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4 08:15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並且給出極其樂觀的業績展望數據之后,美國老牌芯片巨頭英特爾公司(INTC.US)股價在美股盤后迅速飆升,漲幅一度超過9%,足以顯示其在一場漫長且頗具挑戰性的東山再起復蘇努力中取得積極進展。英特爾管理層表示,市場對於該公司芯片的供不應求將持續到明年,主要源於史無前例AI熱潮之下的數據中心高性能服務器CPU需求激增以及搭載英特爾PC芯片的AIPC需求強勁。
對於投資者們而言,英特爾營收在一年半以來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以及兩年多來首次實現盈利,這種基本面大轉折點無疑刺激看漲情緒升溫。但是更重要的是,英偉達向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世紀聯手」帶來的「x86 CPU+英偉達GPU」組合以及在「芯片製造迴流美國」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可能予以英特爾更大規模支持,可能催化英特爾股價走出華爾街所期待的「長期牛市軌跡」,自2024年以來英特爾股價在多數時間段呈現萎靡態勢,更是大幅跑輸長期以來的競爭對手英偉達和AMD。
英特爾美東時間周四美股收盤后公佈最新業績報告,該公司的一份聲明顯示,第四季度營收區間的中值將約為133億美元(管理層給出的Q4營收區間為128億美元至138億美元),儘管這項數據略低於華爾街分析師們平均預期,但分析師們普遍將英特爾剛剛剝離的一項可編程芯片業務Altera的營收計入其中——而這筆錢並不在該公司的指引範圍內,剔除Altera營收預期后,英特爾營收展望強於華爾街預期。英特爾對於第四季度的利潤指引(即調整后每股收益預期)則與華爾街預期相符合。
英特爾給出的業績前景顯示,經歷長達一年多的基本面動盪時期之后,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陳立武帶領下,英特爾正走在正確的業績增長軌道上。在短短几個月內,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 爭取到來自美國政府的一筆非傳統投資——這是一筆由特朗普牽頭撮合的融資交易,並且還贏得了來自英偉達(Nvidia Corp.)以及日本投資巨頭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的大規模投資支持。
投資者們無疑對這些交易報以掌聲,推動英特爾股價今年以來大幅上漲超90%,大幅強於英偉達、AMD以及臺積電。這家老牌芯片巨頭也一舉從費城半導體指數中表現最差的芯片成分股之一,躍升爲表現最佳者之一。
但也有投資者仍然擔心英特爾能否再次製造出吸引客户的產品。儘管該公司仍是個人電腦處理器(CPU)的最大規模製造商,但近年來該市場的穩定性有所下降。英特爾也一直在努力從如火如荼的AI基礎設施建設大浪潮之中獲益——這一熱潮極大程度地惠及了競爭對手英偉達以及AMD。
從業績細分貢獻來看,顯然個人電腦需求的回暖以及AIPC帶來的基於AI換機浪潮正在大舉提振英特爾的業績,同時英特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於史無前例AI熱潮所帶來的AI訓練/推理算力基礎設施需求激增——這種激增態勢推動各大數據中心大規模購置或更新換代英特爾最強勁性能的服務器CPU。
英特爾首席財務官Dave Zinsner在聲明中表示:「當前對於英特爾的需求正在超過供給,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到2026年。」他強調,該公司第三季度業績超出自身給出的預期,基於「我們核心市場的內在強勁」。
該股在周四美股收盤收於38.16美元后,於盤后交易中一度上漲超9%至41.61美元。
終於實現扭虧為盈
另一個令投資者感到鼓舞的跡象在於,英特爾在截至9月27日的第三季度期間內實現了重返盈利。這家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的芯片巨頭錄得自2023年末以來的首個實現淨利潤的季度。
英特爾於9月剝離了其可編程芯片業務部門Altera,目前僅僅持有該業務的少數股權。這使其第四季度營收展望指引中減少了約4億至5億美元的收入。Zinsner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剔除Altera的銷售額,英特爾的業績展望「與市場預期相比看起來更好」。
與美國政府和科技公司達成的交易將帶來約150億美元新資金,有助於鞏固英特爾資產負債表。本月,這家芯片製造商還宣佈了新產品和最前沿的18A先進製程芯片製造技術。在該公司財務狀況得到根本且實質的大幅改善之前,這些運營改進手段必須開始發揮作用——即幫助英特爾贏回流失的PC與數據中心市場份額和生產訂單。
第三季度業績增長方面,英特爾營收實現同比增長3%至137億美元,一年半以來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按某些項目除外計算的調整后每股收益則為23美分。機構匯編的分析師數據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們平均預計營收約為132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預期僅僅為1美分,英特爾Q3業績可謂大超華爾街預期。此外在第三季度,英特爾調整后營業利潤率高達11%,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負17.8%,上個統計季度同樣為負數利潤率。
英特爾管理層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在第三季度償還了高達43億美元的債務,並在期末持有309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上月宣佈的英偉達50億美元投資規模預計將在當前季度完成交割。
投資者們非常期待英特爾新任首席執行官能夠讓該公司重奪其數十年來主導的芯片製造行業領導地位,進而實現與「芯片代工之王」臺積電的芯片製造份額平分秋色。
陳立武於3月被正式任命擔任該職位,接替去年被罷免的Pat Gelsinger。迄今為止,陳立武表示他將採取與Gelsinger類似的芯片技術藍圖——但財務紀律將更加嚴苛。這意味着如果投資回報不明確,英特爾將繼續裁員並推迟製造計劃。
英特爾AIPC與服務器CPU需求強勁
但這種立場也引發了自身的擔憂,因為這暗示英特爾可能在短時間內沒有足夠能力處於芯片行業的最前沿。放緩新芯片製造工廠的建設也招致了希望促進美國國內芯片製造業發展的政界人士的批評。
儘管落后於臺積電、三星電子等競爭對手們的前沿芯片製造能力(3nm及以下製程芯片),但是英特爾在美國本土擁有並運營的芯片工廠仍是美國本土芯片公司所擁有的最先進工廠,並且在特朗普政府的「芯片製造迴流美國」雄心壯志主導之下,未來英特爾可能斬獲更多來自美國政府的龐大資金或者其他形式的重大支持。
在前任CEO Gelsinger的領導下,英特爾曾承諾將俄亥俄州的一個基地打造成全球最大規模的芯片製造設施。該項目現已被推迟到2030年之后,但該公司近日表示仍然致力於實現這一計劃。
英特爾計劃今年在新工廠和設備上投入約180億美元,並在明年減少開支。該水平也遠遠低於臺積電的至少400億美元支出規模。
首席財務官Zinsner表示,該公司現在可能面臨一個「高階的煩惱」——爲了確保有足夠的供應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明年的支出可能不得不超過預算。
英特爾客户端計算業務部門(CCG)上季度的營收約為85億美元,同比增長5%,高於華爾街平均預測的82億美元。數據中心營收則約為41億美元,華爾街預期約為39.7億美元。
英特爾芯片代工(Intel Foundry)業務部門,創造了大約42億美元的營收。不過該部門目前幾乎完全依賴英特爾內部產品部門下單,儘管它正在積極尋求外部客户。
該項代工業務尚未盈利,找到更大規模的外部客户被視為扭轉局面的關鍵。英特爾代工業務在第三季度錄得23億美元的營業虧損,儘管如此,這一虧損較一年前的58億美元有所收窄,也好於第二季度32億美元的虧損。
「我對於英特爾代工業務的市場潛力的信心持續增強。」陳立武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
整體而言,包括電腦(PC)中央處理器在內的英特爾最大業務部CCG成為三季度英特爾營收超預期增長的直接推手,體現了AIPC大浪潮帶來的強勁帶動作用,數據中心運營商們不斷升級的服務器CPU需求也是英特爾營收增長以及扭虧為盈的重大推動力。
英特爾全新推出的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將AI專用的神經處理單元(NPU)與Arc GPU集成至CPU,其中NPU專門用於AI推理任務加速,這一款集成CPU+NPU+GPU的中央處理器被設計為公司「最高效的處理器」,可以説標誌着AIPC時代正式到來,英特爾Q3超預期增長的業績也顯示出AIPC大浪潮增長推動PC換機浪潮。
Omdia最新研究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臺式機、筆記本及工作站的總出貨量同比增長6.8%,達到7200萬台。對於未來PC市場擴張規模來説,AIPC可謂主要貢獻力量,Counterpoint預計,2025年AIPC滲透率大約39%,2026年有望超過50%,Gartner預計AIPC出貨約7,700萬台,佔 2025年PC出貨總量的約31%;並稱2026年可能升至55%份額,預計到2029年趨於「標配」。
在數據處理量無比龐大的AI工作負載中,「算力主力軍」基本上為英偉達B200這類AI GPU,CPU往往專注於高效的調度化處理。GPU的架構決定了它極度擅長並行化計算,適合於執行大量的矩陣和向量運算,因此在處理「數據轟炸般」的密集型AI任務時擔當重任,CPU的架構基礎決定了服務器CPU不僅能夠進行通用型計算任務,專注於控制流以及處理複雜的順序計算任務和邏輯決策時的調度特性,使得數據中心服務器CPU在當前算力需求井噴式爆發的AI推理/訓練領域全面發光發熱。
英偉達與英特爾「世紀聯手」,給到英特爾無比龐大的業績想象空間
對於長期看好英特爾股價走勢的分析師與投資者們來説,英偉達與英特爾的史無前例聯手,意味着近年來陷入業績萎靡態勢的英特爾的業績想象空間被徹底拉開,英特爾估值彈性被徹底引爆,有望重回強勁增長軌道。
綠廠與藍廠(分別指代英偉達與英特爾)這兩大在PC領域激烈競爭十多年之久的老對手共同合作,可謂英特爾基本面的重磅利好,英特爾有望借力英偉達來到AI核心賽道的最中心位置,PC端的x86架構生態也有望藉助英偉達PC增量實現擴張。消息出爐之后英特爾股價大漲超30%,市值朝着2000億美元前進。
就英偉達當前最核心創收業務——數據中心(DC)業務而言,英偉達NVLink一舉打通x86架構+ GPU,推出「定製化x86架構CPU + 英偉達AI GPU+CUDA加速平臺」的全新人工智能算力整合系統,「CPU+GPU」協同,無疑將使英偉達在雲計算廠商/超算/企業DC的架構建設中更有話語權。
雙方將「無縫連接」兩家架構,由英特爾為英偉達打造定製 x86 CPU,並集成至英偉達AI算力基礎設施平臺,核心是把 NVLink 帶寬/接口與架構一致性優勢用於x86架構CPU+英偉達Blackwell/未來的Rubin AI GPU 的高速耦合,瞄準大模型訓練/推理的系統級瓶頸,聚焦更完整的「整機級別/AI算力集羣平臺」方案;英特爾則以數據中心佔據核心架構生態的x86架構(非代工)切入AI基建這一「黃金增長帶」。
對於英偉達和英特爾近期共同聚焦的AI PC領域而言——該領域當前領導者為AMD,「x86 CPU+RTX GPU」/英偉達GPU chiplet整合進英特爾PC SoC,有望徹底重塑AI PC市場份額,兩者有望共同主宰AI PC領域。關於兩大芯片巨頭合作的報道與發佈會素材顯示,英特爾新一代 PC 芯片將整合 NVIDIA RTX 核心/chiplet 小芯片,主攻本地式的端側生成式AI高效率運行、圖形渲染與超級遊戲大作等混合工作負載。對英偉達而言,這是把其生態直插Windows PC的最底座;對英特爾,是在AI PC世代找回差異化賣點。
來自天風國際證券(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的分析師郭明錤在一篇最新博文中表示,英偉達與英特爾的合作,在x86/中低端/推理型AI服務器領域的顯著協同潛力,企業構建本地x86/中低端/推理AI服務器將成為關鍵趨勢。郭明錤強調,英特爾擁有龐大的x86架構安裝基礎和獨家的x86 CPU分銷渠道,英偉達則帶來無與倫比的GPU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