。諾輝健康的暴雷不僅使自身陷入危機,更導致整個早篩行業面臨信任考驗,資本市場對早篩企業的審視或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