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19:24
導讀:10月14日,中國證監會確認輕松健康集團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材料已獲受理。此前8月31日,輕松健康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這家從"輕松籌"眾籌平臺起步的企業,歷經多次戰略轉型,如今以"健康+保險"雙輪驅動模式衝擊資本市場,前景幾何?
作者 | 無痕
審稿 | 雲馬
配圖 | 網經社圖庫
眾籌平臺起家 輕松健康集團輕裝上陣衝刺IPO
輕松健康集團前身為2014年創立的輕松籌,最初以公益眾籌平臺為核心業務,通過社交裂變模式迅速積累用户。2016年,創始人楊胤帶領團隊推出"輕松保"保險平臺,構建"健康+保險"雙輪模式,開始向商業變現轉型。
2019年,公司進一步拓展健康服務領域,成立全球首個慢病管理聯盟,整合健康保障平臺、健康資訊、保險公司、健康體檢機構等資源,為慢病用户提供一體化干預及管理機制。
隨着業務轉型深入,輕松健康集團於2024年6月正式剝離了線上疾病籌款業務"輕松籌"和朵爾醫院的業務及實體,以輕裝上陣衝刺IPO。這一調整主要是由於公司作為在開曼註冊的外資企業,受到我國法律法規對外資開展某些業務的限制。
招股書顯示,如今輕松健康集團定位於科技型一站式平臺,專注於提供數字綜合健康服務及健康保險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9月,平臺匯聚超1.67億註冊用户,累計服務活躍家庭超5000萬,成為中國用户基數第二大的數字健康綜合服務平臺。
其中,在數字綜合健康服務方面,公司提供四大核心業務:
1. 早篩服務:通過AI技術驅動的標準化篩查工具與服務流程,為用户提供甲狀腺、骨密度、腫瘤風險等疾病的早期檢測服務,覆蓋全國範圍。
2. 綜合健康服務包:為企業客户提供定製化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健康評估、健康商城優惠券、門診綠色通道和住院禮賓服務等,整合自營與外包服務資源。
3. 數字營銷(科普服務):為醫藥公司及慈善基金會提供健康素養提升、治療認知度增強及社會責任履行的一站式整合數字營銷解決方案。
4. 數字醫學研究輔助:作為CRO(合同研究組織)提供醫學研究、醫生科普、患者科普、臨牀研究、市場營銷和上市后研究等全流程服務,支持醫藥行業的醫學研究需求。
在數字綜合保險服務方面,公司提供:
1. 保險經紀服務:為用户提供來自58家保險公司合作伙伴的294款保險產品,包括健康險、醫療險、重疾險等。
2. 保險技術服務:為保險公司合作伙伴提供智能營運、智能風險控制、智能監控及智能維護等服務。
拆解招股書財務數據 高增長背后的「增收不增利」
輕松健康集團的財務數據顯示出明顯的業務轉型軌跡。從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持續增長,但淨利潤率卻呈現下降趨勢。
營收規模上,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收入3.94億元、4.90億元、9.45億元和6.56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4.5%、90.2%和84.8%。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已達6.43億元,超過2023年全年營收水平,顯示出業務轉型后的強勁增長勢頭。
毛利率變化上,公司毛利率從2022年的82.6%小幅下滑至2023年的79.9%,然后在2024年前三季度驟降至43.4%,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32.5%。這一斷崖式下滑主要源於兩大因素:一是健康服務業務佔比提升,其毛利率從2022年的96.9%暴跌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20.3%;二是數字營銷業務毛利率僅為13.5%(2025年上半年),卻貢獻了67.7%的營收。
淨利潤表現方面,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1.49億元、1.47億元、7660萬元和5120萬元,淨利潤率分別為37.9%、29.9%、11.9%和7.8%。2024年全年淨利潤僅為1039.8萬元,同比大幅下滑89.6%。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期內利潤8139萬元,同比增長11.36%,但仍低於2022年的水平。
網經社數字健康台(HLTH.100EC.CN)發現,輕松健康的業務收入結構也在發生轉型:健康服務業務收入佔比從2022年的15.2%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6.7%,成為公司絕對主業;而保險服務收入佔比則從2022年的81.5%大幅縮減至2025年上半年的22.9%。這一轉型雖然推動了營收增長,但未能同步提升盈利能力,反而導致毛利率大幅下滑。
用户與客户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註冊用户數量達1.68億名,但活躍用户數量僅為2270萬名,遠低於2022年的7050萬名。客户集中度方面,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合計貢獻了65.9%的營收,最大單一客户佔比高達25%,顯示公司業務高度依賴少數大客户。
數字健康賽道迎「上市潮」 輕松健康迎多重挑戰
通過招股書不難發現,輕松健康集團面臨的核心挑戰在於業務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用户流失和盈利模式重構難題。
首先,用户活躍度持續下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活躍用户數量從7050萬鋭減至2270萬,降幅高達68%。這一趨勢與公司剝離"輕松籌"業務直接相關,導致核心用户池被抽乾。招股書顯示,"輕松籌"曾是公司的流量支柱,用户通過社交裂變參與籌款活動,人均停留時長超過5分鍾。而轉型后的健康服務內容,用户瀏覽時間僅30秒左右,黏性大幅下降。
另外,客户集中度風險: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貢獻了65.9%的營收,最大單一客户佔比25%,顯示公司業務高度依賴少數大客户。招股書披露,數字營銷業務的前兩大客户貢獻了48.3%的營收,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這種高集中度可能帶來續約風險和合同條款變動風險,影響公司收入穩定性。
外部來看,近兩個月互聯網醫療賽道迎來上市潮:9月29日,微醫控股更新招股書;9月30日,好醫生雲醫療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10月8日,石榴雲醫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此前已經上市的數字健康公司還包括1藥網、平安好醫生、新氧、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合縱藥易購、智雲健康、叮噹健康、梅斯健康、藥師幫等。
此外,還有春雨醫生、七樂康、健海科技、健培科技、卓健科技、丁香醫生等一眾未上市的公司,都在佈局數字健康賽道。
2025年長假前后數字健康賽道的上市潮,反映了行業從野蠻生長到規範發展的轉變。不可忽視的是,數字健康賽道的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政策支持不斷加強,技術應用加速落地,為行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盈利模式不清晰、政策變化不確定性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問題,仍需企業持續探索和解決。
【小貼士】
網經社深耕數字經濟行業18年,長期關注數字健康,我們重點報道與研究的企業有1.互聯網醫療:京東健康、醫鹿、平安健康、微脈、丁香園、微醫、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愛連健康、輕松健康、健康160、卓正醫療、小荷健康、荷葉健康、禾連健康、智雲健康、健海科技、健培科技、醫日健、創業慧康、石榴雲醫、新氧、美唄等;2.醫藥電商:藥師幫、合縱藥易購、1藥網、藥房網、方舟健客、叮噹快藥、上藥雲健康等。
網經社數字健康台(HLTH.100EC.CN)是專業數字健康門户,重點關注在線問診、健康管理、互聯網醫美、互聯網心理、醫藥電商、運動健身等行業。有資訊、數據、研究、權益等內容,提供媒體發佈、報告榜單、融資、會員、售后顧問等服務,是互聯網大健康從業者、媒體、投資者、用户的首選平臺。(如果您是業內人士,歡迎合作諮詢加clt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