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20:03
據Mining.com網站報道,截至第三季度末,世界前50家最大礦企市值合計接近1.97萬億美元。今年以來前50家礦企總市值已經上漲接近7000億美元,主要是在第三季度上漲。
這些礦企的總市值目前已經超過了3年前創下的紀錄。其間,最大礦企的排名也發生了變化。
全球礦業領域十余年來延續的趨勢如今終於突破主流視野——關鍵礦產突然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從美國總統到街頭的出租車司機都在關注。主要原因是美元疲軟——該排名基於各公司在其上市交易所的本幣計價市值,然后按匯率轉為美元。
貴金屬價格飆升,包括鉑族金屬價格全面回升是市值上漲的主因。但是,儘管鉑族金屬價格漲幅都在60%以上,也不足以讓生產商重新進入前50名的行列。
漲幅居前的企業大多為金、銀企業,其中科達倫礦業公司(Coeur Mining)股價漲幅達到令人瞠目的六倍,這是因為該公司併購墨西哥銀礦的時間點非常好。另外,墨西哥佩諾萊斯(Peñoles)控股的倫敦上市銀企弗雷斯尼約(Fresnillo)股價則上漲了305%。
除了金、銀外,稀土也一直是表現搶眼的領域。來自珀斯的萊納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股價在飆升280%后排名升至第49位。
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的芒廷帕斯材料公司(MP Materials, MPM)在與五角大樓達成突破性協議后,其股價在第二季度開始飆升。目前,該公司市值已經上漲500%。
北方稀土公司市值自年初以來已經上漲了160%。
世界最大多元化巨頭和金銅礦企的排名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全球礦業正試圖整合以吸引更多的大型投資者,但到目前為止,其結果喜憂參半。
自Mining.com網站進行世界前50家礦企排名以來,最大的兩家礦企——必和必拓、力拓公司的市值一直在1000億美元以上(偶爾會出現上下波動)。現在則有5家企業市值已經或可能達到此水平。
這兩家總部位於墨爾本的企業與其他企業的合併嘗試沒有任何進展。必和必拓去年收購英美資源集團未果,迫使該公司轉向擴大銅生產,僅在全球最大的銅礦埃斯康迪達(Escondida)的投資就高達100億美元。而從斷斷續續的合併來看,力拓與嘉能可最終合併的可能性不大。力拓新任首席執行官西蒙·特魯特(Simon Trott)的重組看起來更像是為分拆而不是併購做準備,尤其是在令人頭疼的阿卡迪姆鋰業(Arcadium Lithium)收購以后,已經有20多年曆史的加拿大鋁業集團(Alcan)交易仍困擾着其位於墨爾本的董事會。
儘管必和必拓的市值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高出近300億美元,但最近一段時間紫金礦業明顯后來居上,勢頭強勁。僅第三季度,這個多元化巨頭市值漲幅就達61%,目前為1148億美元,接近力拓的1156億美元。在一個温和的環境中,力拓三個月內超過14%的漲幅還算不錯,但現在相對落后了。
過去幾年中,紫金礦業對金、銅和鋰進行了一系列投資,成為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公司之一(2022年淡水河谷公司市值短暫達到過這一水平)。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墨西哥集團下屬南方銅業公司(Southern Copper)市值也呈現三位數增長,僅在三季度就上漲了38%。
與其他銅業巨頭一樣,南方銅業公司(Southern Copper)正採取激進投資策略來擴大其運營資產,僅在墨西哥的投資就超過100億美元。但該公司估值現在可能對任何潛在的收購者來説都太高了。
本周,紐蒙特(Newmont)也加入了三位數增幅俱樂部。不像其併購對手,該公司在2023年底以170億美元的價格併購澳大利亞新峰礦業(Newcrest Mining)后,紐蒙特開始了數十億美元的資產剝離行動。
2022年,阿格尼克伊戈爾(Agnico Eagle)和柯克蘭湖黃金公司(Kirkland Lake Gold)合併。這家總部位於多倫多的集團繼續增持資產,如果金價繼續上漲,該公司市值很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今年以來,該公司市值已經翻了一番,達到890億美元。
在最近宣佈的大型交易中,英美集團(Anglo American plc)與泰克資源公司(Teck Resources)之間的協議看起來更可行,但即便獲得監管機構批准,該協議也會遇到麻煩。
剋夫拉達布蘭卡(Quebrada Blanca)和高谷(Highland Valley)銅礦經營遇到問題后,泰克資源公司(Teck Resources)大幅下調了2025年銅產量目標,這將考驗英美集團的承諾,特別是在渥太華的壓力下,英美集團對合並后的公司總部做出了謹慎讓步之后。
泰克資源公司是三季度表現最差的企業之一。截至目前,英美集團與泰克資源公司的市值合計略低於630億美元,即使合併,也僅略高於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Freeport-McMoRan),排名第八。
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通常被認為是併購目標,它也遇到了自身生產問題。上個月,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格拉斯貝(Grasberg)銅礦災難性泥石流造成80萬噸物質湧入地下礦場,迫使這家來自鳳凰城的礦企下調生產預期。
在格拉斯貝銅礦停產之前,該公司每年能以較低的價格生產130萬噸銅。停產后,公司成為三個月來為數不多的股價下跌的企業之一。現在公司只能寄希望于格拉斯貝生產重回正軌。
幾年前,嘉能可曾試圖收購泰克資源公司,但未獲成功。嘉能可也是另外一家長期表現不佳的公司,本季度再次出現在表現最差的榜單上。2013年嘉能可與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的合併仍是歷史上最大的礦企併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