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18:02
(來源:浪哥財經)
寧德時代,貨真價實「現金王」!
2025上半年,寧德時代貨幣資金達到3505億,在五千多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五,僅次於中國平安、國泰海通、中信證券和中國建築。
「寧王」,已經成為寧德時代的另一個稱呼。產品技術、市場份額、產業鏈話語權……各種意義上,寧德時代都實現了領先。
時間回溯到2011年,年過40歲的曾毓羣在福建成立了寧德時代。
十幾年過去,公司如何一步步成長為全球範圍鋰電霸主?又是如何積累起,3500多億元鉅額貨幣資金?
三年砸下500億搞研發
寧德時代的成長之路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説過:「要與世界第一合作,才能成為世界第一。」
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成為寶馬純電汽車的核心供應商。如今,寧德時代頭上更是加持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雙料世界第一」的光環。
自2017年起,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市佔率,已經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高達37.9%。同年儲能電池市佔率36.5%,連續四年坐穩全球第一寶座。
一騎絕塵的市佔率,背后是強力研發在支撐。
曾毓羣認為,國內鋰電市場競爭激烈,本質是內卷行為,企業都投入到價格戰中,導致沒有更多的研發投入。這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高材生跳出「內卷怪圈」,一直鉚足了勁搞研發。
單2024一年,寧德時代研發費用就達到186億,比不少上市公司全年的營收還高,2022-2024年間累計研發費用524.73億。
數據顯示,2024年底寧德時代擁有專利及正在申請的專利數量,合計達到43354項。
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羣,無疑對鋰電行業有着更為深刻的理解。早在2016年,寧德時代就開啟對硫化物路線固態電池的研究。當下公司中試產線已經建成,預計2027年可實現小批量生產。
作為行業龍頭,寧德時代拿走鋰電產業鏈中大部分利潤。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動力與儲能電池出貨量總計約1800GWh,同期營收為2831億,淨利潤為490.3億,計算下來每天平均實現10.37億營收和1.78億淨利潤。
2021-2024年間,寧德時代累計淨利潤高達1415億,為公司攢下深厚家底。
2025上半年,寧德時代產能利用率重回90%的高位,原因在於儲能產品接棒新能源汽車,成為公司又一增長點。
可能有人認為,儲能電池很好做。
但儲能系統由一百多萬個零部件構成,構造很大,而且安全需求高,要平穩運行15-20年以上。AI能源需求下,儲能與電源系統出現問題,會造成不小經濟損失。
寧德時代推出的587Ah儲能專用電芯,在能量密度、安全便捷、長壽命間成功找到平衡,當下正加快量產速度,預計未來出貨佔比將持續提升。公司儲能電池全球累計應用超2000個項目,客户覆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華能、中國水電等。
從動力電池起家,再到儲能電池,現今成長為全球鋰電巨頭。寧德時代一直在路上,從未停下腳步。
「強勢」的寧德時代
大額佔用上下游資金
寧王的強勢,衆所周知。
即使2023下半年以來,鋰電行業景氣度較差,寧德時代依舊用持續增長的淨利潤增速,證明了自身的霸主地位。
當然,營運資金的對比,一定程度上也能顯示出寧德時代的強勢與説一不二。
營運資金WC=(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存貨+預付賬款+合同資產)-(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款+預收賬款+合同負債)。用投入運營的流動資產減去同期營運流動負債,可得出WC值。
計算得出寧德時代2024年營運資金WC為-956.96億元,億緯鋰能為-71.8億元。
負WC模式,常存在於強勢企業中。
企業想有產出,要先投入資源生產才行。藉助於市場地位與話語權,強勢企業不用自己墊付流動資金,可以讓客户跟供應商墊錢。2024年寧德時代WC約為-957億,換言之,公司佔了上下游九百多億,做自己的電池生意。
再結合其他產出指標來看:
同年寧德時代人均創收高達274萬元,超過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公司;人均創利層面超過38萬元,相較其他公司而言,實現大幅領先。
將企業經營簡化成「投入-產出」的邏輯關係,寧德時代無疑用更少的資源投入,撬動了更高的產出。
把寧德時代形容成一座冰山,也比較恰當。
冰山之上,公司頭頂近4000億營收與諸多全球第一光環;冰山之下,產業鏈中強勢的話語權、遠超同行業的投入產出比……纔是寧德時代真正的實力所在,也是其能一直保持領先的原因。
換電+全球化
「寧王」開啟新徵程
爲了繼續做大做強,寧德時代將目光瞄向換電和出海。
換電能擴大業務範圍,同時觸及C端,公司得以實現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近兩年,寧德時代分別推出了巧克力換電塊、騏驥換電塊、標準化重卡換電塊等產品。
不僅如此,2025上半年,寧德時代推進對蔚來能源不超25億的戰略投資;2025上半年,雙方合資成立蔚能電池科技公司。換電重資產重資金,投資回收期具備不確定性,可能讓人對其產生擔憂。
但事實上,寧德時代做換電的可行性很高。
2025上半年底,全世界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新能源車,已經超過2000萬輛。如果拋開比亞迪,那每十輛新能源車中,有六輛車上的電池來自寧德時代。
作為全球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與奔馳、寶馬、吉利汽車、小米集團、宇通客車等眾多車企開展合作。另外,充裕的現金儲備,也讓寧德時代在開拓換電業務時底氣十足,不怕砸錢。
除了換電,公司全球化進程也在加速進行中。
2025年寧德時代登陸港股,募資金額達到410億港元,有望成為2025年內最大IPO。探究其赴港上市原因,無疑指向一件事——全球化。
募資所得,大部分將投向匈牙利項目一期、二期建設,該項目規劃產能在100GWh,建成后將成為歐洲第一大動力電池工廠。此外,寧德時代德國圖林根工廠已經建成,西班牙和印尼工廠也在建設中。
換電業務拓展與海外工廠建設雙管齊下,寧德時代逐步脱離傳統鋰電供應商的身份,嘗試開拓新商業模式。
結語
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興起,寧德時代無疑是最先衝出的一批企業,在汽車電動化的重要關頭挑起大梁。
如今的鋰電行業內,寧德時代幾乎成為一手遮天的存在。帶領公司走過14個年頭的曾毓羣,這次,也正將寧德時代引向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