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3 19:2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A股公司正在接力分紅。
三季報披露漸入高峰,現金分紅大幕也隨之拉開。
Wind統計顯示,目前超500家A股公司已發佈三季報,其中超30家已披露三季報分紅預案,累計派現總額超43億元。這些公司中,大手筆分紅、派現過億的有8家,温氏股份(300498.SZ)擬派現近20億元,三棵樹(603737.SH)、聖農發展(002299.SZ)派現預計將超3億元。每股股利方面,上述披露三季報分紅預案的公司里,半數公司每股派息在0.1元及以上。
從業績表現看,這些在三季報大筆分紅的公司,多具有業績支撐,當期實現增收增利,部分公司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大增超200%。
分紅潮持續湧動之下,投資者應如何佈局?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多家券商認為,紅利板塊或成為避險選擇,避險資金可能流入紅利板塊,低波品種與「反內卷」相關的紅利品種有望反彈。
多家公司三季報擬派現過億
本周以來,隨着上市公司陸續交出三季報,同步披露分紅預案的公司明顯增多。
按上述統計口徑,僅22日晚間就有超10家A股公司披露相關公告,涉及長江材料(001296.SZ)、雅藝科技(301113.SZ)等。24日晚間,又有上市公司接力分紅,東材科技(601208.SH)等披露了三季度利潤分配預案,
截至目前,披露三季報分紅預案的A股公司已超30家,集中在機械、食品飲料、汽車與零配件等行業。
這些公司中,超半數(21家)每股派息金額在0.1元及以上。其中,3家擬「10派5元」,為行動教育、三棵樹和華研精機(301138.SZ);3家擬「10派3元」,涉及温氏股份、聖農發展、麥瀾德(688273.SH)。此外,杭叉集團、長江材料、橫店影視(603103.SH)等,每10股派現均超過1元。
若從派現總額來看,温氏股份、聖農發展、三棵樹目前排在前列。温氏股份擬「10派3元」,累計派現將達19.94億元;聖農發展擬派現3.71億元;三棵樹擬「10派5元」,累計派現3.69億元。
目前還有4家A股公司預計派現過億,分別是燕京啤酒、杭叉集團、無線傳媒(301551.SZ)和大北農(002385.SZ),每股派息金額分別為0.1元、0.2元、0.375元和0.03元,累計派現預計達2.82億元、2.62億元、1.5億元和1.28億元。
此外,4家公司派現金額在5000萬至1億元之間,為橫店影視、華研精機、行動教育、我武生物(300357.SZ)。
而部分公司打出「派現+轉增」組合拳。斯菱股份(301550.SZ)最新披露的分紅預案顯示,該公司擬「10派2元」,共計派現3.19億元,同時每10股轉增4.5股,合計轉增股本7177.5萬股。
部分公司在推出分紅方案時,還對分紅合理性進行説明。
例如,斯菱股份稱,三季報利潤分配考慮了未來經營發展的資金需要,現金分紅不會造成流動資金短缺,與公司實際經營情況相匹配;大北農則稱,三季報利潤分配不會對每股收益、現金流狀況及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與所處行業的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不存在重大差異。
大手筆分紅的公司是否具備業績支撐?據第一財經梳理,上述三季報分紅金額居前的公司,當期多實現了業績增長。
上述分紅過億的6家公司里,僅温氏股份前三季度業績下滑,該公司當期營收757.88億元,同比微降0.03%,淨利潤52.56億元,同比下降18.29%。
其余5家公司中,多家前三季度淨利潤大增,部分公司增幅超200%。例如,聖農發展前9月營收147.06億元、淨利潤11.5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86%和202.82%;三棵樹當期營收93.92億元、淨利潤7.44億元,同比增長2.69%和81.22%。此外,大北農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逾九成,達到2.57億元。
紅利板塊或成避險選擇
上市公司陸續披露分紅預案之際,已有公司的分紅實施在即。
據聯科科技(001207.SZ)披露,該公司三季度權益分派方案為「10派3元」,累計派現6422.46萬元,10月24日為除權除息日。
當前階段,不僅A股公司陸續披露三季報分紅預案,中報分紅也處於落地階段。
據Wind數據,按除權派息日,10月20日至23日,就有80家上市公司的中報分紅落地,涉及中煤能源(601898.SH)、陽光電源(300274.SZ)、中國外運(601598.SH)等。
近期實施中報分紅的公司里,3家派現總額超10億元:中煤能源「10派1.66元」,派現共計22.01億元;陽光電源、中國外運每10股分別派現9.5元、1.45元,累計派現達到19.5億元和10.41億元。此外,山東黃金(600547.SH)、廣發證券(000776.SZ)、三星醫療(601567.SH)等,中報分紅總額均超過5億元。
上市公司陸續推進中報、三季報分紅,令紅利類資產的配置價值再度引發關注。
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多家券商認為,紅利板塊或成為避險選擇。
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認為,進入十月,市場對科技題材態度趨於保守。同時,在供需矛盾延續、消費放緩和外部擾動加劇的狀態下,其他主線暫時難以成形。
「此時避險資金可能流入紅利板塊。」她認為,在此背景下,低波品種(例如銀行、公用事業)與「反內卷」相關的紅利品種(例如煤炭、鋼鐵)反彈。
劉郁同時認為,在經歷一段調整之后,市場結構風險逐漸釋放,題材品種或將迎來更好的買點,行情仍然可能重回科技。
華鑫證券量化和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師呂思江認為,在社融增速下行,信貸市場壓力凸顯等背景下,資金面疊加經濟數據壓力下,紅利佔優行情或重啟,中字頭高股息有望補漲。
「在長期低利率環境的核心假設下,A股紅利依舊具備配置價值。」申萬宏源研究策略資深高級分析師陸灝川説。
對於紅利選股思路,他認為,一是尋找具備順周期屬性、后續基本面有望企穩回升的方向逢低配置,例如油氣、煤炭、白酒等;二是尋找尚未被填平的港股「紅利窪地」,例如港股保險、火電、建築等。
分紅潮持續湧動之下,投資者應如何佈局?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投資者可結合分紅情況、公司股息率、分紅持續性等情況挑選標的,同時需明確行業分類並考察公司基本面,還需瞭解政策與市場環境的變化。
從行業角度,他提示稱,消費、公用事業等成熟行業中,高股息是核心吸引力。但在成長行業中,若該類型公司的分紅比例提升,投資者還需評估其是否進入成熟期或盈利模式轉型。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